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力偉
(河北省秦皇島經濟技術開發(fā)區(qū)大米河頭小學,河北秦皇島 066012)
?
試論小學美術教學中學生興趣的培養(yǎng)和保持
趙力偉
(河北省秦皇島經濟技術開發(fā)區(qū)大米河頭小學,河北秦皇島 066012)
摘要:小學階段的學生,對新鮮的事物容易感興趣,但這種新奇和興趣往往會持續(xù)很短的時間,面對這種情況我們教師應該怎樣做才能培養(yǎng)和保持小學生持久的學習興趣呢?作為一位美術教師,我在對新課程標準的學習和多年的教學實踐中積累了自己的一些經驗,與大家共同分享。
關鍵詞:教學環(huán)境;多媒體;互動教學
作為一名小學美術教師,多年的教學經驗讓我了解到:兒童時期的繪畫活動對他們來說就是一種游戲,是他們用來認知事物、交流情感、抒發(fā)心情的獨特工具。那么,在小學美術的教學中如何對學生進行引導才能讓他們對這種游戲保持持久的興趣,并且讓他們的情感得到充分的發(fā)揮呢?我有以下幾方面的認識。
相比較于語文、數(shù)學的課內教學環(huán)境,小學生對能走出教室的課堂都表現(xiàn)的非常興奮,比如,在音樂教室上的音樂課、在微機教室上的微機課、在操場上的體育課等。我在教學中不斷地思索,如何把學生的興奮、新奇帶到美術課堂上?為了能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我決定給美術課換個新的教學環(huán)境:在教學《森林王國》時,我提前讓幾位同學幫忙畫上許多大樹,在上課前我把這些大樹貼到了教室四周的墻上,學生看著教室里的大樹,異常的新鮮和興奮,不禁紛紛猜測這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是什么,課堂氣氛一下子活躍起來。課上的時間,我留下充足的時間讓學生繪畫,并把他們的作品粘貼到教室四周的大樹旁。一堂課結束的時候,教室已經完全被我和學生布置成一個活潑生動而又充滿生機的森林王國。在我們自己創(chuàng)造出的“森林王國”里,學生笑著,跳著,享受著成功的感受和繪畫帶來的樂趣。我把這種創(chuàng)意一直延續(xù)到教學中,收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也收獲了學生滿滿的期待和崇拜。
隨著多媒體走進課堂,使得學生的課外知識量得到很大程度上的滿足。根據(jù)這種情況,我在教學中根據(jù)教學內容恰當?shù)卦O置多媒體教學環(huán)節(jié),在美術課堂教學中,利用互聯(lián)網和多媒體課件讓學生學習到更多課外的美術知識,避免了課堂由于受課本的局限性而過于枯燥、沉悶的狀況。比如,我在教學一年級《船》一課時,因為學生受年齡的限制,認識的船的種類很少,只局限于生活中常見的種類。我便在備課過程中利用互聯(lián)網搜索了各種各類的船,并將它們在海里運動時的狀態(tài)制作成多媒體課件展示給學生,再輔以解說,這樣的教學安排極大地激發(fā)了學生的興趣,課堂氣氛格外活躍,繪畫的積極性被充分調動起來。一堂課下來,學生都畫出了自己心目中的船,無論形狀、動態(tài)都惟妙惟肖。但有一點需要注意,雖然多媒體已經走進我們的課堂,但我們教師在運用的時候要恰當、有分寸,因為它不能包含美術內容的全部,像素描繪畫、手工制作、寫生繪畫等等,這些要靠的是學生的基本功訓練,而不是多媒體能代替解決的問題。這就要求我們美術教師恰當?shù)剡\用多媒體教學,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提高每節(jié)課的教學質量。
對小學低年級的學生來說,游戲的影響力是巨大的,它是兒童美術創(chuàng)造活動的重要形式之一。根據(jù)這一特性,我們教師可以恰當?shù)匕延螒蛞氲浇虒W中來,利用游戲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作靈感。比如,在四年級美術課本中的《放學了》一課的教學中,我設計了游戲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分組上臺表演放學的情景,其他同學觀察他們的肢體動作、表情神態(tài)等,游戲中的課堂上氣氛異常活躍,在我的引導下,學生觀察得也格外仔細,繪畫出的作品人物形象鮮活、生動。再比如,在第一冊的《手的聯(lián)想》一課的教學中,我首先告訴學生,森林里有一個大聚會,請全體的小動物們去參加,并擺出了各種手形告訴他們有這些動物都去參加了,讓學生想象除了教師剛才說的那些小動物外還有哪些動物也去參加了,學生基本都玩過影子的游戲,他們懂得把手變成小狗、螃蟹、蝴蝶、斑馬形狀,我便指導他們通過用顏料上色,達到不僅神像還形像的地步,最后,選出各種各樣的小動物在講臺上演出了一場木偶戲,最終一堂課便以木偶戲收場,給這堂課畫上完美句號。教學過程中,游戲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我們教師在運用時要因材施教,以用來達到培養(yǎng)學生興趣和創(chuàng)造力的目的。用游戲教學進行情景教學,體現(xiàn)了以人為本的教學思想,也體現(xiàn)了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美術課堂因此有了生命力和活力。
新課程標準強調學生是課堂的主人,這就要求我們教師要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而實現(xiàn)這一教學目的的有效途徑便是互動教學。它不僅包括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互動,還包括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合作。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互動主要在于教師的提問和引導,通過有效的提問和引導來讓學生自由表達觀點、自由抒寫創(chuàng)作欲望。但它有時候受到課堂時間的限制,只能把互動體現(xiàn)在少部分人身上。所以,根據(jù)教學的內容,我們還可以嘗試學生與學生互動的教學模式。比如,在教學中,我會讓學生把桌子圍成一個圓,每人的面前放一張繪畫紙,用幾分鐘的時間畫上自己想畫的內容,然后,按次序圍著圓轉半個圈,再坐下來繼續(xù)眼前的其他同學的作品,然后再轉,再畫……直到紙上畫滿為止。把這些大家合作完成的作品讓學生欣賞,體會繪畫創(chuàng)作的成就感,感受不一樣的精彩。就這樣在師生互動和生生互動之間,教師教的精彩,學生學得快樂。一舉兩得的方式,何樂而不為?
總之,“學海無涯,教無止境”。教學路上,只有不斷充電才能保持教學的青春活力。我們應該把素質教育和新課程的教學理念轉換成自己的教學手段,得心應手地運用到教學實踐中,形成自己的美術教學特色和獨特的教學模式,盡自己所能來提高美術教學質量,提高學生的美術素質,以此收獲教學路上的每一個幸福!
[責任編輯田彩霞]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6)30-0246-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3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