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利
(河北省滄州市教育局石油分局供應學校,河北 滄州 061000)
?
試論推進高效課堂構建的策略
杜利
(河北省滄州市教育局石油分局供應學校,河北 滄州061000)
摘要:高效課堂理念已被越來越多的教師所接受,許多學校圍繞新課改的基本理念、課程目標及教學實施要求等,進行了大量的、積極而有益的探索。應該說,大多數(shù)教師的課堂教學都在積極貫徹新課改的精神,在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上邁出了可喜的一步。但同時,由于不少教學第一線的教師對于新課改理念的把握還流于膚淺,對于高效課堂的精髓還沒有真正理解,致使課堂教學中還存在著較為嚴重的形式主義,使高效課堂建設滑離了課改的本真要義。因此,當教師有了課改的意識后,怎樣面對現(xiàn)實,引導教師靜下心來,扎扎實實地推進高效課堂的構建就顯得尤為必要了。
關鍵詞:高效課堂;基本理念;構建;標準;校訊通
高效課堂的理念我們接觸的很多了,有很多理念很超前,很有鼓舞力。但高效課堂到底應該有一個什么樣的標準,恐怕很多一線教師并不清楚。推進高效課堂必須實現(xiàn)以下四個轉變:一是從單純關注學生的知識目標,轉變?yōu)樽⒅貙W生知識、人格、能力等的多元目標。在提高知識學習效率的同時,要留出更多的時間去發(fā)展學生的人格和能力。二是從接受式學習向體驗式學習的轉變。三是注重聯(lián)系生產(chǎn)生活實際。四是注重學生體驗知識發(fā)生發(fā)展應用的過程。
總之,高效課堂的本質是讓課堂教學走向對話與合作。價值取向是以學論教即評價一節(jié)課是否高效,不是看教師教的怎么樣,而是看學生學的怎么樣。培養(yǎng)學生學會“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制約,自我發(fā)展”,既注重學生的學業(yè)水平,又注重學生的整體發(fā)展。
(一)不要只停留在理念先行上
教育首先需要解決問題,解決問題的教育才是好教育。要解決問題,就要奉行“實踐的力行”,今天的中國教育不是不需要“理念”,可悲在理念過分泛濫。
(二)不要只追求課堂氣氛的表面活躍
新課程倡導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強調(diào)構建“民主、和諧”的師生關系,這成為新課程背景下課堂教學中的一大亮點。但實際教學中有不少教師對新課程強調(diào)的“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的三維目標存在著片面的理解,在課堂教學中,把主要精力用在了如何讓課堂氣氛熱鬧這一“看點”上。過分專注“教學技巧”的學習和模仿,造成課堂教學講形式,走過場,虛有其表,不講實效。當前,某些公開課上出現(xiàn)的“教學表演化、教師演員化、課堂舞臺化”的現(xiàn)象有泛濫的趨勢,像“主持人”形式的由教師講解變?yōu)閷W生講解;以辯論的形式完成教學內(nèi)容;過多的排練課本劇等是否符合高效課堂的要求都值得商榷。我們的教師要善于透過紛繁的教學現(xiàn)象準確把握教學的本質,而不是讓某些使人眼花繚亂的浮華現(xiàn)象迷惑了雙眼,把這種不切實際的“浮華”,當作青年教師的“樣板”,甚至對這些“華而不實”的課贊譽有加,會給教學研究帶來許多負面影響。
(三)不要忽視課堂教學中教師的主導作用
有人說:傳統(tǒng)課堂是教師抱著學生走,一些課改典型均屬于教師牽著學生走,高效課堂應該是教師放手讓學生自己跑著走。所以,課堂上教師要敢于放手,學生的學習能力來自“開放”。放手的程度決定了教育的高度。窮人的孩子為什么早當家、能當家?放手就是愛,放手就是“放生”。這些理論如果用于課堂教學的矯枉過正我們也許能理解。但逼著教師進行一種“大革命”“大躍進”式的推進,使一些教師在課堂上成了“甩手掌柜的”,忘記了教學過程中教師的主導作用的發(fā)揮,課堂效果就必然會適得其反。客觀而論,新課改給我們每一位教師都提供了一個展示能力的平臺,大家完全可以“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但任何教學形式都是為教學內(nèi)容服務的,并以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為目的。教學過程中千萬不能舍本逐末,流于形式。
(一)教師首先要轉變教學觀念和教學方式
必須在推進課堂教學改革的實踐過程中不斷推動教師觀念的轉變,進而轉變教師的教學方式,以逐步消除由于教師講得過多、學生參與過少而導致的靠大量課后作業(yè)來完成教學任務的問題,逐步解決忽視學生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實現(xiàn)的問題。
(二)抓好教師備課中的備學生問題
不少教師在備課時,只習慣于備教學內(nèi)容,而忽視備學生。如果教師不去研究學生對所教內(nèi)容的掌握情況,不去研究學生的個體差異,一切從本本出發(fā),課堂教學的針對性就會大打折扣,課堂教學的高效更無從談起。
(三)加強對課堂節(jié)奏的把握和管理
課堂上,有的教師剛給學生提出問題,學生還沒來得及思考,就馬上要求其回答,這樣不僅浪費了學生課堂思考的時間,而且有效性很差。這種形式主義的教學方式使無效勞動充斥課堂,嚴重影響了課堂教學的效率。有的教師讓學生閱讀課文、討論、交流、做鞏固練習等,不提任何時間和標準的要求,學生漫無目的地閱讀與交流,課堂組織松散,時間利用率低。有的教師只對學生提出比較籠統(tǒng)的要求,學生不明白教師要他們干什么和要他們怎么干,這樣,學生就失去了教師的有效指導,這是對新課標精神的曲解。課堂教學一定要給學生一定的思考時間和思維空間,要減少“講與聽”,增加“說與做”,嘗試“教與評”。
(四)和家長建立良好的溝通橋梁,充分利用好校訊通的通訊平臺,讓家長及時了解學生在校情況,能夠更好地提高課堂效率
高效課堂的建構必須持之以恒,必須在改革的過程中不斷地完善或進行新的探索,這是一個長期的工程,短時間或許看不到成效,但是一直堅持下去,哪怕是十年甚至更長的時間,一定會取得豐碩的成果。
[責任編輯田彩霞]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6)30-0129-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3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