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景梅
【摘要】語篇銜接與連貫理論關注文章的整體性,在閱讀教學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本文以銜連理論作為出發(fā)點,結合大學閱讀教學的模式進行分析,明確銜連理論的應用方式及模式,提高閱讀教學的有效性。
【關鍵詞】語篇銜接 連貫理論 閱讀教學 應用
一、語篇銜接與連貫理論
聽、說、讀、寫是學好英語的四大法寶,而閱讀是英語學習過程的重頭戲。語篇銜接與連貫理論最早由韓禮德夫婦在《英語的銜接》一書中提出,韓禮德及夫人認為文章是由一定機制的系列句組成,不同的句子依靠銜接與連貫機制構成整個文章,他們將其概述為“謀篇機制”,同時他們也指出,短小的句子之間盡管不存在完全的“謀篇機制”,但依然存在著語篇銜接與連貫的特性。為更好地理解語篇銜接與連貫理論,我們可以將整篇文章比作人體,而不同的句子則是身體上的各個器官,不同的句子依照相應的銜接與連貫機制組合,最終構成整個文獻。
語篇銜接與連貫理論一經提出,便受到世界各界學者的廣泛關注,目前銜連理論主要應用于語篇分析與語言教學兩大領域。英語作為大學學習的重點科目之一,要想提高當代大學生的英文能力,就必須將英語的語篇分析與閱讀教學列入教學范疇。怎樣結合語篇銜接與連貫理論進行閱讀教學,正是目前教學工作的難點之一。
二、銜連理論在閱讀教學中的應用
1.銜連理論的重要性。銜連理論的應用是推動英語閱讀教學的基本保障,其重要性主要表現在以下兩方面。第一,傳統(tǒng)的閱讀教學關注單詞詞意、語法結構等內容,將整個文章進行拆分裂解工作,難以把握閱讀文的核心,僅根據簡單的問題進行答案的收集與尋找,導致學生并未養(yǎng)成獨立思考的習慣,導致學生缺乏相應的英文閱讀理解能力。銜連理論將文章看成整體,力圖尋找每個句子之間的銜接關系,從整體的角度深入挖掘文章核心,關注學生思考能力的培養(yǎng),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第二,銜連理論重視整體化、全面化看待文章,明確事物的聯(lián)系,符合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更利于學生掌握閱讀方法,進行文章分析工作。
2.銜連理論的應用教學方式。銜連理論又可細分為詞匯銜接分與語法銜接兩大方面,閱讀教學工作也應將其作為教學重點。首先,詞匯銜接是銜連理論的基礎。詞匯銜接通過使用類似或相關的詞語來構成文章,保證文章整體的關聯(lián)性,主要表現為詞匯重復出現與詞匯搭配出現兩類。詞匯復現通常表現為一個單詞或其近義詞、指代詞在文章中多次出現。而詞匯搭配出現指的是單詞以固定搭配出現,如“dress up”一同出現便表示打扮等含義,單獨的“dress”則只有穿上衣服的意思。因此,重視銜連理論在閱讀理解中的應用,必然要關注詞匯銜接的問題,以拓展學生的詞匯量為基礎,完善英文固定搭配體系,讓學生提高閱讀英文詞匯的能力。
其次,重視銜連理論更是要關注語法銜接在閱讀中的比例,事實上理解語法銜接要比詞匯銜接的難度大,語法銜接主要表現為替代、照應、連接三大方面。替代指詞性與詞語項目之間的變更與轉換,以名詞性、動詞性與從句性替代作為關鍵,照應則是反映文章的前后呼應關系,不同的情境中的照應不盡相同,能夠表現為人稱照應、前后照應等,連接則是利用連接的關鍵句進行信息的傳輸,一般不需要去上下文中過多尋找相關信息。在閱讀教學中引導大學生重視語法連接的特點,關注文章內部的緊密聯(lián)系,能夠加快學生的閱讀速度,提高思維能力。
3.銜連理論的應用教學模式。為更好地將銜連理論與閱讀教學工作結合,應形成專門的閱讀教學模式,主要表現為以下4個模式。(1)提出問題并解決模式(Questions and Solution),這種閱讀模式適用于簡單的英文文章,此類文章一般在第一段提出問題,在接下來的幾段進行分析闡述。在進行這類文章的閱讀教學中,應培養(yǎng)學生形成發(fā)現問題,進一步解決這個問題的思考模式,提高學生解決閱讀難題的能力。(2)提出普遍主張接下來提出反對主張的閱讀模式,即“Claim and Countclaim”這種文章一般在開頭段落提出普遍觀點,接下來幾段進行自己觀點的闡述,通常是與普遍觀點不同的意見。針對這類文章的進行閱讀教學,應引導學生關注作者自身的觀點,結合文章進行細致分析。(3)提出問題并回答問題的方式,即“Questions and Answer”模式,盡管這類模式與第一類提出并解決模式類似,但這類模式在第一段存在明確的需解答問題。學生在進行閱讀練習中,應明確問題,并研究相應的答案。(4)概況問題并逐步解析模式,即“General and Specific”模式,這類閱讀文一般采用總—分結構,第一段提出核心觀點,接下來幾段逐步進行闡述,加深主題。在進行閱讀教過程中,應提醒學生領會文章主旨,按層次開展主題的分析工作。
三、銜連理論應用的要點
銜連理論在文章分析與閱讀教學中廣泛使用,但在應用過程中要重視三大要點:第一,鍛煉學生對語篇銜接與連貫的理解能力,提升其對連接的敏感度。這種敏感度需要大量閱讀量才能加以鞏固與強化,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銜連能力鍛煉時要多選擇經典閱讀材料,引導學生多閱讀、多思考,從而提升連接的敏感度。第二,引導學生加強對詞匯連接與語法連接兩大方面的能力,關注替換詞、指代詞、連接詞、專有名詞等用法,擴大英文詞匯量,理解“this”“that”不同代詞的用法,保證學生準確理解文章。
綜上所述,語篇銜接與連貫理論在語篇分析與閱讀教學中發(fā)揮著巨大作用。在進行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應重視銜連理論的實施過程,明確其應用方式及類型,更好地提高大學生的英文閱讀能力。
參考文獻:
[1]朱站煒.語篇銜接理論在大學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J].科學教育家.2010(04):289.
[2]馮慧蓮.語篇銜接理論在英語閱讀教學中的運行[J].青海師范大學學報.2010(05):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