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家高
摘 要:歌曲演唱作為一種歌唱表演藝術,它的藝術感染力是由歌唱者通過技巧運用、感情抒發(fā)、形體表演以及現(xiàn)場發(fā)揮等方面的相互配合來完成。這是歌唱演者將聲樂作品有聲、有字、有情、有形的進行藝術表演的一個過程,是賦予聲樂作品以生命的創(chuàng)造性為。作為一名歌唱者應在忠實原作的基礎上,大膽創(chuàng)新,使原來的聲樂作品煥發(fā)出新的光彩。
關鍵詞:歌曲;演唱;藝術;處理
歌唱表演是視覺與聽覺相結(jié)合統(tǒng)一的一門藝術,它的藝術感染力要靠表演來體現(xiàn)。歌唱演員的舞臺動作和表演給觀眾帶來視覺的享受,歌唱演員嗓音的控制和使用給觀眾帶來聽覺的享受。這兩者的完美結(jié)合,最終才能取得聲情并茂,擬形傳神,懾服人心的藝術效果。但是歌唱表演并不像我們想象中的那么簡單,它除了要求歌唱者要有過硬的專業(yè)水平之外還要有分析作品、理解作品和對作品進行二度創(chuàng)作的能力。
一、充分理解聲樂作品的內(nèi)涵
所謂內(nèi)涵,主要是指聲樂作品的內(nèi)在含義即思想感情。充分理解和分析聲樂作品的內(nèi)涵是演唱的基礎。在聲樂教學和歌曲演唱的過程中,有些歌唱者往往一拿到譜子,背下旋律和歌詞就憑著感覺去唱,而沒有通過對聲樂作品內(nèi)涵的充分理解,這就會使演唱失去最本質(zhì)的東西,使演唱大打折扣。所以拿到聲樂作品時,首先將歌詞反復讀幾遍,從歌詞中或通過其他的途徑去了解主人公所處的時代背景、人物的特點、性格和思想感情。
二、聲樂作品的二度創(chuàng)作
充分的理解聲樂作品內(nèi)涵之后,歌唱者將對聲樂作品進行“二度創(chuàng)作”。聲樂作品本身,是創(chuàng)作者寫詞譜曲,對歌唱者來說,這只是個前期的創(chuàng)作,而歌唱者對歌曲的藝術處理,是歌唱者將聲樂作品有聲、有字、有情、有形的進行藝術表演的一個過程。這一過程稱為歌唱藝術的“二度創(chuàng)作”?!岸葎?chuàng)作”是賦予聲樂作品以生命的創(chuàng)造性行為。它不僅忠實地再現(xiàn)原作,而且通過富于創(chuàng)造性的表演,對原作給予補充和豐富,使聲樂作品煥發(fā)出新的生機與活力。
三、歌唱中的“有聲、有字、有情、有形”的處理
1.歌曲演唱的聲音色彩處理
人聲的色彩含有不同的情感因素。興高采烈時,音色就顯得明亮圓潤;怒不可遏的時候,音色則變得音促上揚;悲痛欲絕時,音色又顯得灰暗沉悶;深情贊美時,音色又變得柔和輕快等,隨情感的轉(zhuǎn)移和旋律的起伏而發(fā)生變化。在歌唱中聲音的色彩地運用則更豐富了許多。因此歌唱演員要根據(jù)歌曲的內(nèi)涵和情感來選擇怎樣的音色來演唱。
2.歌曲演唱的語言處理
聲樂藝術是音樂和文學的結(jié)合形式,語言是聲樂的重要組成部分,歌曲的旋律都是在語言的基礎之上才有可能產(chǎn)生的,語言直接準確地傳遞著感情和思想感受,相對來說樂器的音樂語言比較抽象,聲樂確切的文字語言,是任何其它音樂形式所不能與之相比的。因此,無論我們訓練的聲音有多么的響亮優(yōu)美,聲樂技巧多么的高超,如果離開了語言,那就是毫無意義的,也構(gòu)不成歌唱藝術。語言對歌唱如此之重要,在歌曲演唱的時候?qū)φZ言的處理是必不可少。
3.歌曲演唱中的投情
聲樂藝術通過以聲傳意(內(nèi)容)、以聲傳情(情感)與審美主體交流,達到溝通心靈、凈化思想、振奮精神的效應。古人云“一聲歌唱到融情處,毛骨蕭然六月寒”,即指動情的歌唱所產(chǎn)生的巨大精神作用。
那么,在歌唱中我們怎樣才能做到投情呢?在我看來,首先是歌唱者必須正確領悟與體驗樂曲的情感內(nèi)涵,在深刻把握樂曲情感基調(diào)的同時,還要細致體會樂曲情感的發(fā)展邏輯和色彩變化。指揮家小澤征爾曾形象的比喻說:“我的工作有點想交通警。對應于交通警來說,只需要掌握紅、黃、綠三種顏色,對我來講卻有更多的色彩。舉例來說,總譜上的標志是憂傷的,但是有幾分憂傷呢?內(nèi)在的、暗淡的,或者僅僅是愁眉不展的?作曲家沒有說明,只有自己去做出判斷,這就是我的專業(yè)?!?/p>
4.歌唱的舞臺形體動作美
歌唱演員在舞臺上不僅要歌唱,同時還要進行“神形兼?zhèn)洹钡奈枧_藝術表演。如果一個歌唱演員站在舞臺上從頭到尾沒有絲毫地動作,只是唱歌,這種演唱就會顯得呆板木訥而缺乏生動感。
(1)手勢是感情表達的“無聲的語言”。聲樂演員站在舞臺上進行演唱,手勢的表演必不可少。因為手勢作為人類的一種“無聲的語言”它不僅能幫助情感表達渲染氣勢,而且能夠為形體造型。我國戲劇最講究“架勢”,唱歌也是如此,但是歌唱的“架勢”不同于戲劇。歌唱是以唱歌為主,手勢動作為輔,不可喧賓奪主,分散觀眾的注意力。
(2)眼睛是心靈的窗口。眼睛是心靈的窗戶,在任何時候人的各種復雜或細微的感情,都能通過眼睛表達出來。京劇大師侯喜瑞對舞臺表演中眼睛的表現(xiàn)方法的論述中有這樣一句:“‘眼是心中苗雖然是句俗話,但可以說明眼睛對表演的重要性,因為人物的一切感情都是要通過它來看出。所以說,手、步、身、口都對了,眼睛不精,不攏神,‘眼睛沒戲,也沒辦法抓觀眾?!?/p>
(3)歌唱的面部表情。面部表情是人們內(nèi)心世界通向外界最敞亮的一扇靈魂窗口,它永遠是內(nèi)心感情最直接、最鮮明、最形象的表現(xiàn)者。人們的喜、怒、憂、思、悲、恐、驚等一切細膩的內(nèi)心情緒,即使他有意識地加以掩飾,也會在富于表情的面部和動作姿態(tài)中,透出或明或暗、或濃或淡的影子。一般說來,生活中的表情是人內(nèi)心情感的一種自然外現(xiàn)和生活交際的手段,但是作為表演藝術中的表情,更有其自身的功能和作用,它已不是只作為內(nèi)心情感自然外現(xiàn)和交際手段,而是藝術創(chuàng)造的工具和表演技巧。
四、結(jié)語
在聲樂教學和歌唱表演過程中,很多人往往忽略了最重要最本質(zhì)的東西:“聲情并茂,形神兼?zhèn)洹钡母璩硌?。以致在歌曲演唱中沒能夠充分的將聲樂作品所要表達的內(nèi)涵。因此,要使歌唱表演達到最佳的效果,我們就要深度的挖掘理解聲樂作品的內(nèi)涵,這是歌唱之前必不可少的功課。接著還要從“聲情并茂,形神兼?zhèn)洹边@幾個方面對聲樂作品進行二度創(chuàng)作和藝術處理。經(jīng)過反復的揣摩和訓練,最終才能形成真正的“藝術品”拿到臺上給觀眾欣賞。
參考文獻:
[1]沈湘.沈湘聲樂教學藝術.上海音樂出版社[M].1998年10月.第一版.
[2]鄒本初著.歌唱學——沈湘歌唱學體系研究.人民音樂出版社[R].2000年11月.第1版.
[3]張前.音樂表演藝術論稿.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M].2001年11 月.第一版.
[4]余篤剛.聲樂藝術美學.人民音樂出版社[M].2005年10月北京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