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立珍
摘 要:隨著教育改革的逐漸深入,高中語文教學也在不斷改革。古詩詞作為高中語文教學內(nèi)容的重點,影響著高中語文教學效果。就目前高中語文古詩詞教學而言,存在著教學枯燥、輕視想象、意境感差等問題,嚴重影響了高中語文古詩詞教學。教師需針對目前高中語文古詩詞教學存在的問題,提出相應的教學策略,從而提高高中語文古詩詞教學效果。
關鍵詞:新課改;高中語文;古詩詞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6)15-0385-253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15.034
新課改環(huán)境下,高中語文古詩詞教學受到了國家教育部門的高度關注,古詩詞教學工作也在不斷改進,但實際教學過程中,學生處于被動地位,缺少學習古詩詞的主觀能動性,難以讓學生體會到古詩詞中的意境,導致學生無法領悟詩詞中的內(nèi)涵,影響教學效果。結合目前古詩詞教學的現(xiàn)狀,我們對教學方法進行創(chuàng)新,通過營造意境,提高學生古詩詞鑒賞能力。
一、高中語文古詩詞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枯燥,學生學習興趣差
鑒于高中語文古詩詞教學的特殊性,大多數(shù)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未營造一種意境,致使課堂教學變得枯燥、乏味,影響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有些學生在學習古詩詞時,僅是為了應對考試,還未理解和掌握古詩詞所表達的真正內(nèi)涵,就開始背誦。這樣,既無法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又影響了教學效果。
(二)輕視想象,缺少獨到的見解
高中語文古詩詞教學,大多需要學生進行聯(lián)想和想象,這樣,才能領悟到詩詞所要表達的內(nèi)涵。然而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的表達能力存在局限性,無法為學生展現(xiàn)詩句中的意境,致使學生僅依靠字面意思理解古詩詞,難以實現(xiàn)培養(yǎng)學生想象能力的教學目標。如果學生不能掌握通過意境分析古詩詞內(nèi)涵的方法,在日后的古詩詞學習中,不僅不能舉一反三,還不能學會融會貫通。
二、提高高中語文古詩詞教學效果的策略
通過分析目前高中語文古詩詞教學現(xiàn)狀,可知意境和想象是影響教學效果的關鍵因素,因此,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采用意境教學法、聯(lián)想教學法和對比教學法,進行高中語文古詩詞教學。
(一)意境教學法
要想在課堂中應用意境教學法,教師就必須注重培養(yǎng)學生閱讀詩句的能力。古詩詞是中國文化藝術的瑰寶,也是古代詩人表達理想和抱負的重要載體。只有學生反復有感情地朗讀詩詞,才能深入體會到古詩詞中的唯美意境,把握作者想要表達的情感,提高自身的古詩詞鑒賞能力。例如,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痹娫~當中,作者描繪的意境比較凄冷,如秋月、東風等,作者借景來抒發(fā)自己對故國的思念之情。在這首詞的教學中首先教師可以先設問:“此詩詞中,作者想要表達一種怎樣的情感呢?”然后讓學生反復朗讀,或者采用提名朗讀的方式,隨后讓學生展開討論,分析作者表達的情感。通過討論,讓學生初步掌握詩詞的意境以及詩詞內(nèi)涵,然后,通過教師的講解,讓學生深刻體會到作者表達的情感。
意境是詩詞的靈魂,如果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能為學生創(chuàng)設意境,必將導致課堂教學枯燥、乏味。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注重意境的營造。例如,在教學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一課時,教師先讓學生閱讀詩詞,然后想象詩詞中的情景,通過小組討論,總結詩詞表達的情感,最后,與其他學生相互分享。意境的營造,讓學生產(chǎn)生共鳴,從而更好地掌握和學習古詩詞。
(二)聯(lián)想教學法
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是提高教學效果的又一關鍵因素。教師在課堂中,要多與學生互動,提高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在教學當中,教師讓學生展開聯(lián)想,想象詩人展現(xiàn)的意境以及通過意境表達的情感。例如,在教學李白的《蜀道難》一課時,教師先讓學生自行閱讀,然后用簡潔、凝練的語言描述作者筆下“西當太白有鳥道,可以橫絕峨眉巔。地崩山摧壯士死,然后天梯石棧相勾連。上有六龍回日之高標,下有沖波逆折之回川。黃鶴之飛尚不得過,猿猱欲度愁攀援?!钡漠嬅妗W生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有的學生說:“西邊太白山有飛鳥能過的小道,沿著小路可以到達峨眉山的頂端。山崩地裂蜀國壯士都被壓死了,兩邊的天梯棧道才相通。上方擋住了太陽神六龍車的山巔,下有驚濤駭浪迂回的山川。善于飛翔的黃鵠也無法飛過,猢猻翻過也愁著攀援?!蓖ㄟ^讓學生聯(lián)想,深入了解和把握作者熱愛祖國大好河山,以壯闊美景表達自己理想的情懷。
通過教師的耐心引導,學生展開想象力,開闊自己的思維,有利于學生掌握詩詞所要表達的內(nèi)涵。同時,通過聯(lián)想教學,提高學生主觀能動性,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果。
(三)對比教學法
對比教學,是指把相同背景、風格和表達手法的古詩詞進行對比。對比教學,既有助于學生掌握本篇詩詞表達的內(nèi)涵,又能培養(yǎng)學生舉一反三的能力,提高學生的鑒賞能力。例如,在學習李清照《聲聲慢》一課時,教師引入李清照的《一剪梅》,讓學生進行對比朗讀,探究兩首詞中作者想要表達的情感。教師將學生分成小組,展開討論,每小組設置一個代表,由代表闡述作者表達的情感,最后,教師進行總結。《聲聲慢》是李清照后期創(chuàng)作的一首詞,該詞表達了作者經(jīng)歷國破家亡后,一個人孤苦伶仃,無依無靠的悲傷之情。而《一剪梅》是作者前期的一首詞,表達的是一種相思的情感。
在高中語文古詩詞教學中,教師要善于運用古詩詞對比教學法,通過對比教學,提高了學生的鑒賞能力,開闊學生思維,表達自己對古詩詞獨到的見解,有助于學生想象力的培養(yǎng)。同時,通過對比教學,學生也能掌握更多的古詩詞,提高高中生語文素養(yǎng)。
三、結語
目前,高中語文古詩詞教學存在教學枯燥、學生學習興趣差和輕視想象等問題。在新課改環(huán)境下,教師既要對教育理念進行創(chuàng)新,又要對教學方法進行創(chuàng)新。教師在實際教學中,可以采用意境教學法、聯(lián)想教學法和對比教學法,為學生創(chuàng)造意境,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能力,提高學生的鑒賞能力,弘揚和傳承我國古典詩歌文化。
參考文獻:
[1] 楊彩云.新課改下如何搞好高中語文古詩詞教學[J].考試周刊,2013(55):28—29.
[2] 李玲.新課改下的高中語文古詩詞教學策略[J].軟件:電子版,2014(18):313.
Abstract:With the gradual deepening of the education reform, high school Chinese teaching also continuously reform. Ancient Chinese poetry, as the importance of high school Chinese teaching content, influenced high school Chinese teaching effects. In terms of current high school ancient Chinese poetry teaching, there are teaching boring, contempt of imagination and poor sense of artist conception and so on, which seriously affected high school Chinese ancient poetry teaching. Teachers should put forward corresponding teaching strategy according to current existing problems in high school Chinese poetry teaching,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ects of high school Chinese poetry.
Key words: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high school Chinese; ancient Chinese poetry teaching
[ 責任編輯 田彩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