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以南寧市學校434名城中村初中生為樣本,對城中村初中生的學習適應性的現(xiàn)狀特點進行調查研究,發(fā)現(xiàn):(1)城中村初中生存在嚴重的學習適應不良現(xiàn)象,約有61.75%的學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學習適應問題,以學習態(tài)度適應問題尤為突出;(2)城中村初中生的學校適應性存在性別差異,女生得分顯著高于男生;(3)城中村初中生的學校適應性存在戶籍差異,租房戶子女得分顯著高于世居民子女。
【關鍵詞】城中村初中生 學習適應性 現(xiàn)狀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6)03B-0015-03
學習適應性關乎學習效果,也進一步影響到城中村孩子的受教育情況。城中村是近年來城市化進程的產物,城中村孩子的教育問題影響著這一區(qū)域的發(fā)展?,F(xiàn)有的研究資料也說明了城中村家庭學生的成績普遍不理想,原因與學生學習態(tài)度不夠端正有關,尤其是在初中階段,這種現(xiàn)象更為明顯。但相關的研究并未明確城中村初中生的學習適應現(xiàn)狀特點,只能到研究中去找尋,因而本研究借助學習適應性量表探討城中村初中生的學習適應性現(xiàn)狀問題,同時也為后續(xù)的實驗干預提供實證依據。
一、對象與方法
(一)對象
選取南寧市部分學校初中三個年級434名(男生228人,女生206人)城中村學生(通過學生入學信息來定,包括世居民子女252人,南寧市戶籍,住城中村;租房戶子女182人,非南寧市戶籍,住城中村)作為調查對象。共發(fā)放問卷450份,回收450份,回收率100%,有效問卷為434份,無效問卷16人,有效率為96.4%。
(二)方法
利用健康課,以年級為單位團體施測。采用華東師范大學心理系周步成等主修的《學習適應性測驗》(AAT),用以檢查和診斷影響學生學習的非智力因素和環(huán)境因素。測量表分為學習態(tài)度、學習技術、學習環(huán)境、心身健康4個分量表,每個分量中又含有3個內容量表,具體如下表1所示。分析表明,該量表的折半相關系數(shù)為0.71-0.86,重測相關系數(shù)為0.75-0.88,具有較高的信度。具備全國常模。該量表目前在國內被廣泛使用。
本文考慮AAT常模的建立距今已有20年,參照性是否適用于現(xiàn)在的學生值得考究。但基于目前還沒有新的常模建立,現(xiàn)有的研究也只能用原有的常模作為參照。
記分時,AAT量表中的原始分以0分、1分和2分三級評分,然后將原始分按常模換算表換算成標準分,再按常模等級表確定屬于哪一個等級,常模分成5個等級,等級劃分如表2 。在測驗中,無論是對整體結果的評價,還是對四個分量表及其包含的內容量表的評價,都采用常模5等級來判斷學生對學習條件的適應性。按該測驗的解釋,“中下”和“差”的都可以歸為“學習適應不良”,對這部分學生,我們要有針對性地加以指導,以改善其適應性。
二、結果
(一)城中村初中生學習適應性等級分布人數(shù)和百分比
經統(tǒng)計分析,所調查的城中村學生學習適應性發(fā)展的等級分布人數(shù)和百分比,詳見表3。
由表3,城中村初中生學習適應性等級屬于“優(yōu)等”的,僅占總人數(shù)的2.76%;學習適應性等級屬于“中上”的,僅占總人數(shù)的6.91%;學習適應性等級屬于“中等”的,占總人數(shù)的28.57%;學習適應性等級屬于“中下”的,占總人數(shù)的36.63%;學習適應性等級屬于“差等”的,占總人數(shù)的25.12%??梢钥吹剑侵写宄踔猩鷮W習適應性等級比率與全國常模理論比率相比,城中村初中生學習適應性等級普遍較低,集中在“中下”及“差等”,占總人數(shù)的61.75%。
(二)城中村初中生的“不良”檢出率
在AAT測驗的解釋中,將“中下”和“差”等級歸為“學習適應不良”,全國常模理論比率為31%。本研究用“不良率”來體現(xiàn)城中村初中生在學習適應性測驗中各維度的等級情況,不良率越高說明適應問題越嚴重。詳見表4。
由表4可看出,城中村初中生在AAT測驗4個分量表上的“不良”檢出率均高于全國常模理論比率31%,各分量表的不良率由高到底的排位是:學習態(tài)度>學習技術>學習環(huán)境>心身健康。城中村初中生在AAT的12個維度上的不良率均高于全國常模理論比率31%,這說明城中村初中生學習適應問題極為嚴重,對學習態(tài)度,尤其是對學習計劃(68.43%)的適應困難較為突出,其次是聽課方法(60.14%)、學習技術(59.22%)、學習熱情(58.53%),應試方法(55.30%)、獨立性(54.61%)、學校環(huán)境(52.53%)、心身健康(52.30%)、家庭環(huán)境(50.69%)、朋友關系(43.32%)和毅力(34.33%)。
(三)城中村初中生學習適應性的性別差異
在總體上,學校適應性的性別差異顯著,女生得分顯著高于男生(t=2.21,p<0.05)。在具體因素上,女生在學習態(tài)度分量表和學習計劃、聽課方法、朋友關系三個內容量表上得分非常顯著高于男生(P<0.01);在應試方法內容量表上得分極其顯著高于男生(t=3.25,p<0.001);在學校環(huán)境和毅力兩個內容量表上得分高于男生,但差異不顯著(p>0.05)。男生在學習熱情、讀書和記筆記方法、學習技術、家庭環(huán)境、獨立性五個內容量表上得分高于女生,但差異均不顯著(p>0.05),見表5。
(四)城中村初中生學習適應性的戶籍差異
在總體上,租房戶子女的學校適應性得分非常顯著高于世居民子女(p<0.01)。除朋友關系外,租房戶子女在各分量表和內容量表上的得分均高于世居民子女,但差異程度不同。具體而言,租房戶子女在學習態(tài)度分量表和學習熱情、學習計劃兩個內容量表上得分極其顯著高于世居民子女(P<0.001);在毅力內容量表上得分非常顯著高于世居民子女(p<0.01);在聽課方法、學習技術、應試方法、學校環(huán)境四個內容量表和學習技術、學習環(huán)境兩個分量表上得分顯著高于世居民子女(p<0.05)。見表6。
三、討論
(一)城中村初中生學習適應性的總體水平分析
目前,已有的調查研究對我國中小學生學習適應性發(fā)展水平的描述并不一致,據張承芬、張金寶(2000),田瀾(2002),石常秀(2006)等研究者認為,我國中小學生學習適應性的總體水平為“略超中等”,而有研究認為“低于這個水平”。本研究得出的數(shù)據顯示,從總體上,城中村初中生學習適應處于“中下”及“差等”的人數(shù)居多,占61.75%,各個分量表的“不良率”均高于全國常模,這反映城中村孩子學習適應性的不良情況比國內中學生學習適應性的不良情況更為嚴重。
根據調查結果,城中村初中生存在的學習適應問題主要表現(xiàn)為:①學習態(tài)度不端正,不積極。目前,多數(shù)城中村家庭以出租屋和分紅為主要家庭收入來源,日子過得也算可以,這部分家長對待小孩的學習持順其自然,甚至無所謂態(tài)度,這樣的觀念對小孩的影響很大,導致小孩對自己的要求不高,甚至出現(xiàn)學不學都沒關系的態(tài)度;而一部分家長由于自身文化水平不高,對孩子出現(xiàn)的適應問題無能為力,對孩子失望而失去耐心,孩子倍感挫敗,對學習的積極性自然不高,致使在學習態(tài)度方面表現(xiàn)出適應問題。②缺乏學習策略。這類學生不會學習,在做計劃、聽課、作業(yè)、時間安排、應考等具體的學習方法和技術方面表現(xiàn)差。出現(xiàn)學習缺乏計劃,聽課易開小差,做小動作,不完成作業(yè),考試應對方法比較消極。③家庭人際環(huán)境適應不良。由于自身文化程度普遍較低,缺少科學的教育知識,教育觀念落后,很多城中村的學生家長依然習慣于采用“嚴厲呵斥”“說教”的老套教育方式,孩子普遍抵觸這樣的方式,認為父母親根本不懂自己,更不愿和父母溝通,致使越不溝通就越是溝通不良,形成惡性循環(huán),最終孩子出現(xiàn)學習適應問題。
(二)城中村初中生學習適應性的性別差異分析
本次調查顯示,女生的學校適應水平顯著高于男生,這與先前一些研究者所得結論類似,如孟四清認為在學習適應不良的男女差異方面,男女差異顯著。其中女生的問題明顯少于男生。當然也有研究者持不同意見,趙守盈、戴育紅的研究結果表明學習適應性的性別差異不顯著。本調查還說明了在學習熱情、讀書和記筆記方法、學習技術、家庭環(huán)境、獨立性五個內容量表上,男生的得分高于女生,其余的都低于女生。相比同齡男生,女生心理成熟較早于男生,更明確自己的學習態(tài)度和目標,也正是由于發(fā)育比男生早,她們的思想比男生也相對復雜,心理負擔也會重些,因而在學習態(tài)度、學習計劃、聽課方法、毅力方面的適應要比男生好;傳統(tǒng)的家庭教育使得女性趨向于依賴男性,而城市化的發(fā)展,新思想的習得促使女性更愿意走向社會,而改變是需要過程的,因此我們可以看到女生在家庭環(huán)境和獨立性內容上的適應能力仍不如男生。而機械的學習方式會讓她們比男生少一些學習熱情。一般來說,女孩比較溫和,彼此間很少會發(fā)生沖突,這與小男孩淘氣好斗形成鮮明對比,所以女生的朋友關系比男生的朋友關系好,而擁有了較好的人際關系,女生對學校環(huán)境的適應性能力自然比男生高。
(三)城中村初中生學習適應性的戶籍差異分析
從總體上看,租房戶子女在學校適應上的得分顯著高于世居民子女(p<0.05)。這與鄧遠平、何資橋等研究得到的結論不同,這些研究認為,外來務工子女或進城農民工子女的學習適應能力要低于城市居民子女。調查還說明,除了朋友關系外,租房戶子女在各分量表和內容量表上的得分均高于世居民子女,但差異程度不同。在學習態(tài)度分量表和學習熱情、學習計劃兩個內容量表上得分及其顯著高于世居民子女(P<0.001);租房戶子女在毅力內容量表上得分非常顯著高于世居民子女(p<0.01);租房戶子女在聽課方法、學習技術、應試方法、學校環(huán)境四個內容量表和學習技術、學習環(huán)境兩個分量表上得分顯著高于世居民子女(p<0.05)。
由于租房戶多為外地到城市的居住戶,也可以說是外來務工人員或進城農民工,一般來說他們的文化水平不高,但他們希望孩子接受更好更高的教育,也盡量創(chuàng)造條件養(yǎng)育孩子,如給孩子更多的關愛和期望或付出更多的時間和金錢,因而會經常建議、鼓勵孩子努力學習。而租房戶子女自身面對家長的教育和自身對未來城市生活的追求,他們想要改變命運,所接觸的勵志宣傳和現(xiàn)實生活中部分人群的成功經歷,讓他們總結出自己手握的能改變命運的方法就目前來看,就是用功學習,有規(guī)劃有目的的學習,克服困難,堅韌不拔的學習,因此,在學習適應上表現(xiàn)為學習態(tài)度、學習熱情、學習計劃、毅力方面要高于世居民子女,這些狀態(tài)是世居民子女無法比擬的。然而租房戶子女異地求學,處于人生地不熟的狀態(tài),朋友圈子自然小,平時也因時間和精力都花在應付學習,和同學相處自然少些,所以表現(xiàn)在朋友關系上分值比世居民子女低。相反世居民子女因家庭經濟并不缺乏,生活相對比較安逸,加上父母疏于管教,放任自由,學生常是毫無目標,也不愿意把心思放在學習上,所以表現(xiàn)在學習適應性測驗的得分低于租房戶子女。
【參考文獻】
[1]周步成.學習適應性測驗[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91
[2]陳湛.城市化進程中的城中村問題研究[M].云南:云南大學出版社,2009
[3]林崇德.發(fā)展心理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4]白晉榮,劉桂文,郭雪梅.中學生學習適應性的研究[J].心理學動態(tài),1997(2)
[5]陳曉杰.關于學習及學習適應性的界定[J].蕪湖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4(3)
[6]張承芬,張金寶.關于中學生學習適應性的調查分析[J].山東教育研究,2000(12)
[7]田瀾.關于中小學生學習適應性的研究[J].寧波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2(1)
[8]楊雪梅,葉俊.小學生學習適應性發(fā)展的研究[J].四川心理科學,2001(3)
[9]孟四清.當代中學生學習適應不良的現(xiàn)狀與教育對策[J].天津市教科院學報,2006(5)
[10]趙守盈,王洪禮.貴州省農村初中學生學習適應能力發(fā)展狀況研究[J].貴州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999(4)
[11]朱冬亮.教育城市化中的城中村家庭教育行為分析[J].廈門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5)
[12]鄧遠平,湯舒俊.流動人口家庭環(huán)境對其子女學習適應性的影響[J].西南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5)
[13]何資橋,蔣湘祁.進城農民工子女學習適應性影響因素研究[J].中國特殊教育,2009(7)
【作者簡介】陳泳百(1976年11— )女,漢族,南寧市賓陽人,南寧市第二十四中學心理教師和思想品德教師,中學一級教師,南寧市教學骨干,國家二級咨詢師。
(責編 盧建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