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瑩
【中圖分類號】G6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01-0047-02
戶外活動是幼兒園活動的基本內容,每個幼兒園都很重視開展戶外活動。由于我園戶外面積較小,所以我們深入開展了“因地制宜開展戶外活動,促進幼兒自主學習與發(fā)展”的實踐研究,讓幼兒在戶外活動中獲得更好的發(fā)展。
一、有效整合周圍環(huán)境和運動區(qū)域,拓展戶外活動空間
戶外場地的合理設置直接關系到戶外活動的開展,每個園的園舍都有自己的規(guī)劃和特點,因此,在規(guī)劃戶外環(huán)境時應充分考慮幼兒園的園舍環(huán)境和運動區(qū)域的有機聯(lián)系,合理設置。如我園的大廳面積約50平方米,與大操場毗鄰,我們就將它也歸為戶外場地,設置“創(chuàng)意建構區(qū)”;而大操場的左側角落有一座有斜屋頂的泵房,我們將其外墻面貼上瓷磚成為幼兒的“開心涂鴉區(qū)”,與“快樂競賽區(qū)”、“體能拓展區(qū)”共同成為大操場的戶外活動區(qū)域,給幼兒更多自主選擇的機會,使幼兒在這個區(qū)域既能發(fā)展大動作,也能發(fā)展精細動作,并做到動靜結合;又如在社區(qū)拆建過程中劃撥給我園200多平方米的空地,由于這塊空地的一側有塊小土坡,我們就因地制宜,順勢而建,將這塊地鋪上人工草坪,如今成為了幼兒最喜歡的滑草區(qū)。
二、有效利用戶外場地,滿足各年齡班幼兒自主活動的需要
幼兒的戶外活動時間每天不少于2個小時,我園的場地小,我們就根據各年齡段幼兒的特點,對晨間戶外活動和下午戶外活動兩個時段的場地進行了合理安排,讓每個場地都物盡其用,滿足各年齡班幼兒自主活動的需要:
1.晨間戶外活動的場地安排
大班幼兒動作發(fā)展相對比較完善,運動量需求比較大,我們就將大班年段的戶外場地安排在臨近大廳,有水泥地面的大操場區(qū)域,并將這塊區(qū)域劃分為“快樂競賽區(qū)”、“體能拓展區(qū)”、“開心涂鴉區(qū)”,“創(chuàng)意建構區(qū)”,這四塊場地連成一片,方便大班幼兒自由選擇活動項目,混班活動;中班幼兒動作發(fā)展差異性大,自我保護意識較弱,我們就將中班年段的戶外場地安排在有塑膠場地的區(qū)域,并將這塊區(qū)域劃分為大型器械組合區(qū)、沙池創(chuàng)作區(qū)、“樂之舟”號船型運動區(qū),這三個區(qū)域也連成一片,我們鼓勵和引導中班幼兒自由選擇活動項目,混班活動;小班幼兒動作發(fā)展還不太完善,走路不穩(wěn),易摔跤,自我保護能力較弱,需要本班老師的關注與指導,我們就把小班年段的場地安排在比較平坦的一樓走廊、草坪區(qū)和水池娛樂區(qū),相對獨立,分班管理。這樣小班幼兒不易受到中大班幼兒的干擾與影響,也不會因躲在角落里而被老師忽略。
2.下午戶外活動的場地安排
下午的戶外場地我們將中大班的場地進行了輪換,而小班的幼兒則錯時間出來活動,中大班4::00—4:30是戶外活動時間,小班幼兒是3:00—3:30,這樣的安排能讓小班的幼兒有更多自主選擇的空間。
三、有效挖掘戶外材料的功能性和可變性,促進幼兒自主學習和發(fā)展
1.提供多元化、低結構的材料
低結構材料的教育目標比較隱性,能夠有效地激發(fā)幼兒創(chuàng)造性地與材料互動,幼兒能通過選擇材料進行大膽的組合和嘗試,自由設計游戲的玩法和規(guī)則。在“體能拓展區(qū)”,我們投放了梯凳、木梯、木板、椅子、地墊、輪胎、竹竿等,幼兒可以和同伴自由組合自己需要的,挑戰(zhàn)性不一的運動區(qū);在“歡樂滑草區(qū)”,我們投放了草席、地毯、小地墊等材料,幼兒可以自由選擇材料體驗不同材料滑草的速度;在“創(chuàng)意建構區(qū)”,我們投放了碳化積木、奶粉罐、紙箱、紙筒等,讓幼兒自由選擇場地,創(chuàng)意建構。
2.挖掘材料的功能性
我們堅持少花錢多辦事,因地制宜,變廢為寶的原則,啟發(fā)幼兒挖掘材料的功能性,一物多用:如小竹竿,我們可以用來跳竹竿舞,也可以在“體能拓展區(qū)”當做“獨木橋”;又如奶粉罐,既是“創(chuàng)意建構區(qū)”的建構材料,也可以與木板搭配成為平衡轉筒,還可以在一些游戲中充當路障,增加游戲難度……我們在活動中啟發(fā)幼兒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材料,讓幼兒自主、自愿、積極地參與到活動中來。
3.注重材料投放的層次性
幼兒的能力存在差異,要想使全體幼兒都能積極主動的參與到活動中來,真正的讓幼兒在活動中自主學習和發(fā)展,材料投放必須得注意層次性,否則能力差的幼兒不能在活動中獲得成功的體驗,更別談什么自主學習和發(fā)展了。例如:孩子在“體能拓展區(qū)”中,我們的“梯凳組合”就有高有低讓幼兒自由選擇;又如我們的“投擲區(qū)”,投擲的器械有不同高度、不同距離,便于幼兒根據自己的實際能力進行投擲。只有這樣,才能讓水平不同的孩子各有選擇,促進其發(fā)展。
四、有效組織和指導戶外活動,讓幼兒成為戶外活動的主人
1.改變觀念,讓幼兒自主參與活動
我園的中大班戶外活動改變了以前完全在教師帶領下選擇活動的現象,打破班級界限進行混班活動,幼兒的活動空間大了,園內所有的器械都成了幼兒的活動對象,幼兒可自由選擇活動項目、活動器械,自由結伴,并自由地和新伙伴開展自己喜歡的活動,用自己感興趣的方式發(fā)展自己的動作及各方面素質,幼兒也不會感到有什么壓力,能輕松、愉快地參與活動,培養(yǎng)了幼兒的獨立性和自主性。而且在活動前后,我們會和幼兒共同布置與整理場地,成為戶外活動的真正主人。小班戶外活動雖然是單個班級活動,但教師也提供了豐富的材料供幼兒自主選擇,材料的收放也是和幼兒一起完成的。
2.注重保教結合,讓幼兒學會自己照顧自己
在戶外活動時間,幼兒由于運動量加大,難免會流汗、口渴。我們在戶外開設休息區(qū),統(tǒng)一放置幼兒自帶的毛巾、水杯。保教人員對幼兒活動進行密切關注,適時提醒幼兒擦汗、喝水,控制好動幼兒的活動量,給體弱幼兒相應的支持和幫助,讓幼兒學會自己照顧自己。
3.加強安全教育,讓幼兒學會自我保護
戶外場地活動范圍較廣,幼兒四處分散活動,安全教育顯得非常重要。只有增強幼兒的安全意識,才能更好地開展戶外活動。因此,我們注重培養(yǎng)幼兒的自我保護能力,和幼兒共同討論活動的規(guī)則和有關安全事項,知道怎么玩才安全,了解避險的基本方法,如在“體能拓展區(qū)”有擺放高的椅凳的地方,旁邊得放置地墊進行保護;如拿長竹竿的時候必須兩個人一人抬一邊避免刺到同伴等。
總之,戶外活動不但對幼兒身體有著促進作用,對幼兒的心理發(fā)展也具有極大的價值。我們應因地制宜地開展戶外活動,充分發(fā)揮戶外活動的相對自由、自主、輕松愉快等優(yōu)勢,讓幼兒在積極主動的活動中,得到全面的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