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研博
內(nèi)容摘要:現(xiàn)在,我國的初中語文教學還是沿用傳統(tǒng)的教學形式,在教學中,一般都是在課堂內(nèi)進行的,初中語文教學的形式比較單一,所以,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不高。語文教學是義務教學的重點內(nèi)容,老師應該采用有效的方式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
關(guān)鍵詞:初中語文 教學 興趣培養(yǎng)
在新課程改革后,初中語文教學取得了一定的進展,可還是存在學生興趣不高的問題,老師在教學中注重語文知識的灌輸,但是忽視了對學生興趣的培養(yǎng),學生在學習語文時,不是帶著興趣學習的,而是為了考試學習的。語文是一門人文性比較強的學科,老師應該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完善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
一、初中語文老師應該實現(xiàn)教學觀念的轉(zhuǎn)變
初中語文老師要想在課堂上帶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就應該想辦法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老師在教學中,不能采用滿堂灌的形式,應該把課堂交給學生,讓學生在學習中充分發(fā)揮出主動權(quán)。要堅持以學生為本,站在學生的立場上思考問題,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在學習中,老師主要是起到引導的作用。老師在教學中,不能單一的講述,而是應該增強與學生的溝通,可以通過合作學習的方式,共同完成學習的目標。
例如在講授《海燕》一文時,老師把課堂交給學生,老師只是在課堂上起著引導的作用,老師針對課文向?qū)W生提出問題,且提出的問題是由淺入深,一環(huán)扣一環(huán)的。
(一)首先老師先讓學生對作者和作品有一個初步的了解,將課程導入。老師先讓學生對課文的注釋進行了解,然后對注釋中的內(nèi)容提出問題,讓學生自行解答。學生通過注釋了解到海燕是一種鳥類,《海燕》的原名叫《海燕之歌》。老師又對問題進行拓展,提問高爾基的自傳三部曲是什么,學生通過查閱注釋給出了答案。老師又近一步提問作者的寫作背景,學生通過閱讀課文注釋給出了答案。
(二)學生在對課文有了基本的了解后,老師就可以讓學生自主學習,老師可以提出幾個問題,讓學生通過閱讀課文后解答這些問題,然后老師再進行補充。
(三)在學生能夠較為全面的理解課文內(nèi)容時,老師開始讓學生對課文進行精讀,不放過課文中每一個經(jīng)典的片段。老師帶領(lǐng)學生分析課文的主旨,分析課文中海燕的形象,讓學生了解海燕具有的美好品質(zhì)。
二、在初中語文教學中,老師可以通過開展豐富的教學形式,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中,教學的模式都是比較單一的,學生的積極性不高,在實際的教學中,老師要從分析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特點入手,通過分析學生的情感,使學生的學習興趣能夠被充分的激發(fā)出來。
例如在學習《冰心詩四首》時,我就將班級中的學生分成了不同的小組,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朗讀比賽,對冰心的詩進行誦讀,這樣,學生就能夠?qū)⒆陨淼那楦袔氲皆娭校诮虒W中,能夠更好地領(lǐng)會詩中的主旨。在學習《皇帝的新裝》這篇課文時,我也將學生分組,讓學生將這篇童話改成話劇的形式,再讓學生對里面的角色進行扮演,學生產(chǎn)生了一種身臨其境之感,對語文的學習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在學習朱自清的《春》這篇課文時,我不僅僅局限在課堂教學,在學習課文后,我還帶領(lǐng)學生去校園中感受春天,讓學生能夠切身感受到春天的美,并且讓學生在課下完成一篇描寫春天的作文。在課堂教學、課外實踐的基礎(chǔ)上,增強了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
三、老師要積極引導學生發(fā)揮學習的自主性,培養(yǎng)語文的人性化、生活化學習,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語文學習興趣的產(chǎn)生是在生活化的學習中的,老師在教學中應該多與學生互動,提供生活化的場景,將語文的學習與學生的日常生活結(jié)合起來。
例如,在學習《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這篇課文時,我將學生分成了不同的小組,讓學生講述自己童年時的情景,在結(jié)合自己生活經(jīng)歷的基礎(chǔ)上,再來理解這篇課文時,學生就會產(chǎn)生共鳴,能夠?qū)⒆约旱慕?jīng)歷與課文中的描述結(jié)合起來。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由于教學形式比較單一,學生的學習興趣不高,所以,在教學中,應該轉(zhuǎn)變單一的教學形式,采用多元化的教學形式,使學生能夠融入到課堂中。老師在教學中應該強化與學生的溝通,通過合作學習,共同完成學習的目標。
(作者單位:吉林省長春市東北師大附中明珠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