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云龍
?
構建智慧課堂的有效策略
唐云龍
【關鍵詞】智慧課堂;教學;學習
智慧課堂要求師生用最少的時間、最少的精力投入,取得盡可能多的教學效果,實現特定的教學目標。構建智慧課堂主要有以下基本策略。
1.堅持“讀”“問”“練”。
“讀”是指堅持課前課后閱讀教材。學生通過閱讀自學,培養(yǎng)自學習慣和感悟能力。只有通過讀,才能發(fā)現困惑,產生疑問,激起思考,提出問題,才能有解決問題的可能。同時,學生在讀書時,學會安靜思考,學會自律,學會講秩序?!皢枴笔侵柑岢隼Щ螅a生釋疑的需要和行為?!熬殹敝竿ㄟ^練習,理清思路,鞏固學到的知識和技能。
“讀”“問”“練”是學習的三個步驟,也是學習的三個品質,是構建智慧課堂的基礎。
2.正確定位教師角色。
知識的生成是師生個體經驗經過動態(tài)整合后實現的。因此,教師應把自己的角色定位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通過開發(fā)資源、充分備課、精心組織課堂,有效指導學習,保證課堂的高效進行。同時,教師要使自己的知識魅力和人格魅力成為學生進步的有效誘因,營造催人奮進的學習氛圍。教師還必須關注每一個學生,使學生敢于質疑、追問,主動學習,積極合作探究。
3.分解目標,巧設情境。
學生積淀基礎知識、學習某種方法時,相近的東西容易產生混淆,新的東西不易理解。因此,教學目標應當分解,教學內容應當生活化,設置的問題應當富有情趣,教學過程應以學生為主體,教學形式應以學生活動為主。教師巧妙地設置問題,調動學生親歷知識生成的過程,讓學生在動態(tài)課堂中學會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教師通過“營造氛圍——組織活動——探究歸納——參與學習——誤區(qū)矯正——鞏固訓練”等一系列活動,必能引領學生在 “讀——做——想——問——練”中實現知識的有效內化。
4.研究學情,提倡合作,分類指導。
教師要給學生適當的學習壓力,然后與學生一起交流分享學習的快樂,讓學生挑戰(zhàn)自己,把自己的潛力發(fā)揮到極致。分層練習,分類指導,使學生通過閱讀、交流、實驗、練習等形式多樣的訓練,學會理解的方法、運用知識的方法、記憶的方法以及時間分配的方法。在使全體學生達到基本要求的同時,讓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收獲,真正實現有效學習。
教師要積極提倡合作,讓課堂精誠團結。合作學習能滿足學生的心理需要,促進學生的情感發(fā)展,能充分發(fā)揮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教師要當好引路人,及時點撥。
5.正確面對考試,多主體實施評價。
考分并不能反映學生知識、技能或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優(yōu)劣,分數只是一種傳統(tǒng)的、簡單的、片面的教育評價參考系數。但是,師生都需要高的考分,因此,教師應當研究考題和閱卷,教給學生迎考的方法技巧,減少考分對智慧課堂教學的負面影響,保證智慧課堂學習活動的正常進行。
6.理性反思,人性化教學。
新課程標準下,教師要經常換位審視自己的課堂和學生,通過課前反思、課中反思和課后反思,理解學生的困惑,反思自己的不足,“知不足然后自反,知困然后自強”。引導學生培養(yǎng)特長,正確面對所遇到的困惑,適時發(fā)問,然后進行恰當的指導。教師只有理性地反思,有的放矢地施教,才能實現師生的共同進步,才能讓自己和學生一起享受智慧課堂的樂趣,享受成功的教育。
(作者系南京市第二十九中學校長)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5-6009(2016)27-005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