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俊峰
【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頒布和實施,新高考制度的確立,人們日益認識到如何測量學生的學業(yè)成績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尤其隨著基礎教育改革的推進,中考高考測量目標、內容、形式及其技術的變化和定位,更是對廣大教師如何命題提出了新的要求,面對著這種形式,傳統(tǒng)的考試測量方法已經不能適應改革后課程考試測量的需要。如何跟緊時代步伐,做好命題改革工作,是一個刻不容緩的問題。
【關鍵詞】高中歷史;考試測量;改革
一、新課程與高中歷史學科內容的改革
時下,新課程的改革正在緊張的進行著,高中歷史不再像舊教材那樣按照通史或者編年史的方式以時間先后順序,或是按照同一個朝代,把政治、經濟、文化、思想等方面的內容都融合在一個章節(jié)里。而是按照經濟史、政治史、文化史的分類,分別編成不同的必修教材。這樣使得高中課本更具有歷史專業(yè)性,有助于學生更加系統(tǒng)的掌握某一專題的歷史知識。具體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一)課程內容以專題方式呈現
課程內容不再以通史或編年史的方式呈現,而是通過對內容進行精選之后,以一些專題方式加以呈現,它打破了傳統(tǒng)的時間順序與空間范圍,避免與義務教育階段的歷史課程的內容重復。
1.課程內容少而精
新課程內容打破了原來嚴密的學科知識體系,突破了古代史的王朝體系,挑選對高中學生有較大影響的歷史事件、歷史現象與歷史人物構成相對獨立,又互相聯系的歷史專題,避免了以往知識體系結構的復雜性,減少了學生學習內容,減輕了學習負擔。
2.課程內容的設計有較大的回旋空間
高中歷史課程內容對知識沒有作過細與太過具體的規(guī)定,這一點做法給教師教學留有較大的回旋余地。教師可以進行補充,學生也可以進行自主選修。
3.新課程的內容更貼切學生生活實際,增加了與社會進步密切聯系的內容
課程內容對政治史與經濟史的內容在比例上作了一定的削減。特別是刪除了一些艱深的制度、理論性較強的知識點,增加文化史、科技史、法律史與社會生活史的比例。增加了民主制度的建設與完善、“海峽兩岸關系的發(fā)展”、“國有企業(yè)改革”、“開發(fā)開放上海浦東”、“中國參加世界貿易組織(WTO)”等內容。這些內容學生比較熟悉、也比較感興趣,具有時代氣息。
4.面向世界,更具有包容性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進程的不斷推進,我國與世界各國的聯系越來越密切,人們對世界其他國家的歷史的好奇心也越來越重。新的高中歷史課程添加了世界古代史的內容,而且編入了不少世界史的內容。這樣有助于學生更好地認識世界,而且能夠從宏觀發(fā)展的角度感受領悟中國傳統(tǒng)文化,有利于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更好地認識祖國文化,把握對歷史的宏觀、整體認識。
二、新課改下高中歷史學科考試測量命題如何改革
(一)考試測量命題改革的要求
1.為了編制合乎需要的題目,教師命題前,應對《高中歷史課程標準》和歷史教材作深入的分析,并根據考試性質和目的,確定題目的取材范圍、題目的形式與數量。一個考試測驗的好壞與命題時材料是否適當密切相關。
2.歷史考試命題應該多創(chuàng)設新的情境,運用多種表達方法,不要直接抄錄課本的原文,以免學生養(yǎng)成死記硬背的學習習慣。
(二)考試測量命題改革的具體方法
1.優(yōu)化提煉知識點,形成知識網
新課標打破了傳統(tǒng)的歷史學科知識體系,教學內容不是按照傳統(tǒng)的知識體系編排的,而是采用模板的方式,分為政治、經濟、文化三個必修課和六個選修課。但是,在現實生活中,政治、緊急、文化不是孤立存在的,對于很多的問題,只有歷史的、多角度的看待,才能得到正確的認識??荚嚋y量的命題不可能局限于模板和專題來命制,從考試測量的實際出發(fā),需要對新課標的模板和專題加以整合處理,構建學科體系,引導學生掌握基本知識點。
2.改變命題方式
在新課標下,由于基本知識的確立比較困難,所以在考試測量中可以采取一些方法加以緩解。列如,在命題時可以適當增加材料題的比重,在選擇題和論述題中也提供材料。如:王安石認為“公私常以困窮為患者,殆以理財未得其道?!毕铝凶兎ù胧┲校c解決這一問題有關的是:①青苗法 ②募役法 ③將兵法 ④市易法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3.命題時多創(chuàng)設新的情境
歷史考試命題時多創(chuàng)設新的情境,不要直接抄錄課本的原文,以免學生養(yǎng)成死記硬背的學習習慣,讓學生運用平時培養(yǎng)的能力來思考解決問題。
4.改變評分標準
改變以往踩點給分的方法,根據學生答題情況反應出來的學習能力,知識掌握程度分層次給分。
三、考試測量命題改革刻不容緩
考試測量是對學生學習的檢驗,同時也考察教師的教學質量,又是學生升入大學的重要步驟,在教學體系中尤其重要。如何適應形勢變化,做好考試測量工作,跟緊時代步伐,成為一個刻不容緩的問題。當前,只有部分省份進入了新課標的實驗,似乎改革不那么急迫,但是,考試測量應該體現教學改革的方向,必須和教學改革同時進行,而且考試測量的改革應該立即展開,否則將與未來新課標下的高考嚴重脫節(jié)。
四、結語
伴隨著新課改的頒布和實施,高中歷史學科的內容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傳統(tǒng)的考試測量方法已經不能適應改革后課程考試測量的需要。因此需要廣大教育工作者共同努力,通過優(yōu)化提煉知識點,形成知識網、改變命題方式、改變評分標準等方式,適應形勢變化,做好考試測量工作,跟緊時代步伐。
【參考文獻】
[1]于信鳳.《考試學引論》[J].遼寧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2]聶幼犁.《中學歷史教育論》[J].學林出版社,1999年版
[3]聶幼犁主編.《歷史課程與教學論》[J].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4]聶幼犁等.《中學歷史學科學業(yè)評價》[J].河南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