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課標對小學語文詞語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小學語文教師也應該更加重視詞語教學在語文教學中的地位,以提高小學生的詞語應用能力。從小學語文詞語教學的現(xiàn)狀出發(fā),分析了小學語文詞語教學的策略。
關鍵詞:小學語文;詞語教學;興趣
小學語文是小學階段最基礎的一門課程,小學語文的學習直接影響著其他科目的學習。在小學語文中,詞語學習是深入學習語文的前提。通過詞語學習,小學生能夠掌握更為豐富的表達方法,提高學生遣詞造句的能力。新課標中明確地將小學詞語教學劃分為詞語積累、體會詞語內(nèi)涵、理解詞語情感三個階段。為此,本文對小學詞語教學進行了探討。
一、小學語文詞語教學的現(xiàn)狀
目前,我國許多學校對小學語文中的詞語教學仍然停留在識詞、默寫、熟記等層面。對比新課標中提到的三個階段的教學來看,只能說是完成了第一個階段。具體來看,我國小學語文詞語教學存在以下問題:
1.教學觀念比較落后
呂叔湘先生曾經(jīng)就詞語的重要性說過這樣一句話:語匯聯(lián)系人們的生活最為緊密,因而變化也最快、最顯著。也就是說,詞語是隨著時代的發(fā)展而不斷變化的,但是這種變化并沒有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體現(xiàn)出來。教師在教學觀念上仍然沿襲傳統(tǒng)教學中以學生的詞語抄寫、默寫、造句練習為主,或者是讓學生在預習課文時自學生詞,在上課時,只是簡單地講講生詞的讀寫,就把教學重點放在了課文講解上,似乎只有課文閱讀理解才是教學的中心,學習詞語只是為學習課文服務的,實則不然。這種落后的詞語教學觀念不利于學生從根本上正確地運用漢語。
2.教學方法不合理
在小學語文詞語教學中,由于教師的不重視導致了在詞語教學中所使用的教學方法不合理,進而使得學生的學習效果不佳。其不合理的教學方法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1)缺乏詞語學習的具體語境
詞語是句子的組成單位,漢語博大精深,很多詞語在不同的語境下會體現(xiàn)出不同的含義,如果單獨把詞語列出來進行教學,而不結合詞語的具體使用語境的話,往往會誤導學生。同時,小學低年級和小學高年級學生的基礎不同,所能理解的語境也不同,教師要根據(jù)小學生的成長設置詞語學習語境。
(2)詞語教學以學生自學為主
當前,雖然強調(diào)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要求發(fā)揮學生的積極主動性,但是并不代表詞語的學習過程都由學生完成。教師主導作用的失效,也是當前小學詞語教學效果不好的原因之一。實際上,小學詞語教學并不能只流于形式,而是要讓小學生扎實地學會理解和運用詞語。
(3)詞語教學中缺乏深層次的文化挖掘
我國的詞語大都是自古流傳下來的,至今已形成固定的表達習慣,還有一部分是隨著時代的發(fā)展而形成的,有著特定的內(nèi)涵。不管是哪種詞語,都具有一定的文化背景,尤其是小學生經(jīng)常要接觸到的一些成語,這些詞語中都有一個故事。在教學中,教師如果僅僅只告訴學生這些詞語的意義和使用方法,而不對詞語的深層文化加以拓展性講解,學生對詞語的掌握也只能停留在初級階段,更不用說要對詞語進行恰當靈活的使用。
二、小學語文詞語教學的有效策略
1.從閱讀教學出發(fā),幫助學生積累詞語
不管學生的詞語應用情況如何,積累詞匯量是學生學會應用詞語的第一步。閱讀教學是學生掌握詞語的捷徑,在閱讀中,通過一定的語境,學生可以輕松理解詞語所要表達的含義。因此,教師在進行教學時,要注意結合閱讀來進行詞語教學。以《安塞腰鼓》一課為例,這一課描述了黃土高原上熱烈奔放的安塞腰鼓表演。其中用到了非常多的形容詞、象聲詞來表達作者親眼所見的場景,在這些詞語的運用下,讀者仿佛能夠感受到安塞腰鼓表演起來的那種震撼場景。課文中的詞語很豐富,如形容詞“茂騰騰”“咝溜溜”“奇?zhèn)グ蹴纭钡龋@些詞語對于六年級的學生來說體會不深,教師可以結合課文讓學生體會這些詞語所要表達的意義。又如文中有非常多的動詞“錘”“狂舞”“掙脫”“沖破”“撞”“升華”……這些動詞如果單獨來解釋,并不一定適用于對腰鼓表演的描述,但是在文中,作者所使用的這些詞語卻能讓人獲得極致的感受,只有這些有氣勢的詞語才能表達作者強烈的感受。由于這一課的詞語、內(nèi)容比較豐富,教師應該將這一課作為重點,并把文中的詞語理順,讓學生扎實掌握這些詞語。
2.基于具體語境進行詞語教學
在語境中進行詞語教學,一方面是按照課文或者是閱讀材料中的上下文語境進行教學,另一方面可以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對詞語有更深的感悟。對于小學生來說,情境創(chuàng)設能夠使他們對詞語有更深的印象。尤其是當前多媒體的普遍應用,使這種情境創(chuàng)設更加容易。比如,在教學一些成語時,教師可以借鑒一些成語故事的視頻,讓學生觀看視頻并理解成語的含義。還可以做一些選詞填空的練習,讓學生根據(jù)語境來選擇適合的詞語。
3.結合社會文化來進行詞語教學
小學生在學習詞語時,往往拿捏不好詞語的使用,尤其是受到網(wǎng)絡用語的影響,學生難以把握書面語和口語的區(qū)別。因而教師應注意在詞語教學中結合社會文化來進行,讓學生能夠區(qū)分出網(wǎng)絡用語、口語和書面語,以使學生能夠在正確的場合使用正確的詞語。尤其是在進行寫作練習時,不隨意將一些口語化的語言寫進去。另外,聯(lián)系詞語的文化背景還可以讓學生對詞語的內(nèi)涵有更進一步的把握。
綜上所述,小學語文詞語教學對于小學生語文綜合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意義,教師要抓住小學語文詞語教學的關鍵,緊密聯(lián)系課文、創(chuàng)建情境,結合社會文化來進行教學,讓學生能夠充分地體會到詞語的內(nèi)涵,學會正確理解和使用詞語。
參考文獻:
馬茂青.小學語文詞語教學技巧[J].新課程:小學,2014(04).
作者簡介:徐寧波(1981,12—)男,漢族,安徽省巢湖市人,小學語文一級教師,在安徽省巢湖市城北小學工作。
編輯 李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