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英華
內(nèi)容摘要:教學活動本身就是師生情感交流的過程,恰當?shù)那楦薪涣骺梢詷O大地提高課堂教學的效果。教師應該對師生的情感因素對教學活動的影響有著非常清楚地把握,并運用好情感因素,提高教學實效性。
關鍵詞:學生 教師 情感教學
教學過程既是傳授知識、發(fā)展學生智力的認知發(fā)展過程,又是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使其個性得到全面發(fā)展的過程。教師如何運用情感因素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情緒,使學生具有愉快的認知心理,從而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至關重要。
一.學生的情感因素對學習過程的影響
學生是教學過程的主要參與者,是學習過程的主體,因此,研究教學中的情感因素必須首先研究學生的情感因素對學習過程的影響。
1.學習情緒對學習的影響
學生的學習情緒可概括為兩個方面:一是學習動機,二是對學科的態(tài)度。學生對學科的態(tài)度直接影響到教學效果,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有針對性地展現(xiàn)學科的作用和意義,努力使學生喜歡所學的學科,這樣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2.學習自信心對學習的影響
學習自信心是學生對完成學習任務所需要的個人能力的主觀估價。信心的大小取決于他如何估計自己的學習能力。學習自信心形成以后,就會產(chǎn)生“皮格馬利翁”效應。有充分自信心的學生就會獲得一種積極向上的動力;自信心不足的學生則可能會為了避免失敗而不思進取。兩種截然不同的行為方式取決于學生的學習成績,反過來又影響其學習成績。
3.學習意志力對學習的影響
意志,指決定達到某種目的而產(chǎn)生的心理狀態(tài),表現(xiàn)為自覺的確定目的并根據(jù)目的來調(diào)節(jié)、支配自己的行為,克服各種困難從而實現(xiàn)目的的心理活動。學生在學習期間不僅要有明確地學習目的、適當?shù)貙W習方法,更要有克服各種困難地意志和決心,以及排除各種干擾的能力。
二.教師的情感因素在教學過程中的作用
教師是教學過程的組織者,教師的情感貫穿教學的全過程,教師的情感會對學生的情感產(chǎn)生感染進而影響學生的情感。因此,教師的情感對教學過程有非常大的影響作用。
1.感染作用。教師的情感對學生具有直接的感染作用。具有良好的情感品質(zhì)是教師高質(zhì)量完成教學任務所必備的條件之一。如果教師熱愛自己的專業(yè)、自己的學科,也會激發(fā)學生熱愛本專業(yè)、本學科;如果教師以一貫的耐心、不懈地教育和了解學生,對學生嚴格要求,不斷地督促和檢查學生的學習情況,以頑強的毅力努力完成教學任務,則學生的意志力也會不斷地得到強化。
2.能動作用。教師的情感作用于所教的學科,能促使他努力拼搏、刻苦學習,不斷拓展自己知識的深度和廣度,使自己博學多才;教師的情感作用于教學,促使他以獨立、創(chuàng)造性的思維,恰當?shù)匕盐战滩牡碾y點和重點,對教學內(nèi)容進行重組、加工;教師的情感作用于課堂,會有助于營造和諧、愉快的課堂教學氛圍。
3.教育作用。實踐表明,情感教育是一種最好的教育,它不但能激發(fā)學生善良的情感,也可以喚起學生對信念的追求。教師的希望、寄托、關懷、循循善誘、苦口婆心和滿懷激情,可以溫暖學生的心田,蕩滌精神的污染,使情緒低落、意志頹喪的學生重新燃起希望之光。
4.遷移作用。教師與學生的情感,常常相互影響,牽連交織在一起,共同對教學過程起作用,教師的情感與學生的情感可以相互遷移。
三.提倡教師以情感教學
1.現(xiàn)代情感教學理論強調(diào)在教學中注入情感,突出情感在教學中的地位和作用。目前在教學過程中,無論是教學內(nèi)容還是教學方法,不同程度地存在著只注重學生的理性因素而忽視學生的興趣、意志、動機、靈感、潛意識等非理性因素的問題。直到近些年才開始重視學生非智力因素與教學過程的關系。而非智力因素的核心問題實質(zhì)上就是教師與學生的情感問題。
2.學生是教學過程的主體,如果我們在教學過程中忽視學生情感因素對主體活動的巨大作用,實質(zhì)上等于忽視學生的存在,把活生生的教學對象、教學主體視為教學過程中無足輕重的組成部分。反之,如果教師能恰當?shù)乩们楦幸蛩卦诮虒W中的作用,努力在教學過程中誘導和培養(yǎng)學生的非智力因素,則會對提高教學質(zhì)量起到巨大的促進作用。
3.要發(fā)揮情感因素在教學過程中的有利作用,教師必須首先具有真摯、深厚的情感,同時必須恰當把握情感在教學過程中的運用,學會對師生雙方的情感進行調(diào)控。在任何時候都應以真摯情感去溝通學生的心靈、尊重他們的人格、保護他們的自尊、樹立他們的信心、鍛煉他們的意志,讓學生真正體會到教師行為的溫暖內(nèi)涵,產(chǎn)生愉快的情感體驗,這樣才能用主動取代被動,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作者單位:威海職業(yè)學院基礎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