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麗
【摘要】英語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是語言技能教學目標中的一個很重要的組成部分,是高中階段英語教學的重點,閱讀課教學在高中英語教學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主要依據(jù)任務型教學法的理論、《課程標準》及教學實踐,探討如何進行閱讀課教學中的任務設計。
【關鍵詞】高中英語閱讀教學 任務型教學法 任務設計
【中圖分類號】G63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02-0091-02
一、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采用任務型教學模式的依據(jù)
1.教學實踐中存在的問題
傳統(tǒng)的閱讀教學方法,一般來說,過去大多數(shù)教師在上閱讀課時都通過預習,再講解,口筆訓練,背誦等,采用逐字逐句解釋的方法,指出重要的短語,語法知識點,再完成練習冊中的題目就算完事。這種教法雖然能使學生學到語言知識及語法,也能基本應付考試。但從發(fā)展的觀點看,對學生的理解能力、自學能力的培養(yǎng)有很大的局限。由于方法上過于呆板、枯燥,難以激發(fā)學生的興趣,不能引導學生探討全文的主題,思想含義等深層次問題。
目前,絕大多數(shù)教師一般采用提問的形式來進行閱讀教學,通過設問,解答和指導等教學環(huán)節(jié),把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從教師為主導變成師生之間的雙向互動交流。但是,如果問答式教學貫穿整個閱讀教學過程就會導致以下一些問題:1)控制性教學活動過多,導致學生忙于應付回答問題,不利于培養(yǎng)思維能力。2)教師提出的問題大多數(shù)只能停留在對閱讀文章的表層理解上,讓學生捧著課本回答問題,看似在回答問題,答案也基本正確,但只能說是朗讀。并沒有經(jīng)過自己的大腦加工,而常常是把包含答案的整個答案念出來而已。這種回答并不完全符合問題的要求。3)參與問答活動的人數(shù)少,只能在幾個學生的范圍內進行,大部分學生則處于被動接受的狀態(tài)。4)閱讀課教學中教師仍然把大部分時間與精力集中在語言知識的講解上,忽略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yǎng)。在教學方法上,絕大部分教師是把語法和詞匯同課文分離。
2.教育部對高中英語教學的要求
教育部2001年7月制定的《英語課程標準》對英語教學的目的強調如下:“從學生的學習興趣,生活經(jīng)驗和認識水平出發(fā),倡導體驗、參與、合作與交流的學習方式和任務型的教學途徑,發(fā)展學生的綜合運用能力?!?/p>
二、任務型教學法的定義及理論依據(jù)
任務型教學法是交際教學法的一種發(fā)展形態(tài),它以語言學習和建構主義為理論基礎,強調學習者在真實和模擬真實的情景中運用目標語做事情,從而獲得語言的實際運用能力。任務型語言教學的倡導者認為,掌握語言的最佳途徑是讓學生做事情,即完成各種任務。在任務型語言教學活動中,學生注意力集中在表達自己的意思,交換信息,這時他們的主要目的是完成一個任務,并想方設法把這個任務完成好,因此,任務型教學法很適合英語閱讀課的教學。
三、閱讀課教學中的任務設計
教師可根據(jù)課文標題、圖片、多媒體視頻等途徑設計任務,引導學生對課文內容進行預測。閱讀中的任務設計應緊扣中心思想,閱讀后的任務要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輸出能力。依據(jù)這一思路,課文教學可以分以下三個主要部分:pre?鄄reading, while?鄄reading, post?鄄reading.
1.閱讀前的任務(pre?鄄reading task)
導入話題,激活背景知識,導入新課,根據(jù)課文標題、圖片、多媒體預測課文的主要內容和框架結構。
2.閱讀中的任務設計(while?鄄reading tasks)
閱讀中的任務設計應緊扣中心思想,在這一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善于利用信息轉換手段,設計有效的任務和活動,以完整的視覺表象形式將課文的主要內容,人物和事件,故事的發(fā)展過程和場景等生動、清晰地呈現(xiàn)給學生。
3.閱讀后的任務設計(post?鄄reading tasks)
閱讀后的任務要求對文章主要內容做出鑒定和判斷。這種任務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和加深學生對文章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activity1:識別文章功能及作者的寫作風格
activity2:組織討論
activity3:課后延伸
四、幾點反思
1.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采用任務型閱讀教學模式時,教師要依據(jù)教學目標和課文內容,創(chuàng)造性地設計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教學任務,吸引和組織他們積極參與閱讀活動,使閱讀教學更加突出學生的主體性和語言學習的交互性,在整個閱讀教學中,給予學生充分的語言表達機會。
2.了解中西外語學習文化差異。我國外語教學,尤其是中學階段的外語教學,一直是以教師為主導,以語言知識為教學重點,重教輕學。而西方外語教學理論與實踐發(fā)展趨勢是重視語言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其表現(xiàn)形式是以學生為中心,因此,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采用任務型教學模式時,教師要根據(jù)自身的教學理念和思維方式來運用這一教學方法,以達到閱讀教學的有效性,從而促進任務型教學的本土化。
3.教師必須以一種理性的態(tài)度來對待任務型教學模式,并學會反思和創(chuàng)新。教師在嘗試一種新的教學理念與方法時,必須把它與傳統(tǒng)的外語教學的積極經(jīng)驗相結合。
五、結束語
任務型閱讀教學模式也有其自身的局限性。教師應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根據(jù)教情、學情及當?shù)氐木唧w情況進行閱讀教學,吸收別人的優(yōu)秀教育理念,學會反思自己的教學,觀察自己的課堂行為,努力使它與任務型閱讀教學模式形成優(yōu)勢互補,通過整合形成自己的個性化的教學模式,從而提高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的效率,提升高中生的英語閱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