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新鄉(xiāng)市第二實驗學校 趙天慈
對“合作學習”的實踐與反思
河南省新鄉(xiāng)市第二實驗學校 趙天慈
通過高效地合作學習,學生不僅在數(shù)學素養(yǎng)上得到進一步提升,而且與人合作的能力也得到加強,這也實現(xiàn)了讓學生“在合作中學會學習,在學習中學會合作”的先進教學理念,為學生將來更好地適應社會奠定了良好的基礎(chǔ),從而拓寬了數(shù)學的教育功能。
合作學習;實踐;反思
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發(fā)展人”的教育理念已經(jīng)根植于每一個教育工作者的心里,為了更好地落實這一理念,舊有的教育方式已經(jīng)落伍。在《新課程標準》中特別指出:“自主、合作、探究應作為重要的學習方式?!笨梢?,合作學習對教師來說應作為一個重要的教學手段,對學生來說應作為一個重要的學習技能。然而,在實施教學過程中,合作學習還是不能有效地得到發(fā)揮,稍不注意就與以前的灌輸式教學殊途同歸。下面就以《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的教學片段來說明。
師:同學們,你們知道長方形的面積怎樣計算的嗎?
生:長方形的面積=長×寬。
師:(出示平行四邊形),你能猜猜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怎樣計算的嗎?
生1:平行四邊形的面積=鄰邊×底邊。
生2: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高。
師:究竟哪一位同學說的正確呢?請同學們利用手中的平行四邊形紙在小組內(nèi)合作交流,探究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方法。
……
小組活動結(jié)束后,老師就請兩名同學用割補法來展示求平行四邊形面積的方法,再借助課件通過割補后的長方形與割補前平行四邊形的關(guān)系,引導學生得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高。
這一教學片段主要是先拋出問題,然后讓學生在小組內(nèi)合作交流。這一形式在平時授課或各級優(yōu)質(zhì)課比賽中經(jīng)??梢钥吹?,然而,老師對于學生如何在小組內(nèi)合作并沒有作出詳細的要求,這就導致學習能力強的學生大包大攬,不由自主地掌握小組活動,而有的學生則置身事外,坐享其成,當南郭先生。這相當于學習能力強的學生把解決問題的方法直接告訴給學習能力差的學生,這就不經(jīng)意地走上了灌輸式的教學中去了,而這僅僅看上去很美。雖然學習能力強的學生得到更多的表現(xiàn)機會,但是學習能力薄弱的學生因為學習參與度不高,學習興趣下降,思維得不到發(fā)展。這與“讓不同的學生獲得不同的發(fā)展”相悖。
當?shù)诙螌嵤┻@節(jié)課的時候,老師對小組合作學習做了以下改進:1.按照學生學習能力的強弱,給4人小組內(nèi)的每位學生編號:1、2、3、4。2.要求組內(nèi)每個成員依次說出自己對所要解決的問題的理解與困惑,由學習弱的學生開始然后討論得出答案。3.教師讓其中的一組或者幾組派代表進行展示,并要求展示出他們組的過程。4.根據(jù)每個組的展示情況,評比出優(yōu)秀小組進行獎勵。
在明確合作要求后,學習能力強的學生即便知道答案也不能舉手示意老師,這樣能控制他們先回答問題的沖動,與其他組員共同討論,或是幫助同伴明確答案,為小組爭得榮譽。因此,這既是一個組員間積極互助的過程,也是一個控制自我,不得獨享風頭的過程。
由于每個被抽中的學生給出的答案都是在別人幫助下獲得的,是全組智慧的結(jié)晶,因此他們會更樂意將自己組的智力成果與其他組的同學分享。受助于人的人往往會更樂于幫助別人。同時,學生在碰到困難時,也不會覺得無助,因為他們知道同伴會幫助自己。4人一同討論的過程,其實是一個幫助學生建立自信心,不斷激勵自己的過程。
改進后的合作學習增強了小組內(nèi)成員間的互動,激起了學生思維碰撞的火花,同時,學習能力強的學生在組中發(fā)揮了更大的價值:幫助其他組員明白所要解決的問題。這個過程也能讓學習能力強的學生收獲一種幫助別人之后的快樂,也達到了“不同的人在數(shù)學上獲得不同的進步”的目標。
同時,在組員共同尋找答案的過程中,學生漸漸學會了人際交往的一些基本技能:合作互助,傾聽他人,樂于分享。學生不再以自己為中心,開始學會了解并關(guān)心別人。
因此,通過高效地合作學習,學生不僅在數(shù)學素養(yǎng)上得到了進一步提升,而且與人合作的能力也得到加強,這也實現(xiàn)了讓學生“在合作中學會學習,在學習中學會合作”的先進教學理念,為學生將來更好地適應社會奠定了良好的基礎(chǔ),從而拓寬了數(shù)學的教育功能。
當然,有關(guān)合作學習值得思考的內(nèi)容還有很多,比如如何讓學生在一種輕松的氛圍中以一種平等、尊重的態(tài)度來展開合作,尤其是當合作中出現(xiàn)沖突的時候該怎樣面對,還有如何建立一些具體的評價措施來激勵學生愿意合作等等,都需要進一步解決,最終讓合作學習更加系統(tǒng)化,最大限度地讓學生受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