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娟
摘要:中職學校的教學核心就是培養(yǎng)高素質的專業(yè)技術人才,為社會建設提供人力資源,因此,中職教育承擔著很大的社會責任。根據(jù)社會發(fā)展的需要,中職教育教學改革正在全面進行,教學模式和方法發(fā)生了很大的轉變。
關鍵詞:中職;電子線路;模塊化教學
中職學校的傳統(tǒng)教學方法較為單一,難以滿足當前社會建設的人才需求。隨著中職教學改革的深入,多種方法在教學中進行嘗試。模塊化教學在教學實驗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在中職《電子線路》教學當中得以實施。模塊化教學的應用,改變了以往的教學模式,提升了學生對于《電子線路》理論課學習的興趣,進而達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一、模塊化教學的優(yōu)點
中職教育的核心是培養(yǎng)學生的職業(yè)能力,理論知識的學習是為了更好的應用于實踐當中。中職學生由于文化課基礎薄弱的原因,對于理論課的學習具有一定的困難,加上中職理論課教學比較枯燥,容易使學生產生厭煩的情緒。而模塊化教學的應用,極大的改善了中職理論課教學。將“知行結合”作為核心的教學理念,加強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在模塊教學體系下,學生能夠在實踐當中理解理論知識,對培養(yǎng)學生的職業(yè)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模塊式教學更加注重學生的教育主體地位,教師啟發(fā)學生進行理論探究,充分發(fā)揮其思維能力,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綜合全面的培養(yǎng)學生的職業(yè)能力。
二、中職《電子線路》教學模塊設計
1、課程模塊。中職《電子線路》課程的教學目標是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電子技術基礎知識和技能。為了讓學生更好的對《電子線路》理論內容進行理解,根據(jù)教學的需求,將教學內容劃分為多個模塊,針對性的展開教學。圍繞著實踐操作,將各模塊的知識鏈接到實踐當中,做到知行結合。根據(jù)《電子線路》教材的內容,分為電阻器件和電子器件的識別、萬用表的結構與測量、電路板結構、晶體二極管、三極管以及開關電源等六大電子線路模塊,分別布置相應的任務要求,設計規(guī)劃好任務執(zhí)行的步驟,實現(xiàn)對各個電子線路器件的認識、檢測、測試以及評價。讓學生對《電子線路》的學習更加輕松,獲得良好的學習效果。
2、教學環(huán)境建設。良好的教學條件和氛圍,能夠為《電子線路》教學的順利進行提供保障。專業(yè)化的教室,齊全的教學設備以及實驗設備,全面的電子技術資料。根據(jù)模塊式教學的需要,一體化教室是十分必要的,打破常規(guī)教室統(tǒng)一標準的形式,更加適合學生對《電子線路》的學習。投影儀。計算機等多媒體設備應用到一體化的教室當中,使其更具有科技的氣息。在教學過程中,將學生進行分組,并根據(jù)分組的情況,對教室的座位安排進行合理的布局,并可以根據(jù)教學需要靈活性的進行調整,將多媒體理論教學與實踐環(huán)節(jié)合理的穿插轉換,達到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巧妙的融合。
另外,多媒體的應用,使抽象的內容更加清晰具體的展現(xiàn)出來。以測光儀的學習為例,教師如果只通過語言描述對測光儀的電路功能進行描述,學生很難進行理解。而通過多媒體教學工具,能夠將測光儀的一二級管的特性,利用電子圖像更加生動具體的展現(xiàn)出來,學生能夠更好的對其進行理解掌握。教師的壓力減輕,學生的學習效果更好,營造出和諧的課堂教學氛圍,使學生對于《電子線路》理論課學習具有興趣,從而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3、模塊設計的基本要求。在中職《電子線路》模塊化教學當中,要將“以人為本”的理念融入進來,打造具有人文關懷氣息的教學環(huán)境。首先,合理的進行小組分配。學生之間存在著明顯的個體差異,對于《電子線路》學習的方式方法以及程度有所不同。在進行分組的過程中,要考慮到每個人對于《電子線路》課程學習的感受,對學習成績、性格愛好、技能水平等內容進行綜合考量,做到合理化的分組。小組內部能夠做到求同存異,成員之間能夠取長補短,通過學習和競爭,提升整體的學習能力和技術水平。
其次,任課教師要具有一定的工作實踐經(jīng)驗,對于電子技術有著更加深入的了解。在教學方面具有一定創(chuàng)新能力,不拘泥一種教學模式和方法。在教學當中起到重要的引導作用,能夠將學生作為教學的主體,設計出合理的教學過程,將模塊化教學深入落實到《電子線路》的教學當中。第三,加強師生之間的溝通與交流,進而創(chuàng)造良好的教學氛圍,教師要鼓勵學生主動參與教學,配合模塊化教學,以獲得良好的學習體驗。
結合當前中職《電子線路》的教學,應用模塊化教學,通過教學設計,改變了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模塊化教學將《電子線路》的教學分為課程模塊、教學環(huán)境模塊以及教學過程模塊,加強了《電子線路》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的巧妙融合,極大的提升了學生電子技術的水平和技能,達到了職業(yè)教育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