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婧
摘要:隨著新課程改革步伐的加快,每一個教育工作者都要在教育方法上作出有重大轉變,教師要針對創(chuàng)新教育及時代的特點,充分利用演示儀、投影儀、錄音機、多媒體電腦等設備輔助教學,讓語文課堂教學手段實現(xiàn)現(xiàn)代化,要把教學與提高學生的素質結合起來。對于小學語文一線教師來說,課堂教學應更注重學生合作學習方式的應用,這對于優(yōu)化課堂教學效果,提高教育教學水平,具有積極的意義,應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
關鍵詞:語文教學;新課程改革;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2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6)04-0103-01
今日,小學語文教學其內涵更深、外延更廣,決非往日單一的傳道授業(yè)解惑。教書育人,重在育人。母語教學中"填鴨式"的方式已不適應小學課堂教學,教師必須轉變教學理念,更新教學觀點,尤其是語文教師應正確理解、把握新課程改革理念。成功的小學教育絕不僅僅是培養(yǎng)出成績優(yōu)異的好孩子,培養(yǎng)出一個富于感情的,一個懂得自我價值和與他人和諧相處的好學生才是真正的成功。
1.語文教學的根本目的
語文教學的根本目的在于培養(yǎng)學生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文字的能力,在于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由于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啟蒙教育特點,教師的教學語言具有示范、引導和影響小學生語言發(fā)展與語文能力的重要作用。因此,小學語文教學藝術在很大程度上也就是語言藝術,小學語文教師的教學水平、能力、魅力,以及教學修養(yǎng)、教學風格等都會在教學語言的具體運用上體現(xiàn)出來。因此,抓住語文學科的特性,深入研究小學語文的教學語言的特點,對于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量,有效發(fā)展小學生的語文能力,具有重要的意義。與其他學科教學語言相比,小學語文教學語言具有更鮮明的特點,應該注意語文教學語言中的規(guī)范性、科學性、可接受性、生動性、情感性、趣味性和藝術性。
2.教學思路要明確
語文教學應當強調培養(yǎng)學生勤讀、深悟、多寫的學習態(tài)度,通過引導學生進行大量的自主讀、悟、寫等學習活動獲取語文知識和技能,培養(yǎng)學生情感態(tài)度,讓學生真正成為語文學習的主人。語文教學以思想啟發(fā)思想、情感激勵情感、智慧碰撞智慧作為核心目標,重點是要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解放自己、提升自己。讀、悟、寫的教學方法的思路可以分為初步、深入、拓展三個階段。初步階段強調學生對課文的基本了解,在對課文有初步了解后同學之間進行有效交流,形成對課文的基本認識;深入階段重在對于課文的深入理解,對課文進行細讀、研讀,同學之間初步交流學習成果,對課文有初步的體驗和感悟;拓展階段重點是讓學生進行拓展閱讀,發(fā)揚多種形式的交流討論,形成對課文更加深入的理解和提升自己的應用能力。
3.教學方法要合理
教學的形式紛繁多樣,不一而足,但各種形教學有各自的功能和適用范圍。作為基礎語言學科,朗讀是不可缺少的環(huán)節(jié)。采用不同的朗讀形式會更有利教學效果的提高,當需要激情引趣或學生讀得不到位時,宜用范讀指導;當需要借助讀來幫助學生分清段中的內容、層次時,宜用引讀;當遇到對話較多、情趣較濃的課文時,宜采取分角色朗讀;當需要渲染氣氛、推波助瀾時,宜用齊讀……但要注意的是:范讀只是引路而已,只能起"示范啟發(fā)"作用,而不是讓學生機械地模仿,因為"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必須引導學生"入境入情",因情而自得,按"得"去朗讀。一節(jié)課中范讀不能太多,要盡可能多地留些時間讓學生自己練讀。慎用齊讀。齊讀雖有造聲勢、烘氣氛之妙用,但也是"濫竿充數(shù)"和產生唱讀的溫床。馳情其中,葉圣陶說:"文字是一道橋梁,這邊的橋堍站著讀者,那邊的橋堍站著作者。通過了這一橋梁,讀者才和作者會面,并且了解作者的心情,和作者的心情契合。" 這座橋梁本身就蘊含著作者豐富的情感,需要我們的"情感的王子"――學生主動投入、積極參與到閱讀過程中,一點一點地挖掘出來,才能與作者會面,達成情感的契合。每種形式的讀放在不同的環(huán)節(jié),它的作用又有區(qū)別,如范讀與學生的試讀,先后次序互換一下,它們各自所擔負的任務、執(zhí)教者要體現(xiàn)的目的意圖也就不同。因此,教師要精心設計朗讀訓練過程,科學合理地選擇好每一環(huán)節(jié)讀的形式,讓它們各盡所能。
4.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培養(yǎng)閱讀能力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老師們要把課本教學與課外閱讀結合起來,教會學生理解課文,挖掘語文教材的內容,啟發(fā)學生創(chuàng)造意識,才能更好更快的讀懂很多課外的文章。(1)掃清課文中中生字,利用字典或其他工具書解決文字障礙,根據上下文理解詞語大致意思(先別忙著查詞典),實在不懂時再查詞典,弄清楚字詞句在文中的含義,這樣才能幫助自己更好的弄懂文章。(2)把握文章結構,理解大意,看看文章寫哪幾件事,或者哪幾個部分,用簡短的語句概括一下,看看文章是按什么樣的順序來寫的,通過這樣的方式了解文章也使我們學生學會怎么分析課文。(3)認真思考文章表達了什么思想感情或者自己讀后有什么感受?根據自己列出的文章結構,分段品析文章的各部分內容,首先思考是怎樣寫的,然后思考為什么這樣寫,在了解文章表面意思的同時,我們更要知道課文更深層次的哲理。(4)指導學生觀察生活,增強學生的閱讀見識,在現(xiàn)實生活中有很多值得我們學生學習借鑒的地方,學會觀察生活、思考生活,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可從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入手,來促進學生語文水平的提高,引導學生以讀為主,加強學生語言實踐,讓學生在說、寫中深化語感,這樣才能全面的鍛煉自己。
5.培養(yǎng)寫作興趣,鍛煉作文水平
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愛因斯坦也曾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可見語文寫作,更重要的還是看我們學生在語文這門學科上的興趣與愛好,在多讀多看的基礎上,要求我們的學生一定要多寫,在創(chuàng)造中激發(fā)學生的寫作潛能,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發(fā)展他們的創(chuàng)新思維,學生創(chuàng)造能力的提高最終取決于培養(yǎng)較強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通過寫作,來感受其中的樂趣,提高自己的寫作興趣。
優(yōu)秀的寫作往往是痛苦的產物,葉圣陶也在《和教師談寫作》一文中指出:"小學生今天作一某篇作文,其實就是綜合地表現(xiàn)他今天以前的知識思路,語文等方面的積累"。不管這個過程怎么樣,當一篇屬于自己的文章展現(xiàn)在自己的面前時,那種喜悅之情是不言而喻的,所以,我們老師要鼓勵我們學生去積極寫作,發(fā)展學生的寫作創(chuàng)造力,啟發(fā)學生學習積極性,鼓勵學生就等于在撥動學生創(chuàng)造的心弦,點燃思維的火花;在寫作中作為我們老師應采取形式多樣的命題方式,根據本班的每一位同學做出合情合理的寫作要求;改變傳統(tǒng)的作文思路,留給同學更多的思維發(fā)展空間,在不斷探尋中才能得出語文寫作的奧秘。
"教育要從娃娃抓起"小學語文教學正是處于這樣一個關鍵的位置。國學教育深深的影響著我們下一代,從小培養(yǎng)他們的愛國情操,熱愛國學的性情,總之,在小學教學中我們老師要盡職盡責,在引導我們孩子學習的同時更要教會我們的孩子學會怎樣做人。
6.開放教學評價
新課程指出,評價為了促進學生發(fā)展。語文教學評價應該走向開放,運用多樣的評價形式為教學增色添彩,堅持以人為本的觀點,以促進學生人格和諧發(fā)展為根本目標,充分發(fā)揮評價的導向和激勵功能。全面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懂得評價的藝術,創(chuàng)造良好的學習氛圍,讓每個學生敢于發(fā)表自己的意見,展現(xiàn)自我。調動學習的激情,啟發(fā)學生的思維,喚醒自主學習的意識,讓回答正確的學生更愿意說,不會回答的學生或答錯的學生內心不受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