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花(甘肅省民樂縣李寨寄宿制小學,甘肅民樂 734500)
?
互助教學模式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的應用
李玉花
(甘肅省民樂縣李寨寄宿制小學,甘肅民樂 734500)
摘要:隨著經濟技術的不斷發(fā)展,我國的物質水平和精神文化生活都在不斷的改善,人們更加注重教育的實際應用與意義,在日益激烈的競爭中,人才培養(yǎng)成為了國家的發(fā)展重點。新課程理念是適應現(xiàn)代社會需求的教育產物,互助教學是其中的重要內容,在小學數(shù)學的教育中教師應積極應用互助教學的方式,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小組互動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yǎng)。文章介紹了互助教學的概念、意義,并對具體的應用做出了闡釋。
關鍵詞:互助教學;小學數(shù)學;概念和意義;教學應用
在現(xiàn)代化的社會中,國家對于人才建設越來越重視,教育部門對新課程理念不斷完善,并結合學生的實際和國外的先進教學理念,進行教學方式的整改,在培養(yǎng)全面素質人才的同時,為我國提供源源不斷的人才基礎?;ブ虒W是現(xiàn)代化教學方式之一,更加注重團隊學習的氛圍,在討論和相互學習中加強學習質量,這更有利于學生進行自主解決問題,創(chuàng)新學習方法。小學數(shù)學具有抽象性較強的特點,但是還存在一定的規(guī)律性,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在互動學習的方式中掌握基礎知識。
互助學習是一種集體學習模式,在教師的組織和引導下,組建不同的小組,進行學習探討。根據(jù)學習成績和掌握能力的不同,對學生進行科學的分組,可以將有學習落差的學生分為一組,促進學習溝通,促使成績不理想的學生形成較好的學習習慣,利用有創(chuàng)新頭腦的學生,對大家的學習思路進行激發(fā)。也可以將學習優(yōu)秀的學生分為一組,相互探討重點和難點問題,學習相互之間的長處,對同一問題進行多方面的探討,進而擴展解決問題的思維方式。在互助學習中,體現(xiàn)更多的是團隊的力量和互幫互助的精神,在小學數(shù)學學習中進行此種學習方式的運用,不僅能夠提高學習質量,還能從小培養(yǎng)良好的行為習慣,深化團隊的重要意義,促進德育和綜合素質的提高。
互助教學有利于學生進行自主的研究和討論,從討論中發(fā)現(xiàn)問題并解決問題,并在大家的討論中形成解決問題的規(guī)律,提高對問題的理解,更能夠加深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小學生具有活潑的性格特點,以往的學習方式,不能刺激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互助教學,通過教師適當?shù)囊龑?,以小組的形式進行問題的探索,小學生為了表現(xiàn)自己的突出能力,會在討論中積極的思考,在相互討論中發(fā)現(xiàn)自己的問題。小學數(shù)學作為學生受教育的啟蒙階段,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形成自主的學習能力具有重要的意義,因此,在教師的教育中,可以進行互助教學的引進,在團隊的氛圍中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
(一)合理劃分學習小組
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實踐中,教師應該綜合學生學習成績和性格特點,遵循“互補原則”,將學習好的學生和學習差的學生組合在一起,形成優(yōu)生和后進生的“一幫一”學習互助小組,促進差生學習成績的提高,潛移默化地促進了優(yōu)生的綜合能力提升;遵循“均等原則”將學習成績處于中等水平的學生劃分成“學習促進”小組,成績水平均等的學生在同一學習小組,不僅方便了學生之間探討問題,也在無形中形成了一個有競爭和壓力的學習環(huán)境,有競爭才有進步,有壓力才有動力,提高了學生對于學習的干勁兒和積極性。通過對于學生群體進行合理劃分,不僅為學生營造一個互幫互助的學習氛圍,也讓學生可以在學習上“你追我趕”中,共同進步,也促進了學生之間和諧關系的建立,最終達到較好的數(shù)學學習效果。
(二)培養(yǎng)主導能力促進互助學習
在互助學習中,提倡學生積極地說出自己的觀點。然而,在實際的學習中,由于小學生比較膽小,沒有更多的知識儲備,也沒有思考問題的主要思路,常常出現(xiàn)無法討論的現(xiàn)象。教師應該對學生進行適當?shù)囊龑?,肯定每個學生的想法,鼓勵學生進行積極的發(fā)言。結合生活場景和實際的教學案例,教導學生思考問題的方式,并在小組討論的實踐中驗證方法的正確性,加深對問題和解決思路的認識。經過不斷地學習和討論,提高學生主導能力,增強學習的自信心,從小學的教育中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質,改變以往高分低能的現(xiàn)象。
(三)在互助式教學實踐中教師要做好學習引導
互助教學是一種課堂教育的方式,主張以學生為主體,發(fā)掘學生的自主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但是在小學數(shù)學的教學中,小學生的學習生涯較短,不能形成科學的思考問題的思路,較少的社會經驗也減少了聯(lián)想的空間,教師應在小組討論中進行輔助引導,在討論停止時進行適當?shù)奶狳c。在引導學習中,重點是注意教師的引導分寸,不能以大人的思考方式左右學生的思想。教師還要有一定的耐心,通過多次的指導與實踐,逐漸培養(yǎng)學生解決問題的思路,對有創(chuàng)新想法的學生,提出重點的表揚,激發(fā)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的建立。小學生具有較差的紀律性,在小組討論中難免會產生口角,教師在鼓勵學生進行積極發(fā)言的同時,更要提倡互幫互助的學習理念,在數(shù)學的學習中注重德育的培養(yǎng),在學習中增加學生之間的友誼,尋找團隊學習的心得,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這也是新課程教育的宗旨。教師在互助式教學實踐中起到了帶領學生走上正確、高效的學習道路的作用,在鍛煉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提高的同時輔助學生成績提高的教學效果。
近年來,部分院校對互助模式進行了改良,結合先進的教學理念,形成了較完善的互助教學體系,小學生能夠在團隊中取長補短,通過激烈的討論,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小學生獨立解決問題能力的同時,也培養(yǎng)了小學生的主導能力。在小學數(shù)學互助教學中,教師要進行正確的引導,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不同的分組,以提高學生的綜合實力為重點,加強小學生的基礎性教育。
參考文獻:
[1] 洪淑好.有文化的數(shù)學課堂才夠味[J].教育實踐與研究,2011 (5).
[2] 黃顯文.小學數(shù)學思想的培養(yǎng)[J].新課程:小學,2013(11).
[責任編輯趙建榮]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6)28-0008-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28.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