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娟
[摘要]高中文科班男生的性格大多是內斂、害羞、懶散、拖沓、學習成績墊底……男生,成為文科班不折不扣的弱勢群體,卻由于種種內外因素,自救乏力。針對以上情況,提出真誠聆聽男生心聲、樹立身邊正面榜樣、善于發(fā)現高調表揚、竭力轉化男生后進生、營造有利環(huán)境等轉化策略。
[關鍵詞]文科男生群體性相分析轉化教育
[中圖分類號]G63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6058(2016)240095
一、高中文科班男生群體的性格分析
(一)文科班男生群體形象速寫
1.過度關注自己外表的“時尚派”。文科班的科任教師會發(fā)現一些奇怪的現象:班里最喜歡照鏡子的是男生而不是女生;班里常常擺弄發(fā)型的是男生而不是女生;班里最注重衣著的是男生而不是女生……對,文科班男生的第一大特點是“臭美”,他們追逐著時尚,標新立異。
2.內斂、害羞、課堂內外沉默的少數派。文科班的課堂上幾乎只有女孩清脆自信的回答,男生似乎都在“埋頭苦學”,偶爾被教師提問常常一臉茫然地搖頭,害羞地說“不知道”;運動會男生項目永遠報不齊人數,需要班主任攤派任務;才藝表演更是女生的專屬,文科班的男生會異口同聲地說:“我不會!”
3.懶散、拖沓、常常違規(guī)的叛逆分子。文科班的男生雖然大多數沉默內斂,但學校里最犟最叛逆最常違規(guī)的往往是文科班男生:遲到最多的是男生,上課無精打采、迷糊瞌睡的多數是男生,自習課靜不下、坐不住、學不進的多數是男生,內務整理不好、儀表不合格的多數還是男生……文科班男生雖少,卻早已成為文科班主任最頭疼的群體。
4.學習成績墊底的那一小群人。筆者所在的學校,文科班成績前20名的只有兩名男生,前10名男生幾乎絕跡。而筆者所帶的僅有14名男生的班級里,倒數10名的學生中男生卻達6人之多,最后5名全為男生。其他文科班情況雷同。事實上,文科班男生群體集中了學校里大多數學困生和后進生。
(二)文科班“男孩危機”成因分析
事實上,男孩危機越來越受到普遍關注。男生在學業(yè)、體質、心理素質、社會適應能力等各方面都落后于同齡的女生,并且呈普遍性。著名學者孫云曉在《拯救男孩》一書中以獨特的視角論述了男孩成長中的問題,深刻詳盡地揭示了男孩成長與教育的四大危機,呼吁“拯救男孩”。
男孩危機在高中文科班中表現得尤為突出,而仔細觀察研究我們會發(fā)現,文科班男生種種“劣跡”絕對事出有因。
1.內在因素
男生本身比女生晚熟,而選擇文科的男生中有相當一部分是由于自身存在懶散、拖沓、懦弱等性格缺陷,使得他們在學習中缺少勤奮踏實的作風;加之學習習慣不好,也很少去總結學習方法,使得這部分男生學習成績一直“墊底”。而在對高中學生現行的評價標準中,成績是最大的一個要素,這樣一來,這部分男生漸漸自卑起來。
由于自卑,他們是課堂上沉默的少數派;由于自卑,他們是課外活動中最不積極的一群;由于自卑,他們害怕自己成為笑料,所以他們緊閉嘴巴,盡量減少在公眾場合“拋頭露面”;由于自卑,他們非常注重自己外表;還是由于自卑,他們一方面急于“隱藏”自己,另一方面又希望表現自己,所以他們中的一部分變成了叛逆分子,他們遲到、上課講小話、和女同學鬧矛盾,他們奇裝異服、追逐時尚發(fā)型,他們違反校規(guī)……其實,很多時候他們不過是想借此引起關注,證明自己的獨特。
2.外在因素
(1)掌握話語權的女生群體。文科班的女生群英匯聚,她們勤奮踏實、積極樂觀、開朗大方、遵守紀律,她們不光學習好還很乖巧;不但不“惹事”,還能為班主任分憂……她們是文科班最具主人翁意識的一個群體,她們掌握著文科班的話語權。而她們的種種優(yōu)異表現,無不反襯出男生的失敗,給男生帶來巨大的壓力與挫敗感。并且,在女生掌握話語權的情況下,文科班課外活動的設計也往往更關注女生口味,這樣一來,男生不參與就顯得更加理直氣壯了。
(2)以女生為主的文科老師。一個文科班級里,男女比例往往是1∶3或更嚴重,而許多男生學習成績差、愛惹是生非,制造著種種管理障礙,所以,文科班班主任及教師無論是站在照顧多數人的立場還是情感角度,往往更注重女生。加之,教師心中根深蒂固的以成績評定學生的觀念,使他們在文科班中往往更傾向于對女生的培養(yǎng)。而那些難于駕馭、難于管理、難于改變的男生,只要他們能少惹是生非就好了,至于他們內心真正的想法,很少有教師真正關心、真誠聆聽。
(3)復雜的家庭社會因素。傳統(tǒng)家庭基于重男輕女等思想的影響,往往在男孩的教育上不得方法或溺愛過度。加之教育的責任多數在女性家長身上,父親角色在家庭教育中或多或少地存在缺位現象,這使得很多男生缺少男性榜樣,卻多了很多女性教育帶來的弊病。而近些年,女權主義等價值觀的影響,也形成了極其復雜的社會因素,與上面談到的因素一起共同促成了男孩問題。
二、文科班男生引導轉化策略探究
1.給予高度關注,真誠聆聽男生心聲
發(fā)現問題后,我們需細心觀察,從他們的日常行為中查找問題,分析成因。然后逐一與之交談,不動聲色地觀察他們隱藏在話語中的一些人生價值取向,并通過再次的談心,加以引導糾正。真正地走近他們,真誠地聆聽他們的心聲,看清他們在種種“不良”表象下內心的真正需要。
2.展示“真男人”標準,樹立身邊正面榜樣
文科班男生群體中種種比較“娘”的表現,包括上述的種種“劣跡”,暫且可以將其定性為不是“真男人”的表現。當然,他們還是男孩,我們不能以成熟男人的標準要求他們,但卻不能不用“真男人”的標準引導他們。
筆者通過開“男生會議”、主題班會等形式,向我班男生介紹了很多成熟男人的優(yōu)良品質,如健康開朗、勇于擔當、積極進取等。并采用講故事和視頻觀賞等方式向他們展示了一些優(yōu)秀男人的事例,如喬布斯、馬云、俞敏洪等人物的勵志故事,讓他們有正面的榜樣導向。雖然班上男生少,且多數存在這樣那樣的不足,但筆者善于發(fā)現他們各自的優(yōu)點,讓他們互相學習。其中,筆者發(fā)現了能力相對比較全面優(yōu)秀的男生小威,多次在班上表揚他的優(yōu)良品質,并讓他擔任班長,鼓勵他成為男生領袖,正面引導班里的男生。
3.給足“面子”低調批評,善于發(fā)現高調表揚
筆者深知這個年齡段的男生自尊極強,文科班男生的自尊里又有深度的自卑因素,所以筆者在發(fā)現他們的不足與錯誤時注重低調處理。批評講究技巧、講究場合,力求不傷自尊,公開場合一般不批評。
開學之初,分發(fā)教材是女生協(xié)助班主任完成的,而搬書本回來則是男生義不容辭的責任。由于書本較多,而班上男生過少,意味著全體男生都要出動。筆者意識到這是一個好機會,提前準備了小獎品。但搬書那天卻發(fā)現有好幾個男生雖然去了卻一臉的不情愿,有一個男生干脆坐在位置上一動不動,還有一個甚至躲到了廁所里。筆者壓抑住自己的怒火,裝作沒看見,只對去搬書的男生說:“我們班男生少,辛苦你們了!”分發(fā)完教材后,筆者在班上熱情地表揚我班男生勇于擔當,不怕吃苦,無私為集體奉獻的精神,并拿出預先準備好的小獎品頒發(fā)給他們。分發(fā)到那兩個沒有出力的男生時,他們心虛地看著筆者,而筆者微笑著把獎品遞給他們,對他們說:“你們倆雖然沒去,但都事出有因,一個不舒服,一個急上廁所,你們和其他去出苦力的男同學一樣,都是樂于為集體出力的。”他們低著頭接過了獎品。這件事后,每逢需要男生出力的時候,我班男生再也沒有出現任何形式的推脫逃避。
在班級日常管理中,筆者還善于發(fā)現每一個男生的優(yōu)點,無論是品格上還是學習上,只要有所發(fā)現筆者必定高調表揚,引導他們自信起來,慢慢地敢于在女生面前表現自己。因為他們發(fā)現,在他們有所感悟的時候,總能看到班主任鼓勵的眼神;他們每一個小小的進步都能得到班主任真誠的贊揚;更重要的是,他們發(fā)現在班主任眼中他們和成績好、表現好的女生一樣重要。
4.指導得法,加強督促,竭力轉化男后進生
誠如上文所言,文科班的男生大多是學困生、后進生,而他們的自卑感很大程度上也是源于學習挫敗感。所以,能否成功轉化文科男生中的后進生,是解決文科班男孩危機的重要一環(huán)。這不是對應試教育的妥協(xié),而是指導男生真正學會學習、愛上學習。
筆者從常規(guī)管理抓起,嚴格要求每一個男生,對遲到早退等種種懶散拖沓表現加以糾正,讓男生形成良好行為習慣和學習習慣,讓男生習慣學習,靜心學習;適當施加壓力,加大監(jiān)督力度,給男生定計劃,定標準,讓其不得不學;加強方法指導,采取及時談心、榜樣引導等方式,引導男生及時調整自己的學習方法,總結經驗教訓,讓他們善于學習。通過一系列措施,有效地引導男后進生往積極學習、懂得學習、善于學習的方向發(fā)展,進而使他們在內心獲得一種深刻的成就感,樹立自信,形成良性循環(huán)。
5.引導調動女生,營造有利環(huán)境
多數文科女生在面對班上處于弱勢的男生時,內心都有種難于言喻的優(yōu)越感,根本不把男生放在眼里。這個時候,筆者通過一系列類似于“男生女生,各有千秋”的主題班會,讓女生意識到男生女生各有長處與短處,引導男女生優(yōu)勢互補。并且,通過筆者高調的表揚,班上女生也逐漸認識到班上男生的優(yōu)點,再加上男生積極的改變,班上的輿論氛圍日趨健康,利于男生群體的發(fā)展。
總而言之,男孩危機雖然是一個很復雜很嚴重的社會問題,但我們在日常的教育教學工作中,要先從身邊的文科男生開始,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給予他們全方位的關注與真誠的關愛,尊重他們、傾聽他們、改變他們。只要足夠用心,方法得當,一定會有實效。
[參考文獻]
[1]孫云曉.拯救男孩[M].北京:作家出版社,2010.
[2]武興華.教學管理·高中文科班管理要優(yōu)先關注男生[J].教學月刊(中學版下),2010(11).
[3]愛舸.把男孩從“危機”中拯救出來[J].中國西部,2010(24).
[4]郭璇.論學校教育中男童心理危機形成的原因及對策[J].喀什師范學院學報,2006(4).
[5]李申儒.男孩視角的“男孩危機”研究[J] .教育發(fā)展研究,2010(Z2).
(責任編輯袁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