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全國中學外語新課程標準審定委員會委員黃源深指出:學習任何語言都需要大量閱讀,英語學習也不例外。《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版》規(guī)定:高中英語教學要著重培養(yǎng)學生用英語獲取信息和處理信息的能力。所以,在學生的閱讀過程中,要注重系統(tǒng)化的閱讀和總結歸納,教師有意識的培養(yǎng)學生的系統(tǒng)閱讀能力,將閱讀過程與信息的總結歸納過程統(tǒng)一起來。通過閱讀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閱讀能力與分析歸納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思維和分析推理能力。為此,在閱讀教學中需注重以下幾點。
利用教材,培養(yǎng)閱讀能力
高中教材所選的課文本身就有題材新、體裁廣、語言活等特點。尤其是新課改以來的教材,每個模塊的閱讀材料都非常好,其內(nèi)容豐富、涵蓋面比較廣,設計問題也是青少年所關心的大眾性問題,如環(huán)境保護、飲食健康、體育文學、音樂藝術等。這些材料都具有比較強的時代感,貼近中學生的實際生活。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改變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結構,除了精讀的內(nèi)容,更要留出時間讓同學們閱讀泛讀內(nèi)容,將精讀與泛讀緊密結合。泛讀內(nèi)容以學生讀為主,可配合多媒體教學,讓同學聽錄音,看視頻,逐步理解閱讀材料的意義。
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重點還是放在課堂上。教師在講解新課文之前,盡量留出一定時間讓學生將課文進行快速閱讀,努力做到理解課文的大致意思。對于一部分基礎較弱的同學,可能有很大的難度,為了不讓寶貴的課堂時間荒廢,筆者讓同學們通過生詞、課后練習題等相關內(nèi)容猜測課文大意,收效不錯。在同學們通曉文章大意之后,教師再進行講解,并按精讀要求讓學生再次研讀課文,尋求閱讀技巧,積累閱讀經(jīng)驗,逐步學習和培養(yǎng)閱讀能力。
課外讀物,拓寬閱讀視野
課內(nèi)的閱讀時間和課本上閱讀材料一樣都是精而少的,所以,單憑教材的閱讀只能讓學生學會閱讀,要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還要多讀課外的閱讀材料。教師要根據(jù)學生的基礎、閱讀特點選擇學生感興趣的課外閱讀材料。如同學們廣泛訂閱的英語報,上面的很多文章都非常適合學生閱讀,只是有很多同學沒有好好利用。為此,學校開展了一些讀書活動,讓同學們能夠更積極閱讀,并能夠相互交流。課外閱讀材料的選擇非常重要,同學們的基礎和閱讀能力不同,閱讀材料也不能完全相同。有的閱讀材料對基礎比較差的同學來說非常難,生詞太多,語法結構也較復雜,這就不適合他們閱讀;但對于英語基礎非常好的同學,就覺得材料太容易,沒有任何挑戰(zhàn)性,也就覺得閱讀起來沒有意思,更沒有獲得進步和成功的喜悅感。所以,不是所有學生的閱讀材料都是一致的,要與他們的已有英語基礎相適合,生詞率控制在2%至5%之間。這樣,學生讀起來既不會太吃力,還會有一定的提高。
持之以恒培養(yǎng)良好閱讀習慣
由于很多同學并沒有良好的閱讀習慣,在閱讀過程中一旦遇到困難,就會退縮,無法堅持下去。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就要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首先,課外閱讀要大聲的讀出來,這比較適合閱讀難度不大的材料;而課內(nèi)閱讀要默讀,默讀更能集中注意力,讀出文章的主旨。其次,閱讀過程中不要太注重生詞和個別詞組,太注重生詞,不僅會影響閱讀速度,更容易脫離甚至遺忘文章主旨。再次,要盡量快速閱讀,盡可能地培養(yǎng)英語思維,有效獲取信息。
閱讀習慣的培養(yǎng)是一個注重堅持的過程,心理學家說要養(yǎng)成一個良好的習慣需要21天的時間,而要培養(yǎng)同學們良好的英語閱讀習慣,會需要更長的時間。在此過程中,同學們可能會出現(xiàn)厭讀的現(xiàn)象,不愿繼續(xù),教師要積極地引導。同時,要實時的進行閱讀能力檢測,讓同學們看到自己的進步,從而使大家更有堅持下去的信心和動力。
讀練結合,掌握閱讀技能
要通過閱讀獲取信息,有效的方式就是讀和練相結合。如通過閱讀練習尋找文章的主題句。每篇文章都有一個明確的主體思想,閱讀的初級階段就是要找出文章的主體思想。其中的技巧是文章的每個段落都只有一個句子來表達其主體思想,而這個句子大多出現(xiàn)在段首,有時候也會是段尾一句,在段落的中間出現(xiàn)的幾率比較小。在閱讀過程中,掌握技巧可有效提高學生的閱讀效率,防止學生走神。在同學們讀懂文章的大意之后就要練習考察文章細節(jié)方面的題目,如文章中引用的例證,人物的對話以及心理活動等。通過細節(jié)題目的練習,能夠推動學生思考,對文章進行判斷和推理,從而進一步作出整理和歸納,培養(yǎng)學生較高的閱讀思維能力。
這種與練習相結合的閱讀方式,也即是“依綱”閱讀方法。這個“綱”就是文章后面所提出的理解題。每篇閱讀材料都配有相應的閱讀理解題,既可以作為理解檢查題,又可作為本文的提綱。教師引導學生先看問題,后讀短文,再做選擇答案,這樣做可使學生在閱讀前做到心中有數(shù),閱讀時能分清主次,做到有的放矢。如此堅持做下去,學生的閱讀能力會大大提高。
英語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非一日之力,教師需要做大量耐心而又細致的工作。一方面教師要提前做好充分的準備,另一方面還要督促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因此不能急于求成,更不能半途而廢,要持之以恒地堅持下去。同時,還應針對學生個性特點分別對待,充分調(diào)動起大家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引導學生自己分析、判斷,逐步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作者單位:山東省惠民縣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