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榮 和吳青
在新課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如何加強小學語文課堂師生互動成為了人們關注的重點之一。對于小學語文課堂而言,師生互動的教學模式不僅可以提升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還可以促進學生與老師之間更好的交流,使小學語文課堂的教學氛圍更加積極和諧。因此,對小學語文教學中師生互動的應用進行探討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在教學中增加語言的互動
老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在語言方面增加師生互動。對于小學語文課堂來說,老師向學生傳授知識的主要途徑之一就是語言。老師語言不僅包含了本節(jié)課的主要知識點以及老師對知識的個人理解,還包含了老師對學生的情感。因此,老師語言會對課堂教學氛圍產生直接影響。而當老師與學生之間增加了語言方面的互動,老師與學生之間的橋梁就可以建立,語文課堂上信息的傳播途徑也會從單向變成雙向。
比如說,在小學二年級下冊《找春天》一文的學習中,當老師增加了與學生在語言方面的互動之后,不僅可以讓學生從老師的言語中明白作者眼中的春天與大人眼中的春天,還可以讓老師對學生心中的春天有更好的了解,而當兩者之間的想法發(fā)生摩擦與碰撞,學生對“春天”的理解就會更加豐富、更加生動。
二、在教學中增加教學情景的互動
多年的教學經驗使我發(fā)現(xiàn),影響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主要因素之一就是學生課堂參與率。換句話來說,學生參與率過低的小學語文課是一節(jié)失敗的語文課,因此,如何讓更多的學生參與到教學中來是所有小學語文老師都需要研究的問題。目前,能夠有效緩解這一問題的主要方法之一就是增加小學語文教學中師生教學情景的互動。什么叫“師生教學情景互動”?簡單地說就是老師在授課時根據(jù)教學內容創(chuàng)造合適的教學情景,讓學生成為這個情景下的一員,讓學生在情境中模仿、扮演,從而使學生對教學內容有更加深刻的理解。
比如說,在四年級下冊《鄉(xiāng)下人家》課文的學習中,老師為了使得學生對鄉(xiāng)下田園生活以及自然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可以根據(jù)書中描寫的場景設置相應的情境,讓學生和自己都成為“鄉(xiāng)下人家”中的一員,老師可以是在河邊搗衣的婦女,帶著小雞覓食的母雞,而學生則可以是鄉(xiāng)下人家中聳著尾巴的雄雞,也可以是在水中游戲的小鴨子等等。也可以是所有人融入課文的情境之中,當學生與情景之間、學生與老師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的情景互動有了一定的效果時,學生就可以對課文有更加深入的理解,學生與老師之間的情感也會有所促進,老師的教學目的也會因此得以實現(xiàn)。
三、在教學中增加師生之間心與心的互動
想要使師生互動取得更好的效果,老師就應該通過多方面的努力來促進自己與學生之間心與心的互動。這是因為當老師與學生之間心與心的互動有所增加并且取得一定的效果時,學生對老師的接納程度會有所提高,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也會更加樂意地表達自己對學習、對知識或是對老師的看法。當然,心與心之間的互動對于性格較為內向或是學習較差的學生來說尤其重要。因為對于性格內向的學生來說,他們往往羞于表達自己內心所想,習慣性地將所有的想法藏在心中,這樣不僅給老師了解他們的學習進度帶來了較大的困難,還會給他們的身心發(fā)展造成不利的影響。而對于學習較差的學生來說,他們一般會在學習方面比較自卑,這種自卑的情緒會嚴重地阻礙他們對語文學習的興趣,對他們未來的發(fā)展產生負面作用。因此,老師為了更好地幫助這兩類學生,使他們有更大的興趣與自信學習語文,就應該多和他們進行心靈上的互動,讓他們懂得老師是能夠給予他們幫助和關懷的人,讓他們明白在語文學習的背后有老師這個堅強的后盾,讓他們了解不論自己對語文知識有什么樣的疑惑,老師都能夠在最大程度上幫助他們解決。由此看來,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增加師生之間心與心的互動是非常重要且必要的。
結語:小學語文教學中師生互動不僅可以使老師對班上學生學習情況、心理狀態(tài)等多個方面有更好的了解,還可以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的效率,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狀態(tài)下進行學習。因此,老師應該根據(jù)實際教學情況通過多方面的努力促進師生互動。
王榮和,吳青,教師,現(xiàn)居山東臨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