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亮 王連俊
遼寧廣播電視大學(沈陽 110034)
微課的設計與建設研究
夏亮 王連俊
遼寧廣播電視大學(沈陽 110034)
采用微課的教學形式,使得學習者的知識點更加獨立,學習更加系統(tǒng),學習形式更加靈活。微課其名稱的主題性、內容的相對獨立性、知識點的完整性、資源的移植共享性等,已經逐漸融合到人們的學習當中。本文就微課設計與建設的理論與實踐展開分析和研究。
微課;設計;理論;實踐
微課是隨著網絡和多媒體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和變化,并被應用于課堂教學的產物,它作為一種新型教學資源,內容的相對獨立性、知識點的完整性等特點,成為傳統(tǒng)課堂教學模式的一種有效補充,越來越多地受到教師和學生的青睞。
微課是由國外發(fā)展而來,近年來在國內蓬勃發(fā)展,逐漸形成理論實踐系統(tǒng),有很多教育工作者根據(jù)自己的見解并結合實踐給予了微課多種定義。在首屆全國高校微課教學比賽通知中,教育部將微課定義為:以視頻為主要載體記錄教師圍繞某個知識點或教學環(huán)節(jié)開展的簡短、完整的教學活動。
微課涵蓋有教學內容和技術手段兩個內容。
教學內容包括授課內容、旁白、字幕、畫面、各類資源與教學PPT、片頭片尾,通過剪輯與拼接,形成可播放的、清楚解讀某一知識點、技能點或結構點的完整教學單元。微課主要包括三部分,一是課程引入,二是教學內容、三是課后習題。
技術手段多采用錄屏、實拍視頻、二維、三維、PPT頁面等形式。將授課PPT、授課錄像、各類媒體資源、網上小視頻、畫面、旁白等各類媒體素材按照教學講解進程進行合理安排設計與制作。
為了將微課建設工作更好的開展,細化職責和推進工作的實施,微課建設大致分為獨立項目組開發(fā)模式和合作開發(fā)模式兩種。
獨立項目組開發(fā)模式。以課程為單位組成微課建設小組,微課建設小組包括項目負責人、教學內容及技術實現(xiàn)。
合作開發(fā)模式。老師負責提供教學內容及相關課程信息,技術人員負責相關課程的各類媒體素材資源的收集與支持,包括視頻錄制、錄像、圖片素材的收集與處理、動畫的收集與制作、畫面的合理布局設計、聲音的錄制與處理等等。
4.1 前期教學設計腳本
要想做好一個好的微課,必須有一個好的腳本。首先要確定教學目標、授課對象和教學內容,即明確要講授的具體知識點、技能點或結構點。
教學設計。微課雖然短小,但也是課。既然是課,當然也就需要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既要符合教學規(guī)律和要求,又有自己獨立的設計。它包括教學內容,教學環(huán)境、教學資源和教學過程等。注重教學效果,體現(xiàn)教學重難點,有效組織教學活動,形成完整的信息化教學設計方案,在短短幾分鐘的時間里不僅要將內容講透徹而且還要能將學習者牢牢吸引住。
媒體設計。媒體設計決定了微課的表現(xiàn)形式,不同的表現(xiàn)形式會讓學習者產生不一樣的感受,也會有不一樣的學習效果。在教學過程中,各環(huán)節(jié)需要借助哪些圖片、表格、文字、音頻、視頻、動畫、仿真等多種媒體資源和信息化教學手段,創(chuàng)設學習情境。
腳本設計。將授課PPT、授課錄像、各類媒體資源、畫面、旁白等各元素要求按照教學講解進程進行
合理設計和安排,我們要根據(jù)微課的課題、教學設計、媒體設計來構思微課的拍攝流程,并逐步細化,最終寫成詳細的腳本文稿,包括畫面、解說詞、字幕、配樂等等,有了腳本就可以按照流程和安排進行錄制了。
4.2 微課PPT的設計與制作
在微課中,要求PPT的布局要美觀、簡潔大方、色彩搭配合理、風格相對統(tǒng)一,幻燈片時間不宜過長,要重視學生的視覺感受。在設計PPT時,要將字幕和圖標的層次設計清楚,突出標題的醒目。每門課程的字幕和圖標要統(tǒng)一風格,統(tǒng)一格式(包括顏色、字體、標記、布局等),要充分考慮屏幕的視覺效果,字體的整體比例要與電視屏幕比例一致,標清要選用4:3,高清選用16:9,且字幕每屏不能超過6行,字與字之間的間距不宜過密。在字體的選擇上通常采用黑體或者粗圓等,這些字體在屏幕顯示上厚重飽滿,同時能避免出現(xiàn)閃爍現(xiàn)象,字幕所涉及的標點符號要規(guī)范,要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標點符號用法》(GB/T 15834-1995)的要求。在字幕的顯示時間應該與講授的內容相符合,每屏漢字停留要有足夠的閱讀時間。在圖表的設計中要簡潔明確,突出知識點內容,字體大小居中。如圖表內容過多、字體小的話,建議采用局部放大的方式與講授內容相配合。
4.3 微課的錄制
微課的錄制分為兩種,一種是演播室系統(tǒng)講授型錄制和專題型錄制。
系統(tǒng)講授型相對簡單,課程的錄制在學校演播室內完成,采用四路信號同步錄制,(包括一路全景、一路正面中近景、一路學生中景以及一路計算機屏幕畫面),所提供的教學設備有計算機、交互白板、無線話筒、提詞器等。視頻畫面主要以教師中景和屏幕內容切換為主,整個作品將老師講授內容成體系的呈現(xiàn)。
專題型錄制相對復雜,課程的錄制一般在室外或者操作場地,拿數(shù)控類課程錄制為例,除了要考慮錄制環(huán)境和背景,還要考慮光線的要求,一般情況要進行補光,還要考慮周邊聲音要求,要盡量清空錄制環(huán)境,使得錄制環(huán)境安靜,如果機器嘈雜無法進行講解,可由后期根據(jù)操作畫面進行后期同步配音來對操作進行講解。如有條件多采用三路信號同步錄制(包括一路全景交代環(huán)境、一路正面中近景、一路設備操作手的特寫),授課內容及仿真視頻在后期進行合成,在錄制時所提供的設備有無線話筒、補光燈、反光板,如果有條件可用提詞器及交互白板等等。視頻畫面主要以教師中景和操作特寫內容切換為主,整個作品將老師講授內容成體系的呈現(xiàn),力求反映真實的授課情境。之后進行資源的編輯,將授課內容、旁白、字幕、畫面、各類資源與教學PPT進行剪輯,形成可播放的、清楚解讀某一知識點、技能點或結構點的完整教學單元。微課的后期編輯根據(jù)技術人員的喜好不同通常采用不同的編輯軟件,如Adobe premiere、edius、大洋、索貝等,運用這些軟件對錄制內容進行后期的合成,包括片頭片尾的制作、授課內容的剪輯、圖片視頻素材的添加、字幕及唱詞的制作、配音的合成以及背景音樂的添加等等,輸出一般為AVI、MP4或者MPEG2等格式,然后進行留存和上載。
總之,微課作為課堂教學的一種新興表現(xiàn)形式,它的建設要由淺入深,以知識普及和高雅趣味為主要導向來吸引受眾。微課有別于傳統(tǒng)授課的形式,短、淺、實用,貼近生活、最終要符合學習者的學習特點,來滿足不同人才培養(yǎng)的需求。
[1]宮玉玲.國開微課程建設八人談[J].中國遠程教育,2014.
[2]劉軍夏德奇微課程的設計與應用[J].網友世界,2014.
[3]殷丙山.慕課和微課在成人教育中的應用[J].北京宣武紅旗業(yè)余大學學報,2015.
[4]胡海星,張春霞,張春艷.微課在高職實訓教學中的應用研究――以“食品理化分析”實訓課程為例[J].長沙大學學報, 2015.
[5]高軼.高職院校多媒體課件制作[J].中國市場,2008.
[6]呂瑤.慕課如何化繭成蝶?[J].中國遠程教育,2014.
[7]徐寶青淺析計算機應用于多媒體教學的方法[J].計算機光盤軟件與應用],2011.
(責任編輯:文婷)
G521
A
1003-3319(2016)04-00033-02
10.19469/j.cnki.1003-3319.2016.04.0033
遼寧省現(xiàn)代教育學會“十二五”規(guī)劃課題“微課程教學資源的設計與建設”課題編號(2015XH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