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麗娟
摘要: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開發(fā)學生思維,使學生的個性得到充分的張揚,要深刻領會個性化閱讀教學的精髓,注重內心的感悟與體驗,誘發(fā)內部潛力,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
關鍵詞: 個性化;閱讀教學;創(chuàng)新精神
中圖分類號:G648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6)09-0058-01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在語文課程改革的過程中,難免會遇到與新課程理念相背離的觀點和課堂教學實踐。雖然教學模式、教師角色在不斷的重新定位,但是學生的作文千篇一律的不在少數(shù),很多作文缺乏有靈性的思想以及對生活閱歷的感悟。究其根源,除了學生本身材料單一,對生活的感悟不深以外,還與課堂上教師繁瑣的提問和講解關系甚密。"閱讀是個性化行為",只有在閱讀中張揚了"個性",學生就會有更多的思維火花與創(chuàng)新精神。
1.研究課堂教學模式,理解個性化閱讀精髓
在閱讀教學過程中,我們感到,要讓學生學得靈活,富于個性化,必須研究課堂教學模式,深刻領會個性化閱讀精髓。
1.1 研究課堂教學,糾正錯誤傾向。在語文課堂教學中,要很好地貫徹"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訓練為主線"的"三為主"原則,必須深刻領會《語文課程標準》中的關于閱讀的教學要求,糾正錯誤傾向,尤其是糾正課堂教學中"以教師為中心"、"生搬硬套別人的課堂教學模式"的兩種錯誤認識。
1.1.1 糾正以教師為中心的課堂教學模式。在新課程改革過程中,教師的教學觀念得到了更新。改變了過去"高耗低能"的狀態(tài)。改變了過去"讀、背、分段、總結中心、概括寫作特點"的模式,把語言文字訓練納入了課堂教學中。課堂教學中,教師總是按事先設計好的程序進行,訓練過程全由教師掌握和控制。只有個性化閱讀,才能充分實現(xiàn)教師與學生、學生與文本、教師與文本的對話。教師只有蹲下來走進學生,才能開啟學生豐富多彩的內心世界,去體會學生內心的獨特感受與生命活力。
1.1.2 糾正盲目照搬各類教學模式的弊端。各類教學模式雖然在一定程度上對提高教育質量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但是,它畢竟不是萬能的。它有自身的局限性。
究竟采用什么模式進行閱讀教學,要在"活"字上下工夫。要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深刻體會文本,把握學生思維,拓展學生的創(chuàng)造空間,克服盲目跟隨的現(xiàn)象。
1.2 創(chuàng)新——個性化閱讀的精髓。江澤民曾說過:"創(chuàng)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教育的目的之一是培養(yǎng)人的創(chuàng)新性。作為一名教師,應時刻謹記著,每一個學生,都是活生生的智慧的個體,我們要點燃個性的種子,讓他發(fā)芽,喚醒學生潛在的智慧,讓他們在閱讀中讀出新的感受,發(fā)現(xiàn)新的東西。沒有個性的閱讀,沒有創(chuàng)造性的閱讀,只是一種"死讀書"。因此,閱讀教學應真正關注學生個性的發(fā)展。
2.尊重差異,鼓勵自主閱讀
2.1 自主選擇學習內容。學生是學習活動的主體。由于每個學生的個性氣質、興趣愛好、學習基礎各不相同,在進行個性化閱讀教學時,教師應充分尊重學生的選擇,從而使他們真正成為閱讀的主人,促進其個性化的發(fā)展。一些寫景的課文,往往采用"并列式"的結構,如果依據(jù)學生的興趣愛好,先讓他們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內容自主學習,再進行全班交流,非但不會影響教學效果,反而會讓學生變教師的"要我學"為發(fā)自內心的"我要學"。
例如在學習《廬山的云霧》這篇課文時,我讓學生自主選擇喜歡的部分先進行學習,大多數(shù)男生選擇的是"廬山的云霧瞬息萬變"這一部分,而女生選擇的則是"廬山的云霧千姿百態(tài)"這一部分。因為尊重了學生們的意愿,課堂上,他們個個興趣盎然、積極主動,取得了理想的教學效果。
2.2 自主選擇學習方式。每個學生都是獨特的個體,他們有自己最擅長的學習方式。在教學中,我們要鼓勵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來理解和感悟課文。例如在教學《燕子》這課時,我就嘗試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進行自主閱讀。學生們所采用的方法是不同的:有的學生輕聲朗讀,邊讀邊思考;有的快速默讀,邊讀邊旁注;還有的分小組合作學習……盡管采用的方法各不相同,但對學生來說卻都是行之有效的。
3.在自由活動中飛揚個性
陶行知先生倡導了孩子的"六大解放":解放了學生的眼睛和嘴巴,讓學生的眼睛亮起來,嘴巴動起來;解放了學生的雙手和大腦,讓學生在學習中玩一玩,貼一貼,這樣在做中學,學中做,在活動中思考,在思考中動手;解放了學生的時間和空間,使課堂不僅限于課堂。
閱讀教學中開展相關的活動,學生在活動中不僅能建構知識、提高語言能力,而且通過感知、體驗、實踐、參與和合作等活動方式,能調控情感態(tài)度和學習策略,形成積極的學習態(tài)度。
在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只有個性化的閱讀,才能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點燃學生智慧的火花,開啟學生幽閉的心扉,使學生的閱讀能力朝著積極健康的軌道發(fā)展。也只有個性化閱讀,才能讓學生真正實現(xiàn)素質教育的目標——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