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燕華
摘 要:本文根據中職單片機教學及指導技能大賽的經驗,探討如何科學地進行單片機教學,即在知識傳授上,如何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在學習過程中,如何引導學生喜歡及鉆研單片機;在學習成果上,如何增強學生自信。在吸引學生學習單片機、喜歡單片機、鉆研單片機的整個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勤于思考、善于研究的好品質和嚴謹科學、一絲不茍、精益求精的科學態(tài)度。
關鍵詞:學習興趣 單片機 策略
課 題:本文系2014年福建省中青年教師教育科研項目B類社科課題(職業(yè)教育專項)《項目實踐驅動“雙師型”教師專業(yè)成長的行動研究——以電工電子專業(yè)教師為研究范例》(課題編號:JBS14544)研究成果。
筆者一直承擔中職學生的單片機教學及指導單片機技能大賽的工作。近幾年來,中職技能大賽崛起,給職業(yè)教育的發(fā)展帶來了機遇與挑戰(zhàn)。根據筆者多年的指導及教學經驗,簡單地談談如何科學地進行單片機教學。
一、學科特點
單片機是一門實踐性、應用性都很強的學科,知識專業(yè)化,所涵蓋的內容廣而多。學好單片機,除了單片機本身的知識外,還要用到電子技術和C語言的相關知識,要讓學生在短時間內掌握這些知識難度很大。
二、教學對象
眾所周知,中職學生是中學分流出來的一群弱勢群體。大部分學生不愛學習,不思進取,學習意志薄弱,對學習缺乏興趣,再加上中職學習無壓力,導致他們學習更加不努力,學習和生活自由散漫,學習自制力很差。
三、教學探索
1.授課表述通俗化,學生上手快,激發(fā)其興趣
眾所周知,要讓學生愿意學習單片機,必須首先讓他對其產生興趣。那么如何讓學生在第一堂課就對單片機有興趣呢?關鍵的一步就是要讓學生知道單片機是什么東西,也就是說,教師的講課內容學生必須聽得懂;其二,教學內容必須有吸引學生的閃光點,引起學生的好奇心。只要做到以上兩點,學生就會有學習這門課的欲望。面對單片機這樣專業(yè)性強的學科,如何做到以上兩點呢?對于教師來講,語言必須是最通俗的,教學內容必須是最容易的。如果老師按照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一上來就是滿篇的專業(yè)術語,就會讓學生暈頭轉向,打擊了單片機初學者的信心,這就違背了科學教育理念。學習單片機,并不是簡單地學習單片機這塊芯片,簡單地說,就是控制單片機那些引腳的電平什么時候輸出高、什么時候輸出低,由這些高、低變化的電平來控制外圍電路,實現我們需要的各種功能。至于教學內容,掌握二進制與十六進制的轉換就好了。根據8421碼的運算規(guī)律,第0位對應的是1,第1位對應的是2,第2位對應的是4,第3位對應的是8,因此1011B=8+0+2+1=11=BH,11對應的十六進制為B。接下來出幾道習題讓學生到黑板上練習一下就知道他們有沒有聽懂。實踐證明,學生還是能夠很好地接受老師傳授的內容。一旦學生成功地解答了老師的習題,必然從中得到了成就感,極大地鼓舞了學生,激發(fā)了學習興趣。這個時候老師要抓住時機,來個趁熱打鐵,利用單片機弄個花樣出來,比如說做個跑馬燈讓學生看看,機械手抓個球給學生看看。有了這個過程,學生就有興趣學單片機了。
2.知識邊做邊學,學生的成功感、喜悅感油然而生,學習態(tài)度由被動變主動
由于單片機跟學生已有的知識結構沒有任何關系,加上單片機要用到電子技術和C語言的知識,要讓學生在短時間上掌握這些知識是不可能的。因此筆者采用用到哪個知識點就介紹哪個知識點的方法,這樣既節(jié)省了時間,學的知識又有針對性。一個簡單的發(fā)光二極管閃爍程序涉及很多的知識點,C語言中函數的格式包括主函數和子函數,變量的類型,for 循環(huán)語句和while循環(huán)語句的使用以及電子技術中發(fā)光二極管的工作原理,電平的概念等。比如發(fā)光二極管的工作原理,在授課中教師最好不講陰、陽極,要表述為正極和負極,因為在學生的知識結構中沒有陰、陽極的概念,只有正負極之分。這里涉及單片機I/O口的概念,趁此機會,教師可以簡單介紹一下單片機40個引腳。為了方便學生理解,字母I對應英文in,可理解為進入;字母O對應英文out,可理解為出去。因此教師可以這樣解釋,信號可以從這個I/O口進去,也可以出來,簡稱輸入/輸出接口,這樣學生很容易就掌握了I/O口的使用。單片機有40個引腳,學生可以很容易地掌握35個腳。分析如下:接電源的正負極需要兩個腳;單片機有4組I/O口(P0、P1、P2、P3),每組有8位,如P0口分為P1.0、P1.1、P1.2、P1.3、P1.4、P1.5、P1.6、P1.7,其他三組以此類推,共計32個引腳;還有一個復位腳。這樣學生很容易就掌握35個引腳,其他的引腳以后用到再介紹。介紹到這里,大約用到5個課時,學生已經對單片機有一個感性的認識了,他們已經急切地想自己編個程序動手試試了,如果他們自己能完成點亮一個燈的實驗,那種喜悅感可想而知。如果他們能完成流水燈的設計,他們就徹底地愛上單片機了,接下來的教學就勢如破竹,一片大好形勢。
3.模塊教學,勤于思考,善于研究,團結協(xié)作
單片機操作用到的是亞龍公司生產的單片機控制安裝與調試設備,主要包括顯示、矩陣按鍵、指令、繼電器、AD數模轉換、交直流電動機、步進電動機和傳感器等十多個模塊。每個模塊都有各自的功能及技術。單獨使用某個模塊比較簡單,但要想完成綜合的控制任務,需要深入的剖析各個模塊的工作原理。只有自己親自動手在平常的訓練中發(fā)現問題,認真思考,同學間相互交流溝通,團結協(xié)作,深入研究,查找資料,從細節(jié)入手,才能找到解決問題的最佳方案。只有熟練掌握了各個模塊的功能,才能完成綜合起來的控制任務。
4.故障排查,嚴謹科學,一絲不茍,準確到位
這里筆者簡單介紹一下如何進行故障排除。一般情況下軟件出問題,在編譯和調試的過程中會有提示。如果是程序出了問題,哪里運行不了就找哪里,只要把其他的程序屏蔽,單獨運行那個運行不了的地方就可以找出程序錯在哪里。如果是儀器出了問題,相對來說比較復雜,有可能是模塊出問題,有可能是導線出問題,也有可能是仿真器出了問題。對于模塊出問題只要運用萬用表檢測就可以,比如共陽極的led燈不亮,把它的端口接地,如果亮,就說明模塊沒有問題;比如判斷獨立按鍵是否有問題,沒有按下去,電壓為0,一旦按下去,電壓約為5v;如果導線出問題,換一個導線,或者用萬用表檢測一下兩端是否通就可以;如果模塊、軟件、導線都沒有問題,就說明仿真器有問題了。
5.工藝要求,合理設計,精益求精,整齊美觀
完成一個綜合的控制任務需要許多模塊,好幾十條導線,這些導線長短不一、顏色不同,需要按照電路設計將各個模塊連接起來,這么多的模塊若不加以規(guī)整是很凌亂的。教師要求學生在完成單片機的控制功能后,能夠動手把各個模塊之間的導線進行合理布局,使導線的連接符合電子工藝的要求。也就是說,兩個模塊相差太遠時,防止導線不夠長,在捆扎每束導線時,要注意與模塊平行或者垂直,不要出現導線交叉,影響美觀。
6.賽場策略,沉著冷靜,認真思考,先易后難
從2012年開始,單片機技能大賽的競賽時間由原來的4小時改為4個半小時,要求學生在4個半小時完成任務書上的控制要求,任務書的內容有五六張之多,學生要在最短的時間內讀懂任務書,理解題目的意圖,需要消耗大量的體力和腦力勞動,使得考場氣氛相當緊張。一旦學生心理素質不好,很有可能發(fā)揮失常。絕大多數學生都是第一次參加比賽,沒有經驗,緊張是必然的,因此老師要在比賽前給學生這方面的指導。為了克服學生的緊張心理,老師盡量不給學生壓力,不給學生過高的期望,要求學生以平常心對待。單片機技能大賽肯定會有一兩個難點,學生要靜下心來認真思考,如果沒有十足的把握,最好先放棄這部分內容,把容易實現的先做,先把基本分拿到。如果一味追求速度和高分,只要有一個地方出了問題,有可能所有功能都實現不了,不但高分的功能沒有實現,就連基本分也拿不到,導致發(fā)揮失常。根據大賽的評分標準,哪個功能實現了就給分,因此學生一定要先把容易實現的功能先做,如果有時間再把難實現的功能慢慢編寫進去。當然加入了新的程序,有可能一不小心導致原來容易實現的功能也不能實現了,因為多個模塊綜合起來很容易出問題。如果出現這樣的情況,只要考試時間足夠,學生就能靜下心來慢慢查找錯誤所在,如果考試時間不足,學生應該馬上將程序改為原來的程序運行一遍,保證能夠實現基本的功能。由于賽場氣氛緊張,學生心里一著急,手腳一亂,有可能不能正確地修改到原來的程序。為了防止這類情況的發(fā)生,學生可以把能夠實現基本功能的程序備份一份,以備應急。
四、不足與改進
首先,本文內容講得比較基礎、不夠全面,需要更加深入地剖析研究。其次,可以借助科技創(chuàng)新大賽增強學生競爭意識、創(chuàng)新意識,增強就業(yè)能力。再次,單片機屬于電子與信息技術專業(yè)課,知識日新月異,需要加強學習、溝通,才能趕上技術的變化。最后,需要加強技能訓練,除了訓練學生的編程能力,也應該需要技能訓練,使得電路設計、模塊擺放、導線連接符合電子工藝要求。
參考文獻:
[1]王愛杰.以趣為徑 改善單片機課堂教學效果[J].遼寧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10(6).
[2]竇永換,苑喆.淺談中職院校教學改革方向[J].幸福家庭:教育論壇,2014(2).
[3]葛廣軍,王羲,董燕飛.強化三個能力培養(yǎng)的《單片機》課程教學研究[J].科技廣場,2011(11).
[4]王曉娟,吳德平.中職學生單片機操作技能訓練方法探析[J].職教通訊,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