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國強
摘要:數學語言的培養(yǎng)對提高數學思維能力有著極為重要的影響。我們在進行加強數學語言課題研究時,發(fā)現學生在課堂思維十分活躍,語言交流十分充分。這就要求我們必須重視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增強學生的參與意識,這種現代數學教育觀的形成,使得在語文課堂中十分強調的語言訓練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日益受到重視。眾所周知,思維和語言是密不可分的,語言是思維的外殼,是思維的工具,學生的認知過程和認知結構均需通過語言來表達。
關鍵詞:小學數學;數學語言;策略
數學的學習活動基本上是數學思維活動,而數學語言是數學思維的工具,所以掌握數學語言是順利地、有成效地進行數學學習活動的重要基礎之一。 我們應當把學生數學語言的培養(yǎng)和數學知識的學習緊密地結合起來,將它看成是數學學習的重要組成部分。 這樣才能更好地鍛煉學生思維的條理性、邏輯性和準確性,促進學生的發(fā)展。
一、“讀”數學,從中感悟數學語言
俗話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可見,多讀書的重要性。讀的學習作好準備。數學也是同樣的道理。學生多讀才能感悟到數學語言的準確性、邏輯性、專業(yè)性和簡潔性。如:“只有一組對邊平行的四邊形叫梯形?!睂W生只有真正讀懂了這句話的含義,才能領會概念中“只”和“四邊形”的重要性,也才能對梯形的特征有本質的認識,否則,當出現諸如:“有一組對邊平行的四邊形叫梯形時”,學生就會有模棱兩可的感覺。
二、在學科的不同內容中,發(fā)展了學生數學語言表達能力
數學語言表達是否完整、準確、簡潔而有條理。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師在不同課型其說的培養(yǎng)側重點有關。所以在課堂教學過程中不但在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要重視對學生說的培養(yǎng),而且在不同課型其說的培養(yǎng)側重點也不同。其一在概念教學中重視讓學生說出本質。概念教學中教師重視了讓學生描述出概念的本質,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不但能說出定義、定理、公式、法則和性質的具體內容,更要說出概念關鍵詞句。而對于近似概念,則讓學生說出了他們的共同點與內在聯系和混淆之處。其二在計算教學中重視學生說出算法。在計算教學中,加強算法教學,重視說的過程,既可以幫助學生鞏固所學的計算方法,又能發(fā)展學生思維,培養(yǎng)學生的表達能力。 因此計算教學中教師重視了說的培養(yǎng),讓學生說算法、說運算順序、并要介紹自己的多種算法,以及優(yōu)化的理由。同時對于計算中的錯誤讓學生說出錯誤的原因及自己的看法,使學生的觀察力、注意力、思維能力也得到了同步的發(fā)展。 其三在幾何圖形教學中重視讓學生說出其特征。幾何圖形的教學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觀念,更能發(fā)展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因此,我們在幾何形體的教學中重視了學生說的培養(yǎng),讓學生通過討論、交流說出其特征及與生活的聯系;還重視了讓學生參與公式的推導過程,讓學生通過實際操作,口述公式的推導過程,把知識的獲取與發(fā)展數學語言有機結合起來,激發(fā)了學生對空間的探索欲望,抓住契機,發(fā)展說的能力。
三、創(chuàng)設活動,強化數學語言
操作是學生動手和動腦的協同活動,是培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思維的有效手段,而語言是思維的外化,是思維的物質形式,知識的內化與相應的智力活動都必須在伴隨著語言表述的過程而內化。 因此,在教學中要重視學生動手操作。 在指導學生動手操作時,要注意多讓學生用數學語言有條理地敘述操作過程,表述獲取知識的思維過程,把動手操作、動腦理解、動口表達有機地結合起來,才能促進感知有效地轉化為內部的智力活動,達到深化理解知識的目的。 例如,在教學“分數的初步認識”時,為了使學生透徹理解分數的概念和意義,可讓學生動手操作,通過“折、看、涂、想、說”進行。 折:讓學生用一張紙折成均勻的四份;看:引導學生觀察① 多種不同的分法;② 一共分成幾份?③ 每一份的大小怎樣?涂:涂出四分之一、四分之二、四分之三;想:出示涂色的紙,思考怎樣用分數表示;說:讓學生用數學語言表述自己想的過程,分數的意義是怎樣表述的,等等。
四、在操作中強化學生的數學語言
操作是學生動手和動腦的協同活動,是培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思維的有效手段,而語言是思維的外化,是思維的物質形式,知識的內化與相應的智力活動都必須在伴隨語言表述的過程而內化。因此,在教學中要重視學生的動手操作。在指導學生動手操作時,要注意多讓學生用數學語言有條理地敘述操作過程,表述獲取知識的思維過程,把動手操作、動腦理解、動口表達有機地結合起來,才能促進感知有效地轉化為內部的智力活動,達到深化理解知識的目的。如;教學用“破十法”計算“十幾減幾”時,幾乎全班學生都能使用此方法,但要他們快速地說出得數時,很多學生卻感到了困難。追尋原因,很多學生沒有理解到“破十”后的奧妙。我試著反其道而行之,讓學生用小棒邊擺邊說,多操作幾遍后,學生終于發(fā)現了10減幾后剩下幾,最后的得數就比“十幾”中的“幾”多幾這個奧妙,當然也順利地解決了快速說得數這一難題。學生通過操作活動,可以豐富感性認識,通過有條理地說的操作過程,可以把外部物質操作活動轉化為內部思維活動,以掌握事物的本質屬性,使兒童的數學語言得到強化。
總之,先入為主,是兒童認知規(guī)律的特點之一。使學生對數學語言的理解和掌握以至運用都正確無誤,必須從低年級抓起。低年級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弱,數學語言更顯得貧乏,他們的數學語言大多數學都是從教師那里獲得的,所以數學的語言教學必須從低年級抓起,使學生形成一種數學語言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