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在做教育工作要避免傷害孩子的自主心,盡可能讓孩子自主生成,沒有自主心就沒有健全的精神,真實的人格必然是安根于生活體驗,獨立思考才能建立堅強的精神體系。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
我們不僅僅要關注學生最終達到什么樣的培養(yǎng)目標,也就是我們學生達到的目標。而是要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和學習效率。
——陜西省西安市教育科學研究所所長解慧明
陪伴孩子,任何時候都要引導他思考,認知自己的行為,不是認錯及答應改這么簡單。
——親子雜志專欄作者陳禾
產(chǎn)教融合是雙向發(fā)力、雙向整合的過程,別總把企業(yè)當職業(yè)教育乙方。
——新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裁郭延生
現(xiàn)代化也好,城鎮(zhèn)化也好,決不意味著消滅農(nóng)村,也更不意味著以城市教育取代鄉(xiāng)村教育。
——華中師范大學教育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范先佐
只重視文采是中國語文教學的一大誤區(qū)。語文老師當然應該引導學生欣賞文字的美感,但除了抒情和審美,學生更應該掌握如何用文章求知、思考和論辯。
——北京大學元培學院畢業(yè)生、美國洛克菲勒大學化學生物學博士田禾
孩子如若被父母當眾揭短,甚至被揭開心靈上的“傷疤”,那么孩子自尊、自愛的心理防線就會被擊潰,甚至會產(chǎn)生以丑為美的變態(tài)心理。
——中學語文名師、江蘇省東??h平明中學校長苗蔚林
家長應該讓孩子知道,壓歲錢是愛和祝福的表達,孩子可以欣然接受并且應該表示感謝,如果能夠用某種形式表達感謝就更好了,比如孩子可以自制手工禮物或者回贈家鄉(xiāng)帶回來的特產(chǎn)等等,讓孩子學會感恩和回饋。
——親子教育專家楊淼
沒有任何力量可以取代家庭生活對兒童心理與人格的養(yǎng)成,也不會有任何關愛可以取代來自父母家庭的關愛。因此,解決留守兒童問題的核心,只能是使每一個 兒童都不被留守。惟“共同生活”能解救留守兒童,這就需要外出務工人員流入地城市或政府真正參與進來。
——京華時報特約評論員楊耕身
在“精神霧霾”和商業(yè)之火的沖擊下,為孩子的精神世界構(gòu)筑一面堅實的防火墻,這是父母在商業(yè)或文化產(chǎn)品面前的基本責任。這也意味著,父母需要騰出更多時間,不厭其煩地對孩子重復并明確一些信息內(nèi)容的危害,這才是不失職的表現(xiàn)。
——暨南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劉濤
教育家具有永恒的美,不是作品美、學問美,而是人格美;不僅追求美,而且要用美作為尺度,時時丈量自己、評判事物、澄明世界。教育家具有了這樣美的品格,就會漸漸地走向文化自覺、美的自覺。
——國家督學、江蘇省教育科學研究所原所長成尚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