韓文霞
【摘要】本文對中職應用文情景教學進行了如下探討,旨在提高中職學生的應用文寫作能力。
【關鍵詞】中職;應用文;情景教學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語文在生活中應用很廣,聽、說、讀、寫貫穿于我們日常生活的始終,覆蓋了我們平時的交往、溝通,但中職語文更講究實用性,中職語文更關注語文在寫作上的實用性。打開中職語文書,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每個單元都有應用文,兵團統(tǒng)考,它也是必考內容。我校從2007年辦中職至今,就業(yè)指導辦的老師跟蹤調查的結果表明,學生在工作崗位上的應用文使用能力仍然很差,跟不上實踐的需求,為此,我校在中職二年級專門開設了中職應用文情景教學這門課,以便強化學生的應用文寫作能力,我有幸?guī)Я诉@門課,在教學中有些個人的感受和看法,在此與大家分享,希望能為中職教學盡些綿薄之力。
中職生是很怕寫作文的,以往寫應用文的機會不太多,兵團統(tǒng)考也是去年才開始的,就算統(tǒng)考,也才占5分,一般的大作文要占35分,甚至更多,所以它也不會得到應有的重視,因此,學生上了一年職校,不會寫請假條的學生仍比比皆是,從這個結果看,專門開設這門課是很有必要的,可是光老師著急沒用,學生就是不學、怕學。怎么辦呢?面對一個個鮮活的學生,到了我們的課堂就成為一潭死水,我們光著急是沒用的,也不能痛苦著學生的痛苦,而要想出路,使他們“親其師,信其道”。
深入了解后,我發(fā)現(xiàn),雖然中職學生在初中,甚至在小學就是弱勢群體,這些學生中邏輯思維能力差的很多,但形象思維的能力并不差,所以,我們要把枯燥無味的理論化為形象、具體、生動的活動形式,可應用文寫作是實在不行的,但學生的學習狀況又逼迫著我努力探尋出路,最后我終于找到了一個切合點,那就是:我們必須符合應用文的內容和格式要求,那些都是枯燥的理性要求,學生不喜歡,我們無法將它們化為形象、生動的形式,但我們可以把“關于這個應用文”化為形象生動的形式,激發(fā)學生的情趣,再讓學生進入學寫這個環(huán)節(jié),就可將很多死水般睡覺的學生動起來,活起來。
于是,我就從情景入手,我開始嘗試著寫情景劇,我將一篇篇應用文編進我的情景劇中,如請假條,我編了一個《都是請假條惹的禍》,在這個劇中,頂崗實習的某學生,因家里有急事需請假兩天,可他在請假條里沒寫清楚到底請假多長時間,而批假的班組領導也是職校畢業(yè),應用文也沒學好就批假了,結果班組領導只有一天的批假權,那個學生兩天后才來上班,上級領導一追究,就要各負其責,于是,他們兩個就互相指責......上課之前,我先組織學生排練小品,上課我們演了之后,學生就為小品中的激烈指責而發(fā)笑,這一笑就好辦了,他們用心用情了,我們就可以開講“怎么寫一份正確的、不致惹禍的請假條”了。
在編寫的過程中,我發(fā)現(xiàn)每種應用文都可編情景劇,我們看,通知、一般書信、表揚信、感謝信、合同、求職信、意向書、聘書等,它們都是圍繞著事情進行的,我們就可編出情節(jié),像計劃、總結之類的,也是如此,不鉆進去,就沒有發(fā)現(xiàn)這一點,一旦走進去,我發(fā)現(xiàn)里面別有洞天,于是一個個情景劇在我手中誕生。當然,每個都搞情景劇也會讓學生膩味,我們得開動腦子,多想辦法,我就想到了小說和劇本,它們之所以吸引人,就是情節(jié)起伏跌宕,有高潮,于是,我就選幾種換種形式搞活動,讓參與面更廣,還有激烈的競爭,形成教學高潮。比如我確定了演講稿和求職信,我搞了演講比賽和現(xiàn)場招聘會,全班參與,尤其是現(xiàn)場招聘會,學生熱情高漲,興趣盎然。因此,我們要努力開發(fā)語文中的情節(jié)因素,發(fā)揮形象的優(yōu)勢去幫助學生戰(zhàn)勝睡覺的壞習慣,這也是作文有效教學的方法之一。
從中職學生角度看,這個方法也是可行。因為中職學生絕大多數(shù)是15—18歲的青少年,這個年齡段的學生正值青春期,精力旺盛,充滿想象和幻想,這些年齡段的特點使他們喜歡自主搞活動。而中職學生又是這個年齡段中被普高選剩的,普高基本上都把邏輯思維強的、高智商的孩子選走,剩下的學生智商比普高學生差,但情商卻比他們高,我們就該利用好我們的優(yōu)勢,取長補短。
作文寫出來后,全由我們老師批改,效果是不好的,就是面批,我發(fā)現(xiàn)許多學生還是反復出錯,所以我們要培養(yǎng)學生,使他們成為修改和批改作文的主體。組織學生開展評改活動,多表揚鼓勵是一個方面,我在這要強調的是另外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反復,反復也分兩個階段,一是強調性反復,評改完后立即重寫,根據(jù)斯賓浩斯遺忘曲線,及時的鞏固效果較好,另一種是過一段時間再反復一下,才能把所學鞏固。另一方面是采用多種形式,形式單一學生會厭煩,咋老寫,寫著寫著學生就不愛寫,也不愿寫了。我們何不變出一些改錯題,續(xù)寫題,填空題等讓學生做做練習題,它們的形式變了,但內容還是應用文,這些形式是可以培養(yǎng)學生修改詞、句以及使上下文貫通、連接緊密的能力,因為中職生的注意能力和習慣較差,他們難以保持較長的注意時間。
在提高學生學習興趣,以反復寫、練強化并鞏固應用文知識和能力的同時,我們還得重視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從寫作的角度看,積累是關鍵,那就要加強閱讀,讓我感到欣慰的是,我校團委開展了讀書活動,每人一本書,要求每班學生集體去團委借書,定期交換。我又鼓勵學生每人買一本好書,集體討論,買不同的書或雜志,這樣一來,一個學生一學期就可以看到幾十本報紙雜志。為了促讀,促積累,我開展了讀書匯報系列活動,它包括:每人每天說一句讀到的好句子并說說理由,選出2-3名學生每天早讀課向大家展示;每周寫一篇周記,寫寫自己的讀后感,我也選出2-3篇,每周三語文課向大家宣讀,每學期選出10篇,用工整的正楷抄出張貼在每班的風采展示臺上;學期結束前向同學推薦一本好書,我利用考試前那幾天的晚自習,一是可以緩解學生考試中的緊張心理,二是為下學期做好鋪墊,因為教學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我們要有長遠規(guī)劃,要有寫作文那樣的起、承、合的意識和思維才行。讀書是寫作的根基,我們中職語文老師一定要有計劃、有步驟地推進。
中職學生難教,中職作文難教,中職教育在區(qū)域經濟中的作用越來越顯著,這些使我們中職語文老師面臨著挑戰(zhàn),我們要有迎難而上的勇氣,要有全面關注學生成長的心態(tài),要有重實效的創(chuàng)新思維,積極開動腦筋,傾注滿腔熱情,努力把我們的作文課變成學生愛學、樂學的園地,從而真正體現(xiàn)出應用文的實用價值,使我們的中職學生能成為服務本地區(qū)的合格人才。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