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莉,劉宗艷
(蘭州市中醫(yī)醫(yī)院,甘肅 蘭州 730050)
?
老年自身免疫性肝病的臨床分析
李莉,劉宗艷
(蘭州市中醫(yī)醫(yī)院,甘肅蘭州730050)
摘要:目的:探討老年自身免疫性肝病的有效治療方法。方法:選取蘭州市中醫(yī)醫(yī)院在2010年1月~2014年2月收治的老年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48例作為本次的研究對象,將其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各24例,實驗組患者均用熊去氧膽酸和潑尼松聯(lián)合進行治療,對照組患者均使用激素聯(lián)合去氧膽酸進行治療,記錄并比較實驗組和對照組患者在治療前后的丙氨酸轉氨酶(ALT)、天門冬氨酸轉氨酶(AST)、堿性磷酸酶(ALP)、總膽紅素(TBiL)、γ-谷氨酰轉氨酶(GCT)、抗核抗體(AMA)等的變化。結果:實驗組患者和對照組患者在接受治療1個月后,生化指標(ALT、AST、ALP、TBiL、GCT)均有所下降;且實驗組患者的各項指標下降程度均比對照組下降程度多,p<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結論:老年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利用熊去氧膽酸和潑尼松聯(lián)合治療療效較好,值得推廣應用。
關鍵詞:老年自身免疫性肝??;治療;熊去氧膽酸;潑尼松
DOI10.3969/j.issn.1672-6375.2016.01.025
老年自身免疫性肝病包括自身免疫性肝炎(AIH)、原發(fā)性硬化性膽管炎(PSC)以及原發(fā)性膽汁性肝硬化(PBC)[1]。老年自身免疫性肝病主要是由病毒性肝炎引起,其他的還有藥物性肝損傷、原發(fā)性肝癌、酒精性肝病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等[2]。該病治療較為困難,嚴重威脅著患者的生命安全。患自身免疫性肝病的老年人死亡率較高,所以及早發(fā)現(xiàn)、診斷,治療老年自身免疫性肝病對患者的生命有著很大意義。本研究通過對蘭州市中醫(yī)醫(yī)院在2010年1月~2014年2月收治的48例年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的治療措施,分析更好的臨床治療方案,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取蘭州市中醫(yī)醫(yī)院在2010年1月~2014年2月收治的老年自身免疫性肝病的患者48例進行研究,其中女性35例,男性13例,將其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實驗組24例患者,女性17例,男性7例,年齡62~75歲,平均年齡65.23±2.32歲;對照組患者24例,女性18例,男性6例,年齡60~76歲,平均年齡64.29±2.48歲?;颊呔掀湓\斷標準。實驗組患者和對照組患者在性別、年齡、肝病類型、生化指標等一般資料上無明顯差異,具有可比性(p>0.05)。有精神病史、有溝通障礙、有出血傾向,酒精肝病的患者不納入本次研究。所有患者對本次研究均知情同意,并簽訂同意書。
1.2方法
1.2.1納入標準
①AIH符合2002年美國肝病學會(AASLD)指南;PBC符合AASLD指導標準;PSC符合Mayer診斷標準;②年齡≥60歲;③患者無精神病史及溝通障礙;④治療依從性好。心、腎、肝功能不全者,遺傳性代謝性疾病、酒精性肝病,以及丙型病毒、丁型病毒、抗TTVD等病原學檢測陽性患者,均不納入此次研究所選取的病例內。
1.2.2治療方法
實驗組患者均服用潑尼松和熊去氧膽酸,潑尼松起始的劑量為每天30 mg,之后依次減少,最后減至每天10mg并保持穩(wěn)定。熊去氧膽酸的劑量為每天10mg/kg,一天兩次。對照組患者均服用激素潑尼松進行治療。記錄實驗組和對照組患者在治療前后的生化指標,并進行比較。
1.3觀察指標
分別記錄觀察實驗組和對照組患者治療前后的ALT、AST、ALP、TBiL、GCT、AMA等生化指標,進行比較。檢測方法:所有患者在清晨取肘部靜脈血,進行抗凝處理,離心分離,置于-20℃溫度下保存,采用免疫熒光法檢測血液中的抗核抗體、抗線粒體抗體及抗中性粒細胞抗體等指標。所有檢測操作均按試劑說明書進行。另外,由B超引導,穿刺患者的肝組織,用含量為10%的中性甲醛固定組織樣本,之后用常規(guī)石蠟包埋和染色,交由病理室進行診斷。對患者隨訪6個月的時間,分析患者的抗體、生化以及肝穿病理學檢查的臨床資料。
1.4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15.0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處理,各項生化指標均采用均數±標準差來表示,組間檢驗用t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老年自身免疫性肝病的特征
在老年自身免疫性肝病的患者中,女性遠遠多于男性,患老年自身免疫性肝病的患者的臨床癥狀均有不同程度的乏力、腹脹腹痛、食欲不振、肝脾腫大、黃疸等,見表1。
表1 老年自身免疫性肝病的臨床癥狀
2.2診斷結果
表2 診斷結果
在三種不同類型的老年自身免疫性肝病中,AIH的準確診斷率為16.67%,PSC的準確診斷率為30.00%,PBC的準確診斷率為38.46%。PBC的準確診斷率最高,AIH的準確診斷率最低,見表2。
2.3患者治療前后各項生化指標的變化
表3 兩組患者在治療前后ALT、AST的變化
表4 兩組患者在治療前后ALP、TBiL和GCT的變化
從表3、表4可以看出,實驗組患者和對照組患者在治療后各項指標均有降低,但實驗組患者的各項生化指標下降程度遠遠高于對照組患者的各項指標下降程度,說明熊去氧膽酸和潑尼松聯(lián)合治療老年自身免疫性肝病療效明顯要好于單獨服用激素潑尼松。
全球各國都面臨嚴重的人口老齡化的問題,中國也不例外。肝臟疾病是老年人常見的疾病之一,肝臟是人體重要的器官,對人體有很大的作用,如代謝、合成、分泌、免疫、轉化、解毒等[3],所以肝病嚴重影響著人類的健康,尤其對老年人有很大的危害。老年自身免疫性肝病有自身的特征:患者的臨床癥狀均有不同程度的乏力、腹脹腹痛、食欲不振、肝脾腫大、黃疸等[4-5],發(fā)病率逐年上升,但診斷率不高。
對于自身免疫性肝病的臨床治療,目前臨床上并沒有統(tǒng)一的治療方法,有研究證實糖皮質激素對AIH 和PBC的療效不錯,能夠改善患者肝細胞功能,降低細胞水腫。本次臨床實驗研究分析了老年自身免疫性肝病的治療方法,從研究結果看,對于老年自身免疫性肝病的治療,熊去氧膽酸聯(lián)合潑尼松為有效的治療方案,此藥物可以有效地促進內源性膽汁酸的分泌,并減少重吸收的作用,可以拮抗疏水性膽汁酸細胞毒性,對肝細胞膜有較好的保護作用,同時可以溶解膽固醇性結石,免疫調節(jié)作用好。另外,對各種膽固醇
性膽結石、膽汁返流性胃炎等均有較好的治療作用,且不良反應少。本次實驗組治療中均沒有出現(xiàn)有嚴重藥物相關性不良反應發(fā)生。
綜上所述,老年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利用熊去氧膽酸和潑尼松聯(lián)合治療老療效較好,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錢金花,徐慶武.老年自身免疫性肝病的臨床特征及治療[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3,33(20):4999-5001.
[2]趙黎東.老年自身免疫性肝病的臨床特征及治療方法探討[J].中外醫(yī)療,2014,(26):74-75.
[3]唐映梅,包維民,江洪娟,等.老年自身免疫性肝炎的臨床及病理特點[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1,31(18):3469-3471.
[4]石光英,黃曉玲,劉浩,等.自身免疫性肝病285例臨床分析[J].新疆醫(yī)科大學學報,2008,31(5):620-622.
[5]何林林,魏來.原發(fā)性膽汁性肝硬化59例及其伴干燥綜合征20例臨床分析[J].臨床薈萃,2011,26(20):1792-1794.
通訊作者:劉宗艷(1967-),女,漢族,山東萊蕪人,大學本科,副主任醫(yī)師,主要研究方向:心內科。
作者簡介:李莉(1971-),女,漢族,甘肅蘭州人,大學本科,主任醫(yī)師,主要研究方向:消化內科。
收稿日期:2015-07-09
中圖分類號:R459.1
文獻標識碼: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