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俊華
【摘要】 目的 探討曲尼司特防治小兒燒傷瘢痕增生的臨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70例深Ⅱ度燒傷患兒, 采用抽簽法將患兒分為曲尼司特組和對照組, 每組35例。對照組為采用一般方法治療, 曲尼司特組同時口服曲尼司特治療, 比較兩組創(chuàng)面愈合6個月時溫哥華瘢痕量表(VSS)評分情況。結果 對照組創(chuàng)傷愈合后6個月時的VSS評分為(10.0±1.8)分、曲尼司特組為(8.1±1.7)分, 曲尼司特組的VSS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 曲尼司特膠囊在預防瘢痕增生方面具有較明顯的優(yōu)勢, 能很好的克服傳統(tǒng)治療方法的局限性, 且不良反應小, 操作簡便, 患者依從性也較高, 是一種有效且安全的防治方法。
【關鍵詞】 曲尼司特;燒傷;瘢痕增生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11.115
燒傷是指熱力、化學刺激、電能等因素導致皮膚、黏膜或深部組織較嚴重損傷。較嚴重的皮膚燒傷愈合后會遺留不同程度的瘢痕增生, 這對兒童患者身心健康造成較嚴重影響[1]。燒傷瘢痕增生的形成機制尚未明確, 故其治療和控制無標準的方法, 目前主要采用手術、局部注射藥物、外敷藥物等綜合治療。雖然治療方法多種, 但每種療法有自身的適應證和局限性。曲尼司特是一種H1受體阻滯劑, 能抑制成纖維細胞釋放轉化生長因子-β1(TGF-β1), 從而降低瘢痕中膠原的合成與沉積, 同時使患者的瘢痕燒灼感、疼痛和瘙癢等癥狀明顯減輕[2]。全身多處散發(fā)、面積深度不均是其主要特點。本研究采用曲尼司特防治燒傷瘢痕增生, 取得了較滿意效果, 現(xiàn)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收集2011年4月~2014年9月在本院就診的深Ⅱ度燒傷患兒70例, 所有患兒為創(chuàng)面初愈, 采用抽簽法將患兒分為曲尼司特組和對照組, 每組35例。選擇標準:年齡1~16歲;患兒或其監(jiān)護人知情同意;治療依從性好, 對本研究所用藥物無禁忌。排除標準:對本研究所有藥物過敏者;同時使用其他治療方法者;伴有肝、腎、心、肺功能不全者, 合并消化道潰瘍、高血壓疾病、糖尿病者;治療期間退出研究者;治療依從性差者。對照組男25例, 女10例;年齡1~16歲, 平均年齡(8.9±2.4)歲;燒傷面積占體表總面積的3.5%~13%。曲尼司特組男23例, 女12例;年齡1~16歲, 平均年齡(9.0±2.3)歲;燒傷面積占體表總面積的4%~15%。兩組患兒性別、年齡、燒傷面積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治療方法 對照組僅采用一般的燒傷處理方法。曲尼司特組同時服用曲尼司特膠囊100 mg/次、3次/d, 維持治療至創(chuàng)面愈合后6個月。研究過程中密切觀察患兒不良事件, 定時復查血、尿常規(guī)和肝腎功能。
1. 3 評分量表 觀察兩組患者瘢痕評分, 應用VSS[3]評定。VSS總分15分, 包括瘢痕色澤、厚度、血管分布和柔軟度等方面, 分數(shù)越高表明瘢痕越嚴重。均由一名專業(yè)的主治醫(yī)師評定。
1. 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1.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對照組創(chuàng)傷愈合后6個月時的VSS評分為(10.0±1.8)分、曲尼司特組為(8.1±1.7)分, 曲尼司特組的VSS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曲尼司特組治療期間無明顯藥物相關不良反應發(fā)生。
3 討論
增生性瘢痕是嚴重燒傷后常見的并發(fā)癥, 對患者生活質量和身心健康造成嚴重影響, 尤其是小兒患者。所以積極預防小兒燒傷后瘢痕增生對促進患兒盡快恢復健康, 避免遺留心理障礙有著重要意義。對那些大面積深度燒傷(一般超過體表面積1%)所致的多部位增生瘢痕, 有許多治療措施, 如手術、局部注射藥物、放射治療、壓力療法等, 但這些方法均有一定的局限性, 使其在臨床中的應用受到了限制。如手術切除、激光等治療范圍較窄且費用較高;局部注射藥物會增加患者痛苦, 藥物作用范圍有限, 不能很好解決大面積瘢痕增生問題;壓力療法治療時間長, 不宜用于頭面部、軀干部燒傷瘢痕, 不利于小兒的生長發(fā)育;放射治療對人體產生輻射損害[4]。增生性瘢痕是由于人體較深組織創(chuàng)傷愈合過程中發(fā)生膠原纖維等大量沉積而致纖維化的一種疾病。創(chuàng)面愈合時, 肥大細胞產生大量的血管活性物質, 如組織胺等, 這些物質作用于血管內皮細胞, 形成大量的微血管, 從而促進纖維細胞增生而形成瘢痕[5]。
曲尼司特屬于Hl受體阻滯劑, 其能抑制肥大細胞對組織胺等活性物質的釋放, 從而抑制纖維化, 減少瘢痕增生。有研究報道, 口服曲尼司特治療病理性瘢痕形成具有較明顯的效果[6]。但在創(chuàng)口愈合初期即口服此藥進行主動預防的報道較少見。本研結果顯示, 小兒燒傷創(chuàng)面愈合初期即口服曲尼司特膠囊能明顯降低患兒的VSS評分。
綜上所述, 曲尼司特膠囊在預防瘢痕增生方面具有較明顯的優(yōu)勢, 能很好的克服傳統(tǒng)治療方法的局限性, 且不良反應小, 操作簡便, 患兒依從性也較高, 是一種有效且安全的防治方法。
參考文獻
[1] 李延倉.小兒手燒傷后瘢痕畸形修復的效果分析.中華損傷與修復雜志(電子版), 2015, 10(1):28-30.
[2] 劉林嶓,陳言湯,張建文. 小兒燒傷瘢痕的整形和康復治療.河南外科學雜志, 2004, 24(4):15-16.
[3] 陳紅波,馮曉玲,孫家明,等.硅酮凝膠防治面部術后瘢痕增生的臨床研究.中國美容整形外科雜志, 2015, 71(3):15-16.
[4] 李世榮, 楊東運.壓力療法治療燒傷后瘢痕.中國臨床康復, 2002, 71(8):65-66.
[5] 劉曉虹, 孫亞楠, 王瑜慧, 等.嬰幼兒手燒傷后瘢痕畸形早期整形手術經(jīng)驗總結.中華損傷與修復雜志(電子版), 2015, 10(1):17-19.
[6] 扎西澤仁.曲尼司特防治燒傷瘢痕增生療效觀察.中國醫(yī)療美容, 2014, 78(4):52-53.
[收稿日期:2015-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