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鑫
【摘要】小學英語是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然而在實際教學中部分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不高,跟不上班級整體進度,為了改變這種局面,轉化學困生,文章從幫助學困生樹立學好英語的信心,與學困生構建新型師生關系,對學困生實施分層教學策略等幾個方面提出了相應的轉化策略。
【關鍵詞】小學英語 學困生 轉化
小學英語新課程標準倡導教育要“以人為本,全面發(fā)展”,強調(diào)要關注每個小學生的情感需要,努力激發(fā)他們對英語學科的興趣,促進他們綜合運用英語能力的發(fā)展。然而,根據(jù)我國目前小學英語課程的開設情況,筆者覺得仍有很多問題需要解決,尤其是隨著小學英語知識、能力要求的提高,學困生在班級中所占的比例越來越大,不得不引起我們一線教師的高度重視。筆者根據(jù)工作經(jīng)驗,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扭轉小學英語學困生在學習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使他們走向學習英語的正確軌道。
一、幫助學困生樹立學好英語的信心
信心是一個人成功的基石,一個人只有對學習充滿信心,才有動力朝著既定的目標前進、奮斗。筆者發(fā)現(xiàn),在小學英語科目上學習較困難的學生,大多都有受挫的經(jīng)歷,這對于他們?nèi)蘸蟮膶W習造成了不良影響。對于這樣的學生,我們要在教學時給予適當?shù)囊龑?,保護他們脆弱而敏感的心靈,不諷刺、不挖苦、不排斥他們,多給予鼓勵、溫暖和關懷,要充分信任他們,使他們能夠明白他們在教師心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同時,教師在教學時要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們的優(yōu)點,哪怕是微小的進步,也要及時給予鼓勵和表揚。筆者以前對英語學困生就是不理不睬,后來有次在某個學困生的作業(yè)上隨便寫了一句鼓勵性的評語,后來就發(fā)現(xiàn)這個學生慢慢地變了,課上能夠認真地聽講,還敢舉手回答問題了,于是筆者就乘勢再給予表揚,結果在期末考試中由原來的倒數(shù)進步到第九名。由此可見,教師對學生的表揚和鼓勵對學生的發(fā)展是多么重要。尺有所長寸有所短,任何人都不是十全十美的,我們要用放大鏡來看待學生的優(yōu)點,用顯微鏡看待其缺點,不斷地給予學困生鼓勵、表揚,讓他們體會到教師的熱情和溫暖,幫助他們樹立學好英語的信心,使他們重拾希望,從而學好英語。我們要知道,每一名學生都是一顆充滿希望的種子,他們在未來某個時候一定會發(fā)芽的。
二、與學困生構建新型師生關系
《學記》有云:親其師而信其道。這說明學生對教師的情感,可以影響到學生對教師所教學科的學習,即學生有時會因為喜歡某個老師而喜歡該老師所教的課程,也會因為不喜歡某個老師而厭惡該教師所教的課程。因此,對于學困生來說,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對促進其英語的學習同樣至關重要。我們英語教師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不能僅僅單純地授業(yè)解惑,還要在學生心中樹立威信,關注他們的成長,讓學生們能夠從心底接納授課老師,敞開心扉與教師進行溝通和交流。筆者認為,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應采取“寬嚴相濟”的策略,即不要對學生要求過于嚴格,否則易引起他們的反感,又不要盲目寬容他們,助長學習過程中出現(xiàn)的不正之風。對于當下大部分小學生來說,嚴厲的要求并不能改變他們太多,反而會激發(fā)他們的逆反心理,引起仇視心理,影響教學秩序,而如果教師與他們打成一片,容易失去教師的威信,長此以往,學生會不把教師的要求放在心上,甚至犯了錯誤也不聽教師的勸告而我行我素,滋生更大的危害。為了與學困生構建新型的師生關系,教師應在課堂上加強與學困生之間的互動,課下多與學困生交流,捕捉他們的情感上的需要和學習上的困惑,研究處理方法,耐心回答他們的問題,從而提高學困生的英語成績。
三、對學困生實施分層教學策略
由于學困生與其他學生在學習習慣、學習方法和學習能力等方面均存在著差異,這就要求教師不同用同一個尺度來對學困生進行教學和要求,否則將加劇學生之間的分化,而分層教學由于具有獨特的優(yōu)勢,故可以在教學時很好地應用以實現(xiàn)學困生的轉化問題。在教學中實施分層教學并不簡單,需要教師做大量的工作,首先是要做到教學要求上的分層,即我們對待學困生不能急功近利,要在聽、說、讀、寫等方面制定合理的教學要求,在“聽”的方面,只要學困生能聽懂教師上課的指令及日常簡單對話即可,在“說”的方面,只要學困生能用課文中的語句來介紹自己及家人朋友即可,在“讀”的方面,只要學困生能讀懂課文以及生詞量較少的課外書籍即可,在“寫”的方面,只要學困生能會寫重點單詞和簡單句子即可。其次,要在教學內(nèi)容和教學方式上做到分層教學,即結合班級學生認知規(guī)律和現(xiàn)有知識,有區(qū)別地讓學困生選擇學習內(nèi)容,簡單的內(nèi)容要讓學困生優(yōu)先發(fā)言、優(yōu)先表演,增加學困生的鍛煉機會,他們也能體會到學習英語的樂趣和成就感。再次,布置的課后作業(yè)要做到分層,即優(yōu)等生、中等生和學困生在課文掌握程度方面區(qū)別對待,作業(yè)量由多到少。最后,在評價方式方面要做到分層,即為學困生建立成長檔案,重視他們的曲線成長過程,淡化考試結果,多給予形成性評價和鼓勵性評價,讓他們逐漸甩掉“學困生”的帽子。
總而言之,學困生是我們實際教學中客觀存在、無法回避的一個問題,面對學困生群體,我們只有認真反思,承認學生之間的差異性,加強對學困生的關注、關愛、關心,幫助他們樹立學習信心,加強與他們的交流,構建新型的師生關系,實施分層教學策略,才能扭轉小學英語學困生的問題,使學困生不復存在。
參考文獻:
[1]莫微微.淺析小學英語“學困生”的轉化策略[J].考試周刊,2016(22).
[2]宗笑.一枝獨秀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淺談小學英語學困生的成因及轉化策略[J].新一代月刊,2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