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班級管理是指班主任、科任教師、學生等與班級有關的人員共同處理班級事務,形成班級的共同目標、正確的集體輿論,建立完善的組織結構、合理的規(guī)章制度,提供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與條件,以促進教育目標達成的一系列活動。在高等學校教育大眾化教育背景下,90后大學生成為高校學生的主體,高校學生班級管理凸顯了很多新的情況和新的挑戰(zhàn),傳統(tǒng)的班級管理的理念、制度、模式和手段已很難適應高校新形勢發(fā)展的需要。本文論述了班主任或輔導員在高校班級管理中的基本原則及管理學生的有效措施。
【關鍵詞】班級管理;管理機制;溝通方式
一、遵守高校學生班級管理的基本原則
輔導員或班主任對班級的管理是學校內部最基層的管理。學校教學工作的實施、學生思想政治和道德教育等工作要靠輔導員的管理來貫徹落實。因而只有管理好高校每一個班級小細胞,才能促進學校的各項管理。要管好班級首先是要求班級管理者要有高度的責任感,不斷提高業(yè)務能力,認真做好本職工作。為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使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同時結合管理學的原則,輔導員和班主任在班級管理工作中堅持以下幾大原則。
1、方向性原則
輔導員在班級管理工作中必須堅持正確的方向,用正確的教育思想、理論、立場和方法來指導班級工作的開展。高校班級建設要以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實現(xiàn)高校人才培養(yǎng)目標為宗旨,把班級建設成學生政治素質良高、學風正、班風好、團結、積極向上的集體。
2、整體性原則
一個班級就是一個整體,因此在整體上必須以系統(tǒng)論的思想來指導班級的建設,不僅要堅持從整體上進行班級管理與綜合性部署,同時又要考慮到班級管理中全體學生的配合與學生個體的差異,使全班能夠很和諧地圍繞班級管理的總目標進行運轉。
3、民主集中制原則
民主集中制是民主管理的靈魂,在高校班級管理過程中,采用民主集中制原則,針對不同的學生主體,結合學生在學校的不同階段,采取各種不斷創(chuàng)新的形式開展民主建設,是實現(xiàn)高校學生班級管理的有效途徑。
4、目標管理原則
工作與權限是密不可分、聯(lián)系緊密的,輔導員在班級管理過程中,應適當?shù)胤艡嘟o學生干部,在給學生干部布置任務時應委讓相應的權利,同時在放權給學生干部后,就必須要求學生干部設定自己的工作目標,并監(jiān)督其完成目標,若學生干部在權限范圍內任務和目標完成的不錯,他們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便會相應的提高,這樣就可以更有效地促進班級整體目標的完成。
二、班級機制的制定
1、激勵機制
在班級管理中,堅持“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采取恰當?shù)募?,可以使學生的活動和行為大為不同,可以讓學生形成積極進取的心理狀態(tài),激發(fā)班級全體學生的積極性,使班級充滿勃勃生機,成為一個團結奮進、積極向上的班集體。在班級管理中根據(jù)不同需要采取合適的激勵策略,不斷完善班級激勵機制,促進班級管理的科學化和有效化,激發(fā)班級成員的潛能。通過有效的激勵機制,可以激發(fā)學生自我管理、自我規(guī)范、自我教育、自我服務和自我發(fā)展的能力,進而使學生的主動性、獨立性、創(chuàng)造性等個性品質得到發(fā)展。
2、評價機制
評價,是一種信息反饋,正確的評價對學生的各種行為活動有重要的激勵作用。評價的形式多種多樣,包括口頭的和書面的,語言的和非語言的,定期的和隨即的等等。輔導員在平常工作中,在學生做的好時或是有突出表現(xiàn)時應給予相應的鼓勵。若學生表現(xiàn)不好或犯錯誤時,應該給予客觀評價和引導。
3、反饋機制
完善班級信息反饋制度,及時收集班級同學對班級管理、班委工作以及輔導員工作的意見等信息,并及時給與反饋。同時可以了解班級學生的各種需求,根據(jù)學生的需求,每學期定期舉行學生交流和座談活動,互相討論學術觀點,請學習優(yōu)秀的同學上臺交流自己的學習經驗與方法。針對突發(fā)性事件,班級還可建立了一套《班級突發(fā)性事件應急預案》,用于指導班委在應對突發(fā)性事件時如何進行處理和反饋。
4、民主機制
在班級管理中,堅持“以學生為本”,“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為了一切學生”的工作原則,鼓勵學生踴躍參與到班級的各個管理環(huán)節(jié)中來,努力實現(xiàn)學生班級管理工作的科學化、民主化、規(guī)范化、有序化。我們在班級管理中可以采取雙軌制的民主機制,即在班級管理中建立兩大體系管理體系與監(jiān)督體系,讓班級更多的學生參與到班級的管理和監(jiān)督工作中來,打破以只有管理體系而無監(jiān)督體系的直線型班級管理模式,以實現(xiàn)班級民主化改革與管理的一種新型班級管理模式。
5、自主管理機制
當前的班級管理更多的是輔導員直接指導和管理,班級學生被動地接受管理,缺乏自我管理的主動性。通過班級同學的自我約束,自我控制,自我發(fā)現(xiàn)問題,自我分析問題,自我解決問題,以變被動管理為主動管理,進而自我提高,自我創(chuàng)新,自我超越,推動組織不斷發(fā)展與前進,形成一種人人平等,人人有責,相互牽制,相互競爭,相互交融的管理機制。同時,輔導員也可以從繁瑣、具體的班級管理事務中解脫出來,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謀劃班級班風和學風的建設,關注學生思想動態(tài)、學習情況,關注學生個體的全面發(fā)展。
三、采取舒適的溝通方式
1、建立學生談心談話制度
輔導員在班級管理中要多與學生溝通,通過溝通交流才能了解和掌握班級和學生更多的信息。談心是關心、愛護和理解學生的一種溝通方式,在與學生談心談話時,一定要在安靜、合適的環(huán)境和融洽的氛圍中進行,才能讓溝通更有效,在談話中給予學生正確的指導,才能有效地幫助學生解決學習、生活和工作上的困難和障礙。
2、班干部值周匯報制度
與學生的溝通除了傳統(tǒng)的當面交談、網絡聊天,還可以通過制定班干部值周制度,值周班干部每周以書面報告的形式,準確及時地反饋一周內班級學生在思想、學習、生活和工作等方面的情況。通過這種形式,輔導員可以及時地掌握和了解班級的一些特殊情況。
3、多渠道與班級學生溝通
有的同學有困惑和建議在在老師面前不敢說,但通過電子郵件,QQ,微信和飛信等虛擬方式溝通,他們的主動性會大大增加,對于個別問題學生更要耐心細致的溝通交流,經過多次真誠的溝通,解除他們思想上的包袱,幫助他們逐漸樹立起塑造全新自我的信心,逐漸融入班集體大家庭中。
4、多與家長、任課老師溝通
多與家長、任課老師溝通是從側面了解學生學習、個性和紀律等方面情況的重要途徑。加強與任課老師和家長的聯(lián)系,可以全面掌握學生學習等各方面的情況,可以在班級學生管理上行程有效合力,有利于學生的教育引導和班級的管理。平常工作中,輔導員要經常保持與學生家長聯(lián)系,爭取得到家長在學生管理和教育中的積極配合。
5、班級溝通平等化
溝通平等化是人與人之間有效溝通的保障。老師與學生之間平等溝通的關系可以營造出和諧的班級管理環(huán)境和氛圍。班級溝通平等化包括師生之間平等溝通、同學之間平等溝通。也即溝通雙方具有平等的話語權。輔導員要努力成為學生的“同齡人”,消除與學生之間的代溝,保持與學生平等溝通交流。
【參考文獻】
[1] 劉慧娟. 班級管理共同體以及構建研究[J]. 南京師范大學學報, 2012.
[2] 齊 昊. 淺談高校班主任強化班級管理工作的幾點思考[J]. 湖北經濟學院學報, 2011(3).
[3] 蒲綠荷. 對高校班級管理工作的思考[J]. 西南民族學院學報, 2002(12).
【作者簡介】
張祖孝(1981—),男,湖南瀏陽人,本科學歷,廣東科技學院助教,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