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曉非(黑龍江大學 應用外語學院,黑龍江 哈爾濱 150080)
?
以翻譯策略能力培養(yǎng)為導向的翻譯案例教學模式研究*
甄曉非
(黑龍江大學 應用外語學院,黑龍江 哈爾濱 150080)
摘要:翻譯策略能力是譯者在翻譯過程中發(fā)現(xiàn)和解決翻譯問題的能力,是譯者翻譯能力中的核心子要素。文章在剖析和闡釋翻譯案例教學內涵的基礎上,探討翻譯策略能力培養(yǎng)和翻譯案例教學的相關性,旨在構建以翻譯策略能力培養(yǎng)為導向的翻譯案例教學模式。
關鍵詞:翻譯策略能力;翻譯案例教學;模式
在西班牙PACTE翻譯能力研究小組提出的翻譯能力模型中,翻譯策略能力被認為是最核心的單項能力,它負責規(guī)劃整個翻譯計劃,實施具體翻譯過程,評價翻譯活動的有效性,同時還能激發(fā)其它翻譯子能力彌補翻譯產(chǎn)品的不足,它是一種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1]。這一研究為翻譯策略能力研究開啟了新的視域。
翻譯教學的最終目標是發(fā)展學生的翻譯能力[3-5],所以作為翻譯能力的核心子能力,翻譯策略能力的培養(yǎng)和發(fā)展是學生譯者翻譯能力發(fā)展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文章試圖依據(jù)翻譯策略能力所呈現(xiàn)的本質特征,引入翻譯案例教學法,旨在將以翻譯策略能力發(fā)展為中心的教學理念融入翻譯案例教學法中,一方面以翻譯策略能力培養(yǎng)加強翻譯案例教學實施的目標性,另一方面通過翻譯案例教學促動翻譯策略能力發(fā)展的有效性。
翻譯案例教學中使用的案例既是一種翻譯教學素材,也是翻譯教學的主要內容。翻譯案例暗含實施翻譯實踐及展開翻譯活動所需的宏觀層面的翻譯理論知識,中觀層面的翻譯策略及微觀層面的翻譯技巧,通過對這些內容的挖掘、識別、應用和反思,能夠使學生譯者進一步體會翻譯實踐活動的規(guī)律性和翻譯過程的本質特征。
從本質上說,翻譯案例教學是授課教師以翻譯教學目的為基礎,以翻譯教學大綱為指導,針對翻譯教學內容,整合所教授的翻譯理論和翻譯原理,選擇恰當?shù)目谧g或筆譯翻譯任務,同時配合多媒體等多元化的呈現(xiàn)手段,以期為學生譯者營造一個真實的翻譯情境。在完成翻譯任務的過程中,通過各種方式導入翻譯任務,然后引導學生建立翻譯任務與所學翻譯理論之間的有機聯(lián)系,幫助學生預測完成翻譯任務可能會遇到障礙,并準備完成任務所需的輔助工具,比如工具書、相關領域的參考資料等。
翻譯案例教學的價值主要體現(xiàn)在:針對學生譯者具備的翻譯理論知識、翻譯策略知識及其它相關知識,聚焦翻譯教學目的和主旨,緊扣翻譯教學內容,組織翻譯實踐活動。通過引導學生譯者共同參與對典型翻譯案例的討論和問題解決,調動學生的知識背景,引導學生理解并掌握相應翻譯理論或基本概念,掌握解決翻譯問題的翻譯策略。翻譯案例教學重在培養(yǎng)學生依據(jù)翻譯案例的難易程度及相關的背景知識制定翻譯計劃的能力,在翻譯活動過程中識別翻譯問題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實際翻譯問題的能力及團體合作的能力,最終達到理論聯(lián)系實際、學以致用的教學目的。
翻譯策略是譯者在具體翻譯任務框架下為解決具體翻譯問題而形成的有意識的、有針對性的翻譯決策活動。翻譯要素學派認為翻譯策略也屬于翻譯能力,且是翻譯能力中的核心子能力,能夠促動和引導其它翻譯子能力的發(fā)揮和發(fā)展。翻譯策略本質上是一種決策的過程,是譯者秉持的一種總體翻譯傾向和理念,典型的翻譯策略如直譯和意譯;異化和歸化等。翻譯策略的形成來源于對翻譯任務的全方位考量,譯者的能力越強,對翻譯任務的觀測能力也越強,從而形成正確有效的翻譯計劃;之后在翻譯活動的具體實施過程中,會之前的翻譯計劃為依據(jù),聯(lián)系相關翻譯理論,形成解決具體翻譯問題的翻譯技巧或方法[6]。
翻譯策略和翻譯案例教學雖屬性不同,一個屬翻譯研究的理論層面,另一個則是翻譯研究的實踐層面,但是二者也存在同一性,翻譯策略強調以翻譯問題為起點,而翻譯案例教學則聚焦教學過程的任務化,一個可作為理論導向,另一個則是實踐活動,二者相輔相成,互為依據(jù),互為驗證。翻譯案例教學是在課堂教學中,根據(jù)翻譯教學目的和教學內容的要求,在教師的引導下讓學生利用已有的翻譯理論知識和實踐知識,對實際翻譯過程中發(fā)生的翻譯活動進行討論、分析、歸納、演繹、總結和評價(2)。將翻譯策略能力培養(yǎng)作為翻譯教學目標或大綱設計的核心,有助于選取翻譯教學中的翻譯案例,設計以策略能力培養(yǎng)為中的翻譯教學,創(chuàng)建翻譯計劃與翻譯實施相對應的情景語境,使學生譯者在解讀翻譯案例的同時,獲得翻譯知識,促進翻譯思維的發(fā)展。
以翻譯策略能力培養(yǎng)為導向的翻譯案例教學涉及教學準備、教學實施和教學評價等內容。這些內容都以策略能力的培養(yǎng)和提升為主要目標,通過課堂討論模式,讓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相互作用、相互促進,旨在促使學生譯者對所學的翻譯理論與翻譯實踐知識進行有效結合,培養(yǎng)學生譯者對翻譯的理解和表達意識,提高學生譯者分析、解決實際翻譯問題的整體識別能力,重在拓展學生譯者針對一定翻譯任務的判斷能力和決策能力。
(一)教學準備
開展翻譯案例教學絕非易事。第一,必須確保教學中的翻譯案例具有較強的可操作性;第二,要明確翻譯案例的目標導向性,即以策略能力培養(yǎng)為核心目標,進而全方位提升學生譯者的翻譯能力和語言能力;第三,要突出翻譯案例操作的問題性,因為翻譯策略能力是學生譯者發(fā)現(xiàn)翻譯問題和解決翻譯問題的能力,所以真實的翻譯案例還必須隱含具體的翻譯問題,只有存在翻譯問題才能引導學生譯者應用相應的翻譯理論和翻譯策略加以解決,形成理論與實踐的完美結合。
(二)教學實施
1.翻譯案例的選擇和呈現(xiàn)
基于翻譯策略能力的培養(yǎng),翻譯案例的內容設置和結構編排需根據(jù)學生譯者翻譯能力和翻譯策略能力發(fā)展的不同程度。比如,針對翻譯專業(yè)一、二年級的學生譯者,所選擇或編寫的案例任務應以突出詞匯和句法翻譯策略的使用為主;針對三、四年級的學生譯者則需偏重翻譯問題解決的語篇技巧;對更高年級的學生譯者文化維度的涉及則至關重要。
案例教學的成敗主要取決于學生,翻譯案例教學也是如此,所以在翻譯案例正式討論之前,教師需預測影響案例討論的諸多因素,盡量降低可能引發(fā)不良教學效果的風險??梢栽谟懻撝?,列出翻譯策略選擇所需的各種理據(jù)清單,并針對不同理據(jù)準備詳細的論證材料,以備隨時指導學生譯者進入正確合理的討論環(huán)節(jié)。另外,分析和找出案例所涉及的基本翻譯策略和翻譯理論也至關重要。還需提醒學生準備翻譯輔助工具,以便學生可以隨時搜索和查閱翻譯任務中涉及的新詞語、新句式以及重要的文化背景知識。還可以鼓勵學生模擬真實的翻譯任務,在翻譯實施之前預測翻譯難度、制定翻譯計劃,在翻譯過程中,記錄典型的翻譯問題和解決的翻譯策略,以便在討論環(huán)節(jié)和其它同學分享翻譯經(jīng)驗,總結翻譯問題的規(guī)律性,提練翻譯策略的普遍特征。
2.翻譯案例的分析和討論
學生譯者的體驗和參與是翻譯案例教學分析和討論環(huán)節(jié)的重點。在這一過程中,要注意建立和保持翻譯實踐和相關翻譯理論及翻譯策略之間的平衡,即翻譯理論和技能與翻譯實際操作之間的平衡。如果討論中過多的強調重要理論和復雜的翻譯技巧說明,則會使案例討論傾向于單純的指導形的教學模式;反之,如果討論偏重于完全非理論性的實踐活動,則會變案例教學為實驗性的教學模式,缺乏理論知識的正確引引導。
在案例討論中居于核心地位的是為案例中所包含的翻譯問題提供不同的解決策略,篩選出最佳的一個或多個問題解決策略,最后制訂具體的實施方案。正式討論時,教師要引導和組織學生譯者展開討論,適時監(jiān)控學生的討論過程,鼓勵和推動論點明確的討論,引導和糾正偏離主題的討論,同時強調自由討論的氛圍,幫助學生成為討論的主角。在討論結束后,關鍵是督促各小組提出解決翻譯案例中涉及的翻譯問題的策略和辦法,并形成理解和共識。
(三)教學評價
在翻譯案例總結與評價環(huán)節(jié),教師需對案例討論的過程,所涉及的翻譯理論知識、翻譯問題、翻譯策略等進行總結和評價。這一環(huán)節(jié)是成功實施案例教學的重要保證,也是檢驗整個教學環(huán)節(jié)是否達到預期培養(yǎng)目標的有效措施。案例教學評價可以通過書面形式或口頭形式完成。教師可以指導學生記錄討論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并根據(jù)討論結果完成具體的翻譯任務,最后以翻譯任務的完成質量,即翻譯作品來判斷案例教學的完成情況。還可以通過師生間的訪談,了解學生譯者在案例的分析、討論和總結中所獲取的知識關鍵點,并以此為基礎進一步改進案例教學的實施過程。
參考文獻
[1]PACTE.Investigating Translation Competence:Conceptual a nd Methodological Issues[J].Meta,2005,50(2):611.
[2]金萍.多維視域下翻譯轉換能力發(fā)展與翻譯教學對策研究[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2.
[3]劉和平.翻譯能力發(fā)展的階段性及其教學法研究[J].中國翻譯,2011:37-45.
[4]馬會娟.漢譯英翻譯能力研究[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集團,2013.
[5]文軍.翻譯課程模式研究——以發(fā)展翻譯能力為中心的方法[M].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2005.
[6]甄曉非.以翻譯策略為導向的翻譯教學模式研究[J].高教學刊,2015(9):27-28.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2096-000X(2016)13-0073-02
*基金項目:黑龍江省哲學社會科學項目(編號:15YYD01);黑龍江省教育廳教學改革項目(編號:JG2014010944);黑龍江大學新世紀教學改革項目(編號:2014B23);2015年度黑龍江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課題(外語專項)(編號:WY2015103-C)
作者簡介:甄曉非(1974-),女,哈爾濱人,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為翻譯理論和翻譯測試。
Abstract:Strategic Competence of Translation,the core of translation competence,is the competence to distinguish and solve translation problems during the process of translation.On the basis of analyzing and explaining the nature of Case Teaching for Translation,this paper explores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development of strategic competence and case teaching of translation,in order to construct case teaching mode for translation directed by cultivating strategic competence of translation.
Keywords:strategic competence of translation;case teaching for translation;m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