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晨靜
摘 要:新課程改革一直積極倡導合作學習的方法,究其原因,在于它對學生學習產生的積極促進作用。但并不是所有的合作學習課堂都能達到預期的效果,有些合作課堂因缺乏學生的有效參與而形同虛設。著力探討了提高小學英語合作學習有效性的方法,讓課堂更精彩。
關鍵詞:合作學習;小學英語;意識;方法;情感
合作學習的方法是從國外引進的教學方法之一,目前在國外已發(fā)展成熟,擁有完善的理論,教師的實踐經驗也比較豐富。合作學習的方式將原有的傳統教學模式打破,通過學生之間、師生之間的溝通實現有效課堂互動。我國的合作學習的運用也比較廣泛,但因發(fā)展不夠成熟,較多的還是“形式主義”,學生在合作學習中參與度低,課堂無法達到預期效果。
一、增強合作意識:了解小學英語合作教學中的問題
我國小學英語教師對“合作學習”內涵的理解存在較大的差異性,合作教學的意識也有強有弱,使得全國范圍內的小學英語教育呈現出不平衡的狀態(tài)。大部分教師受知識的制約,缺少對課堂的精心組織與合理安排,課堂教學呈現出比較隨意的狀態(tài),小組合作學習也流于形式。筆者通過課堂觀察、查閱文獻,對信息進行搜集、整理和分析,歸納出以下可能存在的問題:
1.學習小組分工不明確
學習小組的建立是合作學習取得成功的關鍵。雖然有些學習小組建立起來了,但教師在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時卻忽略了“分工”的問題。使得討論學習環(huán)節(jié)中,有的小組一盤散沙,各說各的,各做各的;有的小組雖然在討論,但是沒有重點,學生胡亂表達一通;有的甚至借此機會閑聊、說笑或者干別的事。而在分享各組討論結果的環(huán)節(jié),要么只有一兩個人發(fā)言,其他人只是心不在焉地坐著;要么互相推辭,都不愿意起來分享??梢姡@樣分工不明確的學習無法實現人人參與,也不利于團隊精神的培養(yǎng),合作學習的效果難以實現。
2.發(fā)言次序混亂嘈雜
發(fā)言次序混亂也是英語合作學習課堂經常出現的現象,這與上文中提到的“分工不明確”是相連接的,由于沒有固定小組成員的任務,當老師布置課堂活動任務時,好強的學生就會爭搶著找到答案,你一言,我一語,誰也不聽誰;而學習不主動的學生則擺出“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態(tài)度,認為總會有人完成老師布置的任務。這樣,就造成了表面熱火朝天,實則混亂無序的局面。
因此,教師應該更新觀念,認真去理解“合作學習”的深層次含義,而在實踐中,也應提前制訂小組合作學習活動方案,明確小組合作學習的目標和期待達到的教學效果,制訂出表述簡潔、活動步驟清晰、分組均衡合理、激勵評價恰當的方案。在小組學習過程中,教師還應該全面考慮到每一個層面的學生分組均衡合理,預見活動過程中可能會出現的困難,對方案進行細節(jié)的調整,使之不斷完善。
二、豐富合作方法:重視思維導圖式學習單的運用
思維導圖,就是將知識進行梳理,運用圖文并重的技巧建立記憶鏈接,掌握記憶、閱讀、思維的規(guī)律,激發(fā)人們大腦的無限潛能,因此,思維導圖可以成為學生學習的支點,促進合作活動的有效開展。思維導圖式學習單,一方面可以將合作活動的目的、任務要求呈現出來,學生依據思維導圖學習單嚴謹展開學習活動,學習過程不再隨意。另一方面,思維導圖學習單可以對學生進行點撥與引導,體現出教師的職責,也不影響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
通過思維導圖,能夠將抽象、生澀的知識材料變得簡單、直觀,促進學生發(fā)散性思維培養(yǎng)與發(fā)展,筆者將列舉英語詞匯學習單進行重點分析。
詞匯教學越來越注重學生的自主性和聯想性,因此,幫助學生架起詞匯記憶的方法和思維聯想的支架尤為關鍵。在課堂上,教師應該側重于講授詞匯的發(fā)音規(guī)律,幫助學生掌握詞匯的正確發(fā)音,以便快速、有效地記憶詞匯。比如,在講授字母組合“er”之前,我會以學生的認知特點為依據,編制出適合學生知識水平的學習單。首先,我會在學習單中設置以舊引新的環(huán)節(jié),幫助學生打開詞匯記憶的“匣子”,鼓勵學生自主發(fā)現發(fā)音的規(guī)律,并將相同字母的發(fā)音規(guī)律找出,嘗試自己判斷字母組合er的發(fā)音。然后,在學習單中設置一些新的詞匯,鼓勵小組學生一起進行新舊對比,按照他們自己總結的規(guī)律嘗試發(fā)音,并結合課后單詞的音標來驗證發(fā)音是否正確。最后,進行延伸拓展,設置一個以“er”開頭的中心詞,然后鼓勵小組成員共同發(fā)揮想象,將能想到的詞匯寫在中心詞周圍,通過這樣的形式激活學生腦里與之相同的知識,積極發(fā)揮學生的思維能力。
在課堂實踐中,有了思維導圖式學習單,小組學習不再被動。學生在了解課堂任務的基礎上,積極主動地對詞匯進行思考、判斷和聯想,并開始嘗試自主發(fā)音、辨音,激活舊的儲備知識,實現舉一反三。從上述的例子可以看出,課堂合作活動模式不再單一,學生學起來興趣盎然,合作學習的效果也大大提升。
三、還課堂于學生:關注學生合作學習的情感因素
小學生是單純的,他們的情緒隨著環(huán)境的變化而變化。在英語學習過程中,教師應該重視情感因素對學生的影響,以情動人,提升學習的效果。
1.通過合作學習減少學習恐懼心理
小學生對世界的認知還不夠成熟,容易產生心理恐懼。英語學習小組的建立,可以讓每一個學生都有一種歸屬感。當英語教師布置一個表演的任務時,學生在與大家一起合作的過程中感受到團結的力量。長此以往,即使要求學生一個人單獨在全班同學面前回答問題或者表演,他也會逐漸克服內心的恐懼心理,因為他知道他代表的不僅僅是他個人,而是他的小組。
這樣,學生的焦慮情緒會隨著受關注和受評價的范圍擴散而逐漸降低,學生的學習勇氣也被會激發(fā)出來,同時,學生在小組合作互動的過程中,能夠獲得及時反饋,并進行必要的修正,增強了學習的有效性。
2.在互動中增強學習英語的自信心
“自信心”是鼓勵學生堅持學習的重要情感因素。如果學生缺乏自信心,就容易形成焦慮,從而厭學。大量研究表明,自尊心、自信心受到保護的環(huán)境最有利于學生開展認知活動。在學習小組建立之前,小學英語教育提倡的是個體為單位的學習環(huán)境,這種環(huán)境沒有在學生之間建立一種積極的互相依賴的關系,學生不僅缺乏歸屬感,而且無法體會到團結協作的力量,喪失了完成教師布置學習任務的勇氣,也就不能感受到自己的價值。
可見,充滿合作互動的學習環(huán)境是能夠增強學生學習自信心的。小學生比其他階段的學生更需要被認可,成功感增加,孩子的自信心也會隨之增強。
3.在交流中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
英語就是完成“聽、說、讀、寫”的課堂,其中的“說”和“讀”就需要在交流的環(huán)境中完成,而交流的環(huán)境,歸根結底就是人際關系的建立。筆者認為,課堂上學生的內心情感和人際關系的影響有時甚至比學習內容和教學技巧更重要。合作學習過程中,老師穿梭于小組之間,親切地詢問每一個小組所遇見的問題,這種輕松的學習氣氛更容易引導學生表達自己的真實情感和學習體會。
綜上所述,小組合作學習是否能讓課堂更精彩,取決教師能否對自身教學進行認識與思考。只有不斷嘗試,在實踐中揣摩,才能巧妙運用合作學習,使學生之間的合作水平、團隊精神、交往能力得到不斷提升。
參考文獻:
[1]王播.淺談小學英語課堂小組合作學習中活動方案的制定[J].中學時代,2013(24).
[2]肖琳.英語合作教學的巧妙運用[J].江西教育,2014(27).
[3]陳雪.論生生合作學習在小學英語課堂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學理論,2012(36).
[4]徐玲.淺談小學英語課堂合作學習的有效參與性[J].校園英語,201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