淳海波
摘要:物理是初中必修課之一,更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它涉及到生產、航天、工程等,而初中物理教學中固定的模式、單一的教學方式已經不再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及發(fā)展需求。因此,教師需要進行多樣化教學,合理的運用問題引導法,開拓學生的思路,調動學生學習物理的積極性,夯實學生的基礎,為學生日后更加深入的學習物理做好充分的準備。
關鍵詞:初中物理教學;問題引導法;應用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6)02-0275-02
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教師合理的運用問題對學生進行引導是非常有必要的。教師可以將問題與學生的實際生活進行緊密的結合。例如:水在什么情況下會沸騰?這需要學生了解水的沸點,所需要的大氣壓強及其他外在環(huán)境。教師通過采取如上問題對學生進行引導,使學生觀察生活,并善于發(fā)現生活中的問題,從而激發(fā)學生對物理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生學習效率??梢?,初中物理教學中問題引導法的合理應用是課本知識與生活實踐的結合,使學生能夠將所學習到的物理知識應用到實際的生活中,真正的實現學以致用。
1.問題引導法概述
問題引導法,顧名思義,就是利用問題進行引導。問題引導法在目前初中物理教學中具有廣泛的應用,且收到了較好的應用效果。其具有如下幾個方面的意義。①利用問題引導學生物理學習能夠降低學生物理學習的難度。由于物理是初中教育階段教學難度較大的學科,學生學習較為吃力,尤其是涉及到很多抽象的概念、公式、定理等。教師結合具體的物理教學內容科學的設計問題,并帶領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能幫助學生快速的吃透知識點,提高學生課堂學習的效率[1]。②利用問題引導法明確本堂課的重點及難點。實際上,教師所設計的問題涉及到的知識點就是本堂課物理教學的重點及難點,學生在教師科學的引導下有效的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快速的掌握本堂課的知識點,提高課堂學習的效率。③增強學生學習物理的信心。很多學生在物理學習中缺乏信心,無法將理論與實踐結合在一起,需要教師利用問題對學生進行引導,使學生去發(fā)現問題并解決問題,從而增強學生學習物理的信心。因此,問題引導法對學生的物理學習而言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教師應充分的認識到問題引導法的應用價值,并結合初中物理教學的實際特點及學生物理學習的水平將問題引導法充分的應用到初中物理教學中,從而實現最佳的物理教學效果[2]。
2.初中物理教學中問題引導法的合理應用策略
2.1 課前準備設計問題的相關資料并合理設計問題。在課前,教師需要科學的設計問題,以在課堂上利用問題進行引導。因此,教師應在課前準備設計問題的相關資料,主要包括教材內容、課外知識點以及一些新穎形式的問題,通過此種方式,能夠確保所設計的問題具有一定的趣味性、科學性和合理性,從而在課堂上能夠激發(fā)學生思考問題的興趣,使學生更加積極的投入到課堂學習中,提高學生課堂學習的效率[3]。
2.2 課中有效提出問題并帶領學生分析問題。在初中物理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有效的提出問題,并帶領學生分析問題。教師應充分的把握提出問題的時機,待將某個知識點講授完成之后,教師可以將涉及到該知識點的問題提出,要求學生對問題進行有效的分析[4]。此外,由于很多學生無法快速的把握問題的要點,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及時有效的指導,使學生能夠快速的突破難點問題,確保對相關知識的有效掌握。
2.3 引導學生解決問題并總結問題。在引導學生解決問題方面,教師應講究一定的策略。由于很多學生剛接觸物理,沒有尋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較為被動,針對于此類學生,教師與學生共同探討問題,包括問題的解決思路、問題中涉及到的知識點以及相關公式的變形等等,通過此種方式,學生才能逐步的解決掉問題,并且掌握相應的物理知識點。此外,在學生解決完問題之后,教師應對問題進行總結,并對相應的知識點進行重點的強調,同時教師也可以為學生預留一些課后問題,以便于學生在課后能進行重點的鞏固,確保學生物理學習的有效性[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