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從解讀現(xiàn)代多媒體教學入手,逐步從用多媒體創(chuàng)設情境,引領學生走進生活;用多媒體感悟文本,關注學生情感體驗;用多媒體強化訓練,培養(yǎng)學生綜合能力等幾個方面來闡述,通過運用這些策略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和實踐能力,并達到展現(xiàn)語文教學藝術魅力的目的,為學生語文學習開辟新天地。
關鍵詞:多媒體 語文課堂 學生
21世紀是經(jīng)濟、信息技術迅猛發(fā)展的現(xiàn)代化社會,教育也需要融入現(xiàn)代化的信息技術,培養(yǎng)下一代人才,這樣才能跟上時代的發(fā)展。多媒體技術的引進,打破了傳統(tǒng)的語文課堂教學,多媒體中圖形、文字、影像、聲音、動畫、視訊等吸引了學生的眼球、開動了他們的大腦,讓他們手、腦、眼、耳并用,喚起了學生對課堂學習的極大興趣。那么,在教學實踐中,教師該如何運用多媒體來輔助語文教學呢?
創(chuàng)設情境,引領學生走進課堂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經(jīng)說過:“生活即教育。教育離不開生活,尤其是兒童的教育更要適應兒童的生活?!币虼?,教師要把語文教學融入生活,讓孩子們在生活情境中學習語文,他們會有身臨其境之感。而生活情境的創(chuàng)設離不開多媒體的輔助,在教學中,用多媒體來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會更加逼真形象,讓學生們在不知不覺中融入課堂,增強課堂教學的趣味性。
例如:在教蘇教版二年級下冊《問銀河》時,文中闡述的是:“兩個天真、活潑的孩子在夏天的夜晚,抬頭仰望天空時產(chǎn)生的聯(lián)想”。課文中敘述的是航標燈、水力發(fā)電站、斜拉橋、宇宙飛船等等,這些對于二年級的學生來說,是非常陌生的。他們很難想象到那些都是什么樣的,銀河真的是遠離他們生活的。因此,在教學時,筆者借助多媒體豐富的圖片資源,給孩子們看航標燈、斜拉橋等等,讓孩子們通過看圖認識這些事物。另外,筆者在課前下載了水力發(fā)電站和“神州六號”的視頻。課堂上,孩子們觀看時如臨其境,使他們對科技的神奇充滿了興趣。此時,教師可以設法引導孩子們聯(lián)系自己的實際生活,讓他們充分想象銀河的神奇,就會顯得更加水到渠成了。
感悟文本,關注學生情感體驗
興趣是促進學生主動學習的動力,若學生對所學內(nèi)容感興趣,他們的積極性一定會特別的高。蘇教版語文教材中選編的課文,有些離學生的生活較為遙遠,他們很難通過想象理解作者所處的時代背景,就不要談是否感興趣了。此時,教師可以考慮使用多媒體,讓現(xiàn)代科技填補這一空缺,打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用影像來還原時代特征,讓學生們的感官被全面調(diào)動起來,從視覺、聽覺上去領略語言文字所描繪的“美”景,達到誘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的目的。當他們興致濃郁時,他們學習的積極性也就會在潛移默化中得到提升。
例如:筆者在講解《云房子》時,利用多媒體課件給孩子們展示各式各樣的房子,讓他們眼見為實,知道房子的多樣性。接著,筆者又運用多媒體展示天空,讓他們感受雨過天晴一碧如洗的藍天。之后,筆者插入歡快的音樂來展示課文內(nèi)容,孩子們的學習興趣已經(jīng)被激發(fā)出來了,他們很快就融入了課文中,在朗讀課文時,他們的神情也是頗為滿足的。當課件播放到小鳥造房子的動畫時,筆者讓孩子們扮演文中角色,跟隨課文中的小鳥一起造云房子。當房子造好以后,讓他們來介紹房子,并邀請好友來云房子里做客。整節(jié)語文課,由于巧妙地運用了多媒體課件,充分調(diào)動了孩子們的興趣和情感,他們激動異常地學習著,表演著,創(chuàng)造著,有些段落不知不覺讀了一遍又一遍,思維的火花和創(chuàng)新的靈感在共鳴中迸發(fā),充分地感悟了文本。
強化訓練,培養(yǎng)學生綜合能力
《語文新課程標準》強調(diào):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在教學過程中,要加強學生自主的語文實踐能力,引導他們主動地獲取知識,避免繁瑣的分析和機械地練習。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還可以運用多媒體來強化訓練,讓學生們不再覺得反復誦讀是枯燥的事情。
例如:筆者在講解一年級《大海睡了》時,用多媒體給孩子們展示了遼闊的大海,讓他們自己感受夜晚時分大海風平浪靜的景象。當和緩輕柔的音樂響起時,孩子們欣賞著大海的夜景,聆聽著海的鼾聲,他們的朗讀欲望立刻被激發(fā)出來了。孩子們積極主動地自由練讀,同桌互讀,他們在讀中感悟了文本,強化了對課文的理解。當課文非常熟悉之后,筆者又帶著孩子們一起觀看視頻,讓他們進一步理解文中所敘述的內(nèi)容,以此來拓寬他們的知識面。最后,同桌或小組合作,仿照課文的語句寫出自己的詩歌《大海醒了》。
(作者單位:江蘇省淮安市深圳路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