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利明?梁向明
【摘要】在新課程標準指引下,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會給學生一個全新的學習領域。作為教師,我也充分地認識到閱讀的重要性,想方設法提高學生閱讀的主動性,提供展示的機會與平臺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喜悅。
【關鍵詞】課外閱讀;興趣;閱讀環(huán)境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課外閱讀是學生課外語文學習的一個重要內(nèi)容,新的《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要“培養(yǎng)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倡少做題,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崔巒老師提出:“積極開展課外閱讀活動,提高學生閱讀量,將課外閱讀擠進課堂”。課外讀書不應該是課外閱讀的活動,而應是正式課程中的一環(huán)。《語文課程標準》中規(guī)定:小學生課外閱讀量不少于145萬字,但對于今天的農(nóng)村小學生來說,如何實現(xiàn)這個目標,如何提高學生課外閱讀的質(zhì)量,使課外閱讀不流于形式,如何引導學生開展課外閱讀,一直引發(fā)我們的思考。針對農(nóng)村的實際情況,和自己的教學實踐,我認為應該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創(chuàng)設良好的閱讀環(huán)境
(一)建立班級圖書角
農(nóng)村學校的辦學條件比較薄弱,學校的圖書量少,達不到人均要求。為了學生的需求,我在班級為學生創(chuàng)造了圖書角,每個學期每生提供給班級圖書角三本課外書。同時老師也提供給班級五至十本書,因為目前農(nóng)村文化環(huán)境比較落后,有些孩子甚至沒有課外書,我就鼓勵其他孩子可以多提供一些書籍,有了班級圖書角后。我鼓勵孩子們相互借閱,開展圖書漂流活動。有了全體學生的積極參與,班級的書香氣息漸漸有了起色,學生的閱讀興趣之門悄悄地打開了。
(二)教育無痕!
“人創(chuàng)造環(huán)境,同樣環(huán)境也創(chuàng)造人?!绷己玫淖x書環(huán)境對喚醒學生的閱讀激情有著重要的意義。課外閱讀,不僅是為積累,更是為我們的人生把舵。而作家們用他們畢生所總結出的名言,就是一把把舵槳,擁有它們,我們就不會偏離航向。所以我在班級懸掛名人名言,比如安徒生所說的“生命里會有積雪的時刻、也有綠草如茵的時節(jié);有歡笑的臉龐、也有哭泣的容顏;有幸運的項圈、也有殘酷的魔掌……”“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高爾基),“無限地相信書籍的力量”(蘇霍姆林斯基),書能改造人的心志,讓學生“在書中發(fā)現(xiàn)自己,檢查自己,提升自己,超越自己”(羅曼·羅蘭),蘇霍姆林斯基說:“學校應當成為書籍的王國?!薄耙焯炜磿K生以書籍為友,這是一天也不斷流的潺潺小溪,它充實著思想的江河。”人們把書籍比作是送給學生成長的最好的營養(yǎng)品,確實有它的道理。
二、教師引領,煥發(fā)閱讀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讓學生產(chǎn)生閱讀的內(nèi)部動力,才能開發(fā)心智,主動去了解、研究,在了解和研究的過程中,漸漸培養(yǎng)學習的持久性,提高自學能力。帶動他們進行課外閱讀。這樣,就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和閱讀的積極性,有利于幫助他們獲得成就感和享受學習的樂趣。
(一)榜樣作用
“給學生一杯水自己首先應該是源頭活水?!弊鳛榻處?,需要加強各方面的修養(yǎng)來提高自己。所以我們理應多讀書,用書來凈化心靈,用書中的知識充實自己。來為學生做個好榜樣,班級有個愛讀書的老師,他所教的學生必定也愛閱讀,當我們在閱讀一本好書時,可以將這本書重點推薦給孩子們,和孩子討論書中的內(nèi)容,讓那些沒有讀過這本書的學生感覺自己插不上話,就會激發(fā)他們閱讀的欲望。當我和學生一起閱讀時,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的感受,雖然各自的感受不同,但彼此間的精神交往,心靈悅納,情感交融讓我們各自享受著精神的愉悅,成長的快樂。
(二)個性閱讀,并讀寫結合
要激發(fā)學生閱讀的興趣,培養(yǎng)良好的閱讀習慣,更重要的是要教會學生閱讀的方法。我比較主張學生個性化閱讀,即“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式的閱讀——同樣的作品,由不同的人解讀出不同的結果。雖然我們還是小學生,但養(yǎng)成個性化閱讀還是有必要的,培根說:“有的書只要讀其中一部分,有的書只需知道其中的大概即可,而對于少數(shù)好書,則要精讀、細讀、反復地讀?!蔽覀円岣咝W生的閱讀能力,教師可先介紹幾種讀書方法,比如自己的書可以采取圈點、批注法;而借來的書,可以采取摘抄法;可以是略讀,可以是詳讀,甚至可以用寫讀后感、讀書筆記的方法來促進讀書;每個同學還可以有自己特有的讀書方法。
閱讀和寫作是相輔相成的,閱讀能力的提高離不開寫作,寫作能力的提高更離不開閱讀。在大量閱讀的同時,隨時記錄自己的發(fā)現(xiàn)、感悟,養(yǎng)成寫日記的好習慣。在平時的教學中,我就要求學生每天記下自己的新發(fā)現(xiàn)、新感悟、印象深刻的事情,字數(shù)可多可少,每周從這些每天小記錄中選擇一些內(nèi)容寫成一篇大作文。學生為了寫出好的作文,為了更好地記錄每天的生活,就會認真細致的觀察生活,就會多讀書,這樣閱讀能力就會得到提高。
三、分享閱讀快樂
(一)課前故事會
學生養(yǎng)成了好的閱讀習慣,他們更愿意展示自己的閱讀成果。為了激發(fā)孩子閱讀課外讀物的興趣,語文教師可以利用課前幾分鐘給孩子們講一個小故事。以前是自己講,學生聽,漸漸隨著孩子書閱讀越多,小腦瓜里的故事越來越多,不讓他講都難。形成習慣之后,每天每個孩子都會自己準備喜歡的故事,好在課上大顯身手。
(二)說心得,樹立自信
讀有所獲,我定期給每個同學展示的機會,如以手抄報、好詞好句摘抄、繪畫作品等形式。以月為時間單位,在班級的黑板報設立展示臺。開始先讓優(yōu)秀的孩子進行展示自己的閱讀成果,并向自己的同學們介紹自己一些作品的構思等等,給全班同學作個榜樣。一個學期下來,大多數(shù)的孩子都能展示自己的讀書心得,給自己樹立了讀書的信心,閱讀興趣得到大大的提高。讓學生在一個互相交流、互相學習的過程中,感受分享的快樂,建立自己的自信心。
總之,在新課程標準指引下,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會給學生一個全新的學習領域。作為教師,我也充分地認識到閱讀的重要性,想方設法提高學生閱讀的主動性,提供展示的機會與平臺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喜悅。同時個人的進步往往又是同學們效仿的范例,這樣班里就會形成濃厚的課外閱讀氛圍。不僅提高了農(nóng)村學生閱讀的主動性、積極性,更在于形成良好的讀書習慣,提高了學生的閱讀能力,這是對學生會終身受用的,我們的語文閱讀教學必將在此基礎上結出累累碩果。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