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美琴
【摘 要】閱讀是習作的基礎(chǔ),在教學中讓學生充分感知文本,找到讀寫結(jié)合的訓練點,以讀促寫,以寫促讀,課后勤讀,勤于練筆,讀寫互促,舒展語言的翼翅,提高學生讀寫能力。
【關(guān)鍵詞】讀寫結(jié)合;讀寫互促;課后勤讀
閱讀和習作是語文教學的基本內(nèi)容,提高學生讀寫能力是語文教學的主要任務(wù)。在教學中教師要善于用好教材教語文,找到讀寫結(jié)合的訓練點,巧妙設(shè)計隨文練筆,以讀帶寫,以寫促讀,讀寫互促,鍛煉學生語言運用能力。如何更有效地進行讀寫結(jié)合,提高學生閱讀和寫作能力?我進行了如下探索:
一、以讀促寫,重在模仿
利用遷移規(guī)律,讓學生從文本中進行仿寫練筆,激發(fā)學生習作樂趣,從而增強習作的信心,而模仿是習作的起點。先讀后寫教學模式讓學生在大腦中形成原文的表象,學習文本中優(yōu)美的表達方式,并結(jié)合生活經(jīng)驗加以仿寫,從而提高寫作能力。
1.句式仿寫
文中有大量典型的句式非常適合中年級學生仿寫,課堂上抓住句式的訓練點引導學生仿寫,提高遣詞造句能力。如《秋天的雨》一課中有許多典型的比喻句,第二自然段中我讓學生觀察銀杏樹葉子的圖片,然后練習用:你看,它把____給了____,___像____,____呀_____,_____進行仿寫訓練.有的學生這樣寫:你看,它把紅色給了蘋果,紅紅的蘋果就像一盞盞小燈籠,搖呀搖呀,搖來了豐收的喜悅。有的這樣寫:你看,它把黃色給了香蕉,黃黃的香蕉就像一彎彎月芽兒,笑呀笑呀,笑來了秋天的歌謠。這樣,讓孩子在模仿遷移中對課文經(jīng)典語句的有效吸收,逐漸提高學生語言文字的表達能力。
此外,像擬人句、排比句、夸張句等,我們都可以在教學中進行有意識的仿寫訓練,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及寫作能力,以讀促寫,提高中年級學生遣詞造句能力,作為進行作文起步的訓練點。
2.段落仿寫
文本中一些典型的片斷,是進行段落仿寫的好例子,是讀寫結(jié)合的訓練點。在課堂上,引導學生細細體味后,感悟表達方式,明白句與句之間怎樣聯(lián)系起來,引導學生真正進行自主、多元和富有情感的問讀。引導學生有針對性進行小練筆。
如在教學《燕子》第一自然段時,讓學生自由讀這個片段,了解燕子外形特點,學習作者描寫的方法進行段落仿寫,學生的答案豐富而生動。有的學生寫: 一身雪白的羽毛,扁扁的嘴巴,加上兩把小扇子似的腳掌,湊成了活潑可愛的鴨子。有的學生寫:一身淡黃的絨毛,尖尖的嘴巴,加上“小梅花” 似的爪子,湊成了活潑機靈的小雞。有的學生寫:一對長長的大耳朵,三瓣小嘴,加上兩只紅寶石似的眼睛,湊成了活潑可愛的小兔子。就這樣,一段段興趣盎然的文字躍然紙上。讀寫結(jié)合,激發(fā)了學生的習作的樂趣。
3.篇章仿寫
篇章的仿寫可從文章結(jié)構(gòu)、作者思路、表達方法等方面指導學生進行仿寫,這種仿寫重在引導學生感悟作者表達時的思路,然后引導按文造文。
如學完《美麗的小興安嶺》,引導學生學習文章總分總的構(gòu)段方式,抓住小興安嶺每個季節(jié)景色特點進行觀察。學生模仿課文的思路,寫家鄉(xiāng)周圍的景物,介紹家鄉(xiāng)一年四季的美景。有的學生這樣寫秋天的美景:秋姑娘把魔術(shù)棒一揮,果實都成熟了。你瞧,紅彤彤的柿子像一個個害羞的小姑娘,秋風吹過,輕輕地搖曳起來,跳起優(yōu)美的舞蹈;橘紅色的桔子像一盞盞燈籠笑盈盈地掛滿枝頭,正等著人們?nèi)ゲ烧?;亮晶晶的葡萄,好似一串串閃閃發(fā)光的珍珠,綻開了美麗的笑臉。秋風一吹,枯葉紛紛飄落下來,像一只只黃色的蝴蝶在林間飛舞。有了范文引路,孩子們寫起來言之有物,得心應(yīng)手。通過篇章的仿寫,學會了作者謀篇布局的訣竅,使讀寫融會貫通。
二、邊讀邊寫,重在想象
有些片段寫得比較含蓄、簡練,給學生留下了想象、延伸的空間,教師應(yīng)找準“空白”處,啟發(fā)學生展開豐富的想象力,進行創(chuàng)造性練筆。
《荷花》第四自然段描寫作者看到荷花時展開想象,抓住這段結(jié)尾的省略號處進行補白,可以提出“如果你也是一朵荷花,你會看到、聽到、想到什么?”激發(fā)學生想象力,與大自然融為一體,進入美妙的荷花世界。有的學生說:“蜜蜂飛過來,告訴我清早采蜜的樂趣?!庇械恼f:“蝴蝶停在我身上,告訴我昨晚的化裝舞會的秘密?!庇械恼f:“小鳥飛過來,告訴我清早覓食的快樂。”補白培養(yǎng)了孩子們豐富的想象力,激發(fā)情感,訓練寫作、深化主題的效果。
有些文章結(jié)尾處語意未盡,可以引導學生推測故事的發(fā)展情節(jié),對于發(fā)展孩子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激發(fā)寫作興趣,提高寫作水平都有很大的幫助。
《風箏》一文敘述層次清晰,寫了孩子們做風箏、放風箏、找風箏的過程,孩子們的心情也隨著故事情節(jié)波瀾起伏,文章的結(jié)尾是開放的,意味深長,給人留下了豐富的想象空間,我讓學生想象“我們”向那房子跑去后后面可能發(fā)生的事情,最后找到“幸福鳥”了嗎?有的學生寫最后找到了“幸福鳥”,它落在了水磨坊屋頂上,然后小心翼翼把它取下來,又盡情地放風箏去了。有的學生寫找不到“幸福鳥”了,又回去興致勃勃地做了一個“幸福鳥”。這樣通過擴展故事的情節(jié),激發(fā)孩子寫作的興趣,發(fā)展了孩子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和寫作能力。
三、課后勤讀,重在練筆
讀是寫的基礎(chǔ),以讀為本,讀中學寫,讀寫結(jié)合,學以致用,以自能為目標,必須把課文教學引申到課外。我經(jīng)常推薦閱讀原文或相關(guān)的作品,以及每個學段推薦一些好書讓他們?nèi)ラ喿x,寫下自己的心得。如教完《蟋蟀的住宅》,就推薦《昆蟲記》讓學生閱讀,讓學生寫觀察昆蟲的日記,讓課外閱讀真正落到實處。
總之,語文課堂上不應(yīng)該為閱讀而閱讀,為習作而習作,在語文教學中處處留心,多讀文本,抓住訓練點,一步一個腳印地加以訓練,以讀帶寫,以寫促讀,讀寫互促,鍛煉學生語言運用能力。讓課堂真正成為提高學生語文實踐能力的課堂。
【參考文獻】
[1]李麗.《讓作文教學與閱讀教學攜手》.語文教學通訊,2005
[2]于漪.劉遠.《余映潮講語文》.語文出版社,2008
(閩侯縣祥謙中心小學,福建 福州 35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