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軍強
【摘要】在現(xiàn)階段的在中職音樂教育中,體驗式教學法是一種以學生為本,充分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性,以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為出發(fā)點的高效教學模式。本文以淺析中職音樂教育中體驗式教學的應用為題,探究中職音樂高效教學策略。
【關鍵詞】中職音樂 課堂教學 體驗式教學 重要性 策略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03-0220-01
社會的發(fā)展和進步需要人才的教育和培養(yǎng)。多年來,中職院校致力于技能專業(yè)化人才的培養(yǎng),為社會各行各業(yè)輸送了大量的人力資源。這也對中職院校教育教學的有效性和實效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標準——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和學生接受教育的切實感受和體驗成為兩個至關重要的方面。
一、音樂教育中體驗式教學的內涵及重要性分析
體驗式教學法是以學生的客觀感知、切實體會和領會為核心的教學形式,在這一教學過程中教師扮演著主導的重要角色。通過一些具有一定難度和高度的情境營造,來為學生搭建和構造一種身臨其境的學習氛圍,讓學生以音樂的欣賞、感知、領會以及升華為目標實現(xiàn)自身藝術感知能力以及藝術境界的提升。這一動態(tài)的教學形式,實現(xiàn)了學生對音樂的多維度、多層次、多角度理解和感悟,使學生對音樂的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同時在真實的感觸和實踐過程中對音樂知識的學習進一步深入和細化,實現(xiàn)理論知識與實踐知識的融匯、統(tǒng)一。
大量的教學案例表明,體驗式教學法對學生音樂學習水平的提升以及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都大有裨益。接受中職教育的學生大多數(shù)處于青春期,對客觀事物的認知和辨析能力與成人相比尚不夠成熟,對學習以及生活中面臨的一些困難和問題,容易出現(xiàn)消極心理體驗。如:受到音樂教師的批評、在音樂考評測試中沒能很好發(fā)揮、在音樂知識學習過程中遇到一些“瓶頸”等等。學生在缺乏教師的正確引導和教育時很容易對音樂學習產生厭倦甚至排斥的心理。體驗式教學法,可以為學生營造一種相對寬松、自由的學習氛圍,讓學生用內心去感知音樂、欣賞音樂、熱愛音樂,享受音樂帶來的美妙感受和體驗,幫助學生走出負面情緒的同時,提高對音樂的審美能力。
二、體驗式教學在中職音樂教育中的開展和應用
(一)創(chuàng)設情境體驗教學模式,增強學生聲樂感知能力
聲樂課程是中職音樂教育中的基礎性教學范疇,是教授學生如何將音樂旋律和音調融匯于藝術化的語言中,并飽含豐富的思想情感進行表達的藝術形式。在聲樂課堂教學中巧妙運用體驗法,可以讓學生在教師設定的情境中盡情感受音樂之美,與教師的音樂教學引導形成共鳴。
例如,在進行蒙古族民歌《牧歌》的學習時,教師可以安排學生創(chuàng)設表演情境,讓學生扮演牧民的角色,感受蒙古族的風土人情,進而用歌曲表達出對家鄉(xiāng)的藍天、白云、可愛牛羊、遼闊草原的無限贊美之情,讓學生將掌握的聲樂知識融合于生動、形象的音樂情境中,使歌曲的演唱和表達中飽含濃郁的思想和情愫。將音樂知識的內化轉變?yōu)閷嵺`體驗的過程,體驗我國少數(shù)名族差異性的音樂藝術美感,感悟《牧歌》低回婉轉、悠揚飄逸的曲調風格。
(二)巧設體驗式音樂欣賞課,培養(yǎng)學生音樂學習熱情
音樂欣賞是音樂教學的有機組成部分,但由于受傳統(tǒng)的差點教育觀念的影響,音樂欣賞課程在一些中職院校沒有得到學生足夠的重視和認可。體驗式教學法的應用,可以從學生興趣的培養(yǎng)入手,進一步增強學生對音樂審美能力、音樂賞析能力的重要性認識。
例如,在陜北民歌《三十里鋪》的音樂教學中,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進行教學。首先,為學生播放歌曲《三十里鋪》中所講述的動人愛情故事視頻,并在播放過程中配合恰當?shù)囊魳沸蓙砗嫱协h(huán)境氣氛;隨后,教師可以配合講解歌曲的創(chuàng)作背景,讓學生深入了解在那硝煙彌漫、戰(zhàn)火紛飛的歲月里,主人公三哥哥和四妹子之間生死離別的凄美愛情經(jīng)歷,使學生更加深刻地體會歌曲背后所賦予的強烈情感元素。再次,學生內心音樂熱情被激發(fā),教師恰到好處地引入教學主題,教師和學生水到渠成地投入到音樂的互動學習中。學生在良好的氛圍中不但有效提高了自身的音樂賞析水平,而且培養(yǎng)了對音樂藝術境界的無限向往和憧憬。
(三)開展多種音樂實踐活動,豐富學生音樂情感體驗
課外音樂實踐活動對學生音樂學習水平的提高也非常有益。教師可以為學生創(chuàng)辦一些以音樂為主題的活動項目,讓學生在生活中體驗音樂帶來的愉悅享受。實踐活動的開展還可以結合音樂教材內容,不但能使學生加深對音樂知識的掌握和記憶,而且能使學生在課堂教學的基礎上,充分發(fā)揮自身的音樂特長,表達個性化音樂天賦,增強音樂學習的自我效能感。
例如,教師可以根據(jù)四小天鵝舞曲——選自芭蕾舞劇《天鵝湖》這一教學內容,組織學生舉辦一次有趣的芭蕾舞劇演繹,讓學生在歌劇的藝術天堂中感受別樣的音樂之美。學生在團體活動的參與過程中,增進了彼此之間的音樂學習交流,提升了藝術綜合素質。學校還可以為學生舉辦“街舞大賽”“樂理知識競賽”“歌唱比賽”等;另外,音樂教師還可以根據(jù)學生的愛好和特長,為學生創(chuàng)辦音樂學習興趣小組,幫助學生組建樂隊等。音樂是一種聽覺享受,更是一種在不斷感知、反復學習和實踐中逐步增進的能力。致力于提高學生的音樂水平,應該以課堂教學為主導,其他輔助形式共同配合,才能拓展學生的音樂視野、激發(fā)學生潛在的音樂天分。
(四)建立相關教學評價標準,對體驗式教學正確反饋
教學評價在教育活動中起著激勵、調節(jié)和引導的關鍵性作用。體驗法在中職音樂教學中同樣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與之相關的教學評價標準應該被足夠重視。在評價機制中,不但應注重評價體驗法為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所發(fā)揮的作用,還應該將體驗式教學過程中學生的學習感受作為一個必要的評價方面;不但要注重學生在課堂教學中學習和掌握音樂知識的水平和程度,還應該重視評價師生之間互動學習的過程和細節(jié),因為體驗教學本身則為一個從表象感知到內化、提升的過程。
三、結語
伴隨著多樣化教育模式的更新,教學理念也應不斷改變和完善。現(xiàn)階段,體驗式教學法在中職音樂教育中發(fā)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在日常教學中仍然存在諸多問題,廣大教育工作者應為之堅持不懈地探究和實踐,助力于中職音樂教學水平邁上新臺階。
參考文獻:
[1]賈建軍.開展體驗式教學,構建知識與情感的橋梁[J].考試周刊.2011(05)
[2]吳耀芳.如何更有效的在中等職業(yè)學校開展音樂教育[J].今日科苑. 2010(02)
[3]蔣玉秋.如何在音樂教學中塑造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J].經(jīng)濟研究導刊. 20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