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晉中市平遙縣洪善一中 邢紅紅
我認為老師的任務不但是授業(yè),尤其是英語這一非母語語言教學,營造一個能夠使學生既有興趣,有動力的學習環(huán)境,又有正確學習方法,使其收到事半功倍之效的良好氛圍至關重要。
如何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我有以下幾點感悟。
培養(yǎng)學習的間接興趣,是激發(fā)學習興趣的基點。學習的間接興趣,是指學生對學習掌握英語語言知識的必要性與重要性有充分的認識,明確了學習的目的性,意識到學習任務的重大,對學習的結果發(fā)生興趣。其次,教師還可結合實例,幫助學生分析、解決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問題,使學生從親身體驗中看到身邊處處有英語,認識到學習英語確實有很大的用處,從而對英語產生興趣。再次,教師還要幫助英語學習差的學生增強信心。對學習差的學生絕不能歧視,要耐心給予輔導補課,善于發(fā)現(xiàn)、捕捉“閃光點”,鼓勵他們微小的進步。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尊重學生的人格,要平等教學,用自己的熱誠幫助學生、愛護學生,用實際行動感化學生,絕不能因為學習成績的好壞而歧視學生。另外要讓學生真正喜歡你,喜歡你所上的課,教師得關心學生、愛護學生,用自己的滿腔熱情去幫助、誘導甚至感化學生,用真誠的態(tài)度同每一個學生交往,讓學生從內心里感到教師可親、可近。讓學生樂于接近教師,另外,對他們提出的問題要熱情詳細地解答,使自己真正成為學生愿意接近的朋友,這樣才能使學生親其師信其道。因此,我們必須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合作的師生關系;和諧的師生關系;互動的師生關系;融洽的師生關系。
對于中學生來說,他們有著愛說愛鬧的孩子氣,他們無所顧忌、敢想敢說、好動,求新求異的愿望強烈。因此,我們必須因勢利導,不要為了盲目追求課堂紀律打擊他們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課堂教學中我們也可以利用上課的前十來分鐘創(chuàng)造出一個良好的課堂氣。教師應多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個性特點,在課堂教學中注意保護學生的自尊心。
“興趣是最好的教師”,多媒體教學容易把學生帶入積極的思維狀態(tài),它改變了以往學生不論什么內容都只能面對教師和黑板的單一、枯燥的教學模式,為學生提供真實自然的語言環(huán)境,使教學變得生動、活潑、感染力強,用多媒體教學可以優(yōu)化教學情境,改變以往課堂中死氣沉沉的氣氛,從而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營造濃厚的學習氣氛,充分調動學生各種智力、非智力因素,讓他們興趣昂然地學習知識,培養(yǎng)口語能力,從而提高英語的實踐能力。
正處在如歌歲月的學生常常被音樂的無窮魅力所深深吸引。伴著美妙的音樂,創(chuàng)設情景,讓孩子們在唱唱跳跳中學習英語,往往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特別是學習較為抽象的詞的時候,歌曲會起著關鍵性的作用。
英語表演既是一種藝術,也是一種帶有較強交際性的語言實踐活動。使英語教學戲劇性和戲劇化,它符合學生活潑好奇,善于模仿和喜歡交際的心理特對孩子們的吸引力較大,把它滲透到教學中對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和能力培養(yǎng)都有極大的促進作用。
運用各種游戲,可以引起學生的極大興趣。因此,在教學中,教師不但要鼓勵學生玩,還要善于組織學生玩,和學生們一起玩,引導學生玩得有意義。
學習要“學以致用”,而英語的學習更是如此。我們要讓學生學了英語后,要會開口說英語。為此,每節(jié)課,筆者都花五分鐘左右時間讓學生到講臺前表演他們自編對話,加深對新學內容的理解,最終達到“學以致用”。
人在競爭時,大腦處于興奮狀態(tài),這時的記憶最佳。在課堂上可以有目的地開展各種形式的競賽,調動每個學生的學習激情,讓他們靈活的運用所學的知識,積極參與競爭,從而達到自主學習的目的。英語學習中的競爭,可以是學生個人之間,也可以是組與組之間。競爭的形式可以是課內的,也可以是課外的,還可以是講課前5分鐘或講課后10分鐘。競爭的內容也是多種多樣,背誦比賽、朗讀比賽、搶答比賽、演講比賽、書寫比賽,猜詞語大賽,傳悄悄話競賽,口頭作文比賽,其中辯論也是競爭的一種內容。
有時候也可以讓學生當一回老師。經(jīng)過“備課—講課—評議”這樣一個全過程,就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了學生,學生真正成了學習的主人,獲得了成功的喜悅感。
愉快輕松的課堂氣氛和活潑多樣的教學形式并不代表教師因此能夠放松對學生的要求,情況正好相反,課堂上聽說活動的增加就會造成其他練習的相對減少,要引導學生培養(yǎng)各方面的素質就必須顧及英語聽、說、讀、寫四種技能的訓練。
英語國家的一些文化習俗往往跟我們有較大的差距,因此,每逢節(jié)假日,教師都可以利用幾分鐘時間把節(jié)假日的名稱,由來做一介紹。這不僅使學生了解英語國家的一些風土人情,生活習慣,也補上了英語教學中不可或缺的文化教學,從而通過文化差異比較增加學生學習興趣。
教師要經(jīng)常研究學生的學習心理和觀察學生的學習行為,在教育教學中不斷激發(fā)和維護學生的學習興趣,采用科學、有效的教學手段,保證學生學有所得,學有所樂,變“要我學”為“我要學”,以最大的熱情投入英語學習之中,從而最大限度地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總之,興趣是推動學生學習的內存動力。在英語學習中,興趣為先,學生語言能力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英語學習興趣的程度,教師要因時、因地、因人,創(chuàng)設多種能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教學情景,以增強英語課堂教學效果,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盡可能的發(fā)揮。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這樣才能真正把新課程標準提出的要求落到實處,讓學生感到自己真正是學習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