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東龍
摘 要:在新課程改革要求下,有效教學的理念逐漸滲入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但仍然存在一些問題,比如沒有重視情感的發(fā)展。認知與情感的結合是貫穿語文教學的中心思想,它們之間的關系就如同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是不可分割的一個整體。而當下的語文學習往往只重視課程要求的教學目標,忽視情感對學生的推動作用,因此要將情感教學與語文教育相互融合,情感教學對于學生的作用,從小的方面來講就是能促進學生心靈健康的發(fā)展,從大的層面上講能在生活中形成大智慧,并推動認知視野的開闊和認知境界的提升。
關鍵詞:情境教學;多媒體;興趣
21世紀國際之間的競爭不單單是以經(jīng)濟發(fā)展水平來作為標準,衡量標準轉變?yōu)橐跃C合國力為基礎進行評價,綜合國力的發(fā)展最關鍵的因素就是科技的發(fā)展,要想科技迅速發(fā)展就離不開人才的培養(yǎng),這就要求各國把培養(yǎng)人才作為頭等大事,力求國內全民素質的提高,這樣才能推動科技發(fā)展,高技術離不開優(yōu)秀人才的匯聚,離不開國民素質的提高就迫使各國把科學技術的革新和人才培養(yǎng)提升到空前的高度。
改革開放的成功實施成功打開中國的大門,讓中國人民能有機會走出國門,中國各方面得到迅速發(fā)展,人民生活水平也從基本小康走向全面小康階段,而且我國綜合國力不斷提高,在國際舞臺上日益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我國對教育事業(yè)也越來越重視,力求培養(yǎng)全方面人才。從學生第一天進入學校課堂學習,教學課程中就包括語文,語文的學習在我們的學習生涯中從未間斷,從開始最簡單的認字、識字活動逐漸演變成處理復雜化的問題,讓學生進行語文學習的目的簡單來講就是使學生在日后能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因此,語文被視為最重要的交往工具。
在我國應試教育這個大背景的影響下,不管是教師還是學生家長,都太注重卷面分數(shù),受分數(shù)影響使學習變的功利化,從而忽視真正的教學作用。特別是在高中階段,學生即將面對高考,不管是選擇文科還是理科都要進行語文考試,學習語文的目的就變成如何才能取得更高的分數(shù),在語文教學中所采取的方法都是為了提高分數(shù),沒有從學習中得到樂趣。將語文與情境教學相結合,在教學過程中為了達到既定的教學目的,制造或創(chuàng)設與教學內容相適應的場景或氛圍,引起學生的情感體驗,準確地理解教學內容,促進他們心理機能全面和諧的發(fā)展”。情境教學的應用在古代就有所體現(xiàn),孟母三遷的故事就告訴我們學習環(huán)境對學習的重要性。但在現(xiàn)實語文教學中,仍存在一些問題使得情境教學無法應用在語文教學中,因此,從高中語文教學出發(fā),結合語文學科特點進行探討。
一、在多媒體技術基礎之上與時俱進進行課堂教學
社會已經(jīng)是信息化時代,全民進入網(wǎng)絡化階段,我們所處的周圍環(huán)境都受到科技進步的影響,科技的進步與發(fā)展不僅給我們的日常生活帶來便利,而且還充分體現(xiàn)在教育事業(yè)上。網(wǎng)絡和信息技術已經(jīng)成為老師課堂教學的重要工具,多媒體教學方式已經(jīng)成為主要的教學模式,正確運用能為高中語文課堂增添不少樂趣。教師在進行語文教學中,可以運用多媒體將書本中的知識轉化為直觀、生動的情境,畢竟每個人的思想都是有限的,單靠書本上的信息所想出的畫面是單調的,但老師用多媒體給學生展示的畫面能使學生清晰的了解。例如,《雷雨》這節(jié)課本身就是由對話構成,老師可以在課上將事先找好的錄音放給學生聽,通過專業(yè)人士對語境語氣的把握讓學生感受氛圍,像這段話周樸園把“她還在?不會吧?我看見她河邊上的衣服,里面有她的絕命書”說成“她還沒有死?不會吧?我在河邊在她的衣服里看到過她的絕命書”有何不同。通過對此,學生就可以得出周樸園不是真正在關心侍萍的生死,只是害怕她會對自己構成危脅。這樣可以使學生快速理解課文的中心思想,教師還可以在課堂上有節(jié)選地播放《雷雨》的電影片段,激發(fā)學生興趣,通過有聲的畫面營造良好的情境氛圍。將教學與多媒體技術結合,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使學生更加容易把握課文的中心思想。
二、從興趣出發(fā)進行情感教學
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說:“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的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鼓舞?!迸d趣是打開大門的關鍵鑰匙,一件事情要想做成功必然有對這方面的興趣,才能花心思在這方面。老師運用情境教學主要目的之一就是為了激發(fā)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為了能有效調動學生學習興趣,教師必須花大力氣在情境問題上進行多樣化設置,這就要求老師增強自身能力,掌握好各方面的知識,跟隨時代的腳步是至關重要的,就像你半個月前剛了解過時事新聞,在這段時間沒有去關注,等你再去接觸時可能已經(jīng)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所以教師要不斷吸收知識進行自我知識儲備量的更新。老師可以通過書籍、網(wǎng)絡等方式結合課本進行情境問題規(guī)劃,也可以通過對學生的了解在學生進行課文學習時給予相應的指導,鼓勵學生對于自己不知道的問題能勇于提問。老師也可以根據(jù)一些合適的課文讓學生通過演小品這類方式進入角色中,體會角色人物的思想感情,也可以用簡單的方法,在課上叫幾個學生通過角色朗讀來進行情感把握。情境設置多樣化,使學生在樂中學,對于課文能進行很好的理解。
三、閱讀與情感教學相結合
許多名人名家都強調過閱讀對一個人的重要性,閱讀帶給人的好處是無窮無盡的,進行深層次的閱讀可以說是一次精神的對話,是一段心靈的旅程,是一場文化的盛宴。閱讀與情境教學之間的關系也是密不可分的,多閱讀書籍能增強人的想象力,在課堂中老師運用情境教學,能通過老師提出的情境化問題想象,從而進行更好的理解。老話也經(jīng)常表明要想出人頭地就要通過讀書,讀書能使人耳聰目明,拒絕不良事物的誘惑,學會分辨事物的好壞,懂得為人處世的原則。但高中生由于高考的壓力不能進行很好的閱讀,老師可以采取相應措施讓學生進行閱讀,對高中生而言,閱讀經(jīng)典文學是最好的選擇,經(jīng)典文學中語句優(yōu)美,能應用到寫作中,而現(xiàn)在的語文考試閱讀部分也有專門對外國文學的考查,因而選擇經(jīng)典文學不僅能提升學生對外國文學的理解程度,而且能在閱讀中感受經(jīng)典文學的魅力。比如,老師可以要求每個學生準備一個本子,選擇一本經(jīng)典文學進行閱讀,摘抄其中優(yōu)美的句子,再對這些句子進行仿寫,最好能應用到布置的作文要求里,這樣可以使學生不為應付作業(yè)而隨便亂摘抄。另一種方法就是學生通過自我閱讀,可以給自己規(guī)定一個時間,但不能太長,否則會失去閱讀的耐心,從而對經(jīng)典文學越來越不感興趣,在這種情況下必然會導致學生不能全面發(fā)展和文化素養(yǎng)難以提高。
情境教學應用在高中語文課堂上,是我們對語文課堂教學進行改革邁出的重大一步,正所謂事物都具有兩面性,我們在看到情境教學帶來的好處時,也不能忽視它存在的一些問題,我們要摒棄不利于發(fā)展的因素,繼承傳統(tǒng)文化中的優(yōu)秀精華作為指導思想,正確運用情境教學,課堂是由學生和老師共同組成的,少了其中任何一方都不能進行很好的課堂教學,兩者要在相互尊重的基礎上,共同學習,老師利用情境教學這一方法進行教學,學生要積極配合老師,使學生在智力和情感方面上都能夠得到充足的發(fā)展,使學生成為一個有高尚情感的人,一個既有知識技能又擁有大智慧的人。
參考文獻:
[1]袁振國.教學新理念[M].教育科學出版社,2003.
[2]皮連生.教育心理學[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3]黃藝瓊.情境創(chuàng)設“三忌”[J].小學時代:教師版,2009(06).
[4]王文靜.情境認知與學習[M].重慶: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
[5]李吉林.情境課程的操作與案例[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8.
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