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寒英
【摘要】 語法填空是2007年廣東省高考改革出現(xiàn)的一種新題型。近兩年來,全國卷也開始采用,總分為15分,字數(shù)約為180字左右,要求完成固定短語搭配,詞形變化,句法知識等。詞法部分側重考查動詞時態(tài)及語態(tài)、非謂語動詞、情態(tài)動詞、冠詞、代詞、并列連詞、形容詞與副詞、介詞等;句法部分側重考查定語從句、名詞性從句、狀語從句、虛擬語氣、強調句型、倒裝、省略句等。縱觀2015年高考全國卷,試卷命題突出“活學活用”,強調知識運用的語境化,注重考察學生的英語語言基本技能和學生運用英語基礎知識的能力,對學生語法知識的系統(tǒng)性和語篇理解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能體現(xiàn)出新課程的理念。本文將從語法填空的命題類型及解題方法兩個方面進行探討,希望可以為英語語法的教與學提供一些有意義的參考。
【關鍵詞】 高考 新題型 語法填空 探究與實踐
【中圖分類號】 G633.4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6)04-079-01
一、語法填空的命題類型
(一)語法型。語法填空主要對所學的語法知識進行考查,既可能是對語法概念理解和運用上的考查,也可能是對語法結構的考查?;咎攸c就是“先語境后語法”。幾乎所有的考題都提供了一個微型語境,讓考生根據(jù)講話人所處的語言環(huán)境來選擇答案。體現(xiàn)了高考試題“活用語法”的命題特點。要求考生對語言的把握要準確、透徹,解題過程中要領會語境中的內涵,因為這種類型題的答案往往隱藏在語境中。
(二)習慣搭配型。習慣搭配題是對中學所學的詞或詞組的習慣用法和搭配進行考查。在歷屆高考試題中,既有對一些固定的、不能改變的習慣用語或搭配的考查,也有對一些搭配靈活、可變的詞或詞組的考查。做這類試題時,應注意固定搭配的結構問題,弄清習慣用語或固定搭配的結構。在答題時,考生要清楚所考的習慣用語或搭配是由哪幾個詞構成的,每個詞的作用以及它們的位置關系等。許多習慣用法和固定搭配所表達的意義是固定不變的,所以只要記住其結構,答題就容易了
(三)句式結構型。一般來說,英語句式按結構劃分,可分為簡單句、并列句和復合句;按語氣劃分,可分為陳述句、疑問句、祈使句和感嘆句。此外,還有一些特殊句式,如省略句、強調句、there be句型和獨立結構等。要求熟練區(qū)分各種句式結構和句式特點。
二、語法填空的解題方法
(一)依托語境,把握方向?!队⒄Z課程標準解讀》指出:“語法教學要從用的角度出發(fā),要發(fā)展學生比較強的語法意識?!币簿褪钦f,語法教學不能局限在語法的范疇內,必須與邏輯思維聯(lián)系起來,與人說話的意識聯(lián)系起來,與篇章語境結合起來。語篇的閱讀,是一系列連續(xù)的句子或語段所構成的語言整體進行解讀,分析和訓練的過程。這需要依托上下文構成的語言環(huán)境,去解構詞際,句際,段際關系,把握分段中心思想和重要信息,進而準確理解語篇整體內容。因此,在英語語法教學中,要強化語境訓練,避免脫離語境講解所謂語法的正確性。要側重培養(yǎng)學生架構語篇閱讀的能力,進而提高答題的有效性。語篇對語法填空主要起到解釋,制約和傳遞的作用。教學中應該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對語境的理解能力,通過相關語境的解釋,確定文章的一個大致方向,幫助其推究含義。語境會提供相關信息,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約著學生對文意的理解。比如,Parents who were both only children in their family could have 69 second child.學生容易根據(jù)序數(shù)詞選擇the,并且認為是很有把握的答案,可實際上,這里是指那些parents可以要一個二孩兒,答案應該選a.可見,語言知識固然重要,而孤立的語言知識只有放到語境中才有交際的意義。
(二)重視語法,突破難點。教師雖然重視語法教學,但是因為教學方法和訓練不當,導致學生在語法填空題目中常常有誤用,錯用的現(xiàn)象出現(xiàn)。所以幫助學生明確考點,了解考察范圍,才能在解題時做到有的放矢??键c一般涉及以下幾個方面:有提示詞3-4空,考察動詞謂語,時態(tài),語態(tài),主謂一致,非謂語動詞;名詞考察單復數(shù);形容詞,副詞考察原級,比較級,最高級;詞性轉換等。無提示詞6-8空,考察介詞,代詞,連詞,冠詞。根據(jù)這些考點,結合日常練習鞏固,逐漸讓學生形成定勢思維。課后作業(yè)效果證明,學生明確考點,能快速找準方向,大大提高了得分率。只要了解這種題型的特點,掌握一定的解題方法,有針對性地訓練,注重知識和技巧的積累,一定可以突破難點。
語法填空題的出現(xiàn)勢必給高中語法教學帶來更多,更好的教學模式。新題型要求語篇的銜接關系,要求體現(xiàn)語法的交際情景化。為此,在語篇中進行語法填空并審視詞性變化,必將引領語法教學從單純的注重句子的記憶和積累走向通過語篇去體驗語言的軌道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