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慧敏
【關(guān)鍵詞】 拼音教學;興趣;兒歌;游戲;插圖;生活
【中圖分類號】 G623.2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6)07—0094—01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低年級學生要學會漢語拼音,能讀準聲母、韻母、聲調(diào)和整體認讀音節(jié),能準確地拼讀音節(jié),正確書寫聲母、韻母和音節(jié),認識大寫字母,熟記《漢語拼音字母表》。對此,在漢語拼音教學過程中,教師應(yīng)注重培養(yǎng)學生學習拼音的興趣,讓學習興趣成為推進學生進行自主學習的原動力。在漢語拼音教學的理論學習與實踐中,筆者初步探究到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巧編兒歌激發(fā)拼音興趣
一年級學生處于幼兒園到小學的過渡階段,對于抽象、晦澀的拼音學習興趣不大,而面對淺顯易懂、趣味盎然、讀起來朗朗上口的兒歌興趣頗深。兒歌是孩子一生中最早接觸到的文學樣式,它以篇幅短小、內(nèi)容淺近、節(jié)奏明朗等特點深受學生喜愛。如,在北師大版一年級教材中,學生最早接觸的是“ɑ、o、e、i、u、ü”六個單韻母。學生盡管都會讀,但是發(fā)音不一定全都正確。為了讓學生更好地掌握這六個單韻母的發(fā)音,筆者帶著學生以誦讀兒歌的形式領(lǐng)會發(fā)音要領(lǐng):單韻母很重要,發(fā)音口型要擺好,張大嘴巴ɑɑɑ,圓圓嘴巴ooo,扁扁嘴巴eee,牙齒對齊iii ,突出嘴巴uuu,口吹哨子üüü。借助這些簡單有趣的兒歌,不僅能使學生體會到兒歌帶給他們的樂趣,而且能使學生掌握這些抽象的拼讀規(guī)律和識記方法。
二、巧用游戲激發(fā)拼音興趣
新課標指出:“漢語拼音教學盡可能有趣味性,宜以活動和游戲為主。”教育心理學研究的成果表明,兒童的思維是從活動開始的,在活動中,兒童的大腦處于高度興奮狀態(tài)。拼音教學中運用游戲?qū)W習法,能使學生在玩中思,玩中學,使學生的認知與情感融為一體。小學一年級學生學習拼音需要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從韻母、聲母、雙韻母、聲介合母再到拼讀,難度在逐步提高。教師要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在課堂上抽出一定的時間,有目的、有計劃、有針對性地精心組織,合理設(shè)計拼音教學游戲,采用靈活多樣的游戲形式,既活躍課堂氣氛,又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如,在課堂上采用“讀姓名交朋友”的游戲,把學生的姓名做成卡片,一面寫漢字,一面寫拼音,讓學生在拼拼讀讀中認識全班同學的姓名,并進行簡單的自我介紹,以此增進同學間的友誼,提高拼讀能力和口語交際能力。
三、巧用插圖激發(fā)拼音興趣
色彩鮮艷的情境圖能把學生帶入美的境界,能形象地展示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萬物。美國圖論學者哈拉里強調(diào)形象的重要,他說:“千言萬語不及一張圖?!毙蜗笥洃浘褪窃谟洃洉r盡量多留直觀形象,盡量多運用形象思維,以提高記憶的效果,它包含著這樣一個道理,即直觀形象的事物給人的印象較為深刻。在北師大版一年級教材中配有很多插圖,這些插圖鮮活形象、具體直觀、圖文相配、貼近生活、富有兒童氣息,易于小學生觀察理解。在漢語拼音教學中,教師應(yīng)根據(jù)編者意圖,從課文的插圖入手,啟發(fā)學生發(fā)現(xiàn)插圖跟字母音形之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把抽象的韻母、聲母形象化。例如,在教聲母“k”時,先讓學生觀察圖上畫的是什么,等學生說出圖上畫的是小蝌蚪和水草后,板書“k”,引導學生說出“k”像兩只小蝌蚪靠在水草邊玩。這樣結(jié)合插圖啟發(fā)學生想象,不僅能增加學生的情趣,而且能幫助學生記住字母的音和形。
四、巧用拼音增添生活樂趣
學拼音是為了用,只會讀不會寫,只會寫不會讀,都不能使用自如,只有讀寫并進才會相得益彰。教師要有意識地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種學習漢語拼音的氛圍,讓學生在活動中學拼音、用拼音。在拼音教學中,筆者努力為學生創(chuàng)設(shè)一種語言環(huán)境,因為漢語拼音學習是一個從實踐中來到實踐中去的過程,是一個將原有的生活經(jīng)驗與學習對象建立起新聯(lián)系的過程。在設(shè)計拼音練習時,筆者經(jīng)常讓學生和實際生活聯(lián)系起來記憶。如,鼓勵學生為教室、家里的物品及學習用品貼拼音標簽;在書和本子上用拼音寫自己的名字;用拼音寫同學、家人和朋友的名字;用拼音寫詞語或句子。把學生帶回到拼音學習的情境中,讓他們在快樂的生活情境中再學習、再感受,不僅能鞏固學到的知識,還能拓展學生的思維,培養(yǎng)學生的多種能力,使課堂學習得到延伸,增添無限樂趣,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
綜上所述,在漢語拼音教學中,教師要充分調(diào)動學生學習漢語拼音的興趣,使學生掌握拼音要領(lǐng),熟練準確地拼讀音節(jié),并在輕松愉快的學習過程中提高學習能力。
編輯:馬德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