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 英,杜 英
(1.鄭州大學基礎醫(yī)學院,鄭州 450000;2.鄭州大學基礎醫(yī)學院微免教研室,鄭州 450000)
?
·個案與短篇·
1例血流感染兩種形態(tài)大腸埃希菌病例報道
孫英1,杜英2
(1.鄭州大學基礎醫(yī)學院,鄭州 450000;2.鄭州大學基礎醫(yī)學院微免教研室,鄭州 450000)
關鍵詞:大腸埃希菌;血流感染; 脈沖電場凝膠電泳;同源性
血流感染是一種嚴重的全身感染性疾病,病原微生物在循環(huán)血液中呈一過性、間歇性、持續(xù)性存在,對機體造成損害。血培養(yǎng)陽性結果可提供病原學診斷的依據(jù)[1]。在革蘭陰性桿菌引起血流感染常見病原微生物中大腸埃希菌位居首位,但兩種形態(tài)大腸埃希菌感染的病例并少見報道,尤其血流感染[2]。并且這兩種形態(tài)的大腸埃希菌存在耐藥性差異,對其進行檢測對臨床治療具有重要意義。2015年3月河南省直第三人民醫(yī)院收治1例患者尿路感染血液標本中分離出兩種形態(tài)大腸埃希菌的病例,現(xiàn)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患者,男,60歲,2015年3月28日“因左側中腹疼痛6 h”為主訴入院。查體:雙側腎區(qū)無隆起,無壓痛反跳痛,左側輸尿管走形區(qū)伴有叩擊痛,左下腹部中部壓痛及無反跳痛,未觸及腹部包塊,肝脾肋下未觸及,移動性濁音陰性,腸鳴音正常。CT提示左側輸尿管末端結石可能;左側輸尿管擴張,左腎擴張、積水;左腎周間隙模糊,考慮炎性改變;患者血常規(guī)提示感染,降鈣素原異常增高,患者感染較重,給予抗感染、解痙等對癥治療支持后患者腹部疼痛不適癥狀未見明顯好轉,2015年3月29日行左側輸尿管鏡鈥激光碎石加左側輸尿管支架植入術,術中手術順利,術后抗炎補液治療。2015年3月29日患者體溫異常,波動在36.5~38.5 ℃,尿液渾濁,血常規(guī)、尿常規(guī)提示感染,降鈣素原異常增高,留取血培養(yǎng)及尿培養(yǎng)。結合相關檢查結果提示血流感染大腸埃希菌。
1.2方法
1.2.1血培養(yǎng)及細菌鑒定分別從左上肢靜脈及右下肢靜脈兩部位分別無菌抽取20 mL血液注入血培養(yǎng)瓶,需氧血培養(yǎng)瓶及厭氧血培養(yǎng)各2瓶共兩套,放入BECTEC9120(BD)全自動血培養(yǎng)儀,培養(yǎng)48~72 h,左上肢厭氧及需氧,右下肢厭氧先后報陽,在生物安全柜內(nèi)將血培養(yǎng)陽性瓶培養(yǎng)液轉中至巧克力平板、麥康凱、血平板,置35 ℃、5% CO2培養(yǎng)箱培養(yǎng),同時取陽性瓶培養(yǎng)液涂片革蘭染色[3]。將轉種后的不同形態(tài)細菌分別調(diào)制成0.5麥氏單位濁度的菌懸液,接種至DL-96腸桿菌科細菌鑒定藥敏卡進行鑒定。
1.2.2同源性分析將3株大腸埃希菌包埋于瓊脂塊兒中,用適當?shù)膬?nèi)切酶在原位對整個細菌染色體進行酶切,酶切片段在特定的電泳系統(tǒng)中通過電廠方向不斷交替變換及合適的脈沖時間等條件下而得到良好的分離。通過電泳圖譜的條帶數(shù)及條帶大小判斷細菌的同源性。
將轉種后的3種不同形態(tài)細菌用脈沖電場凝膠電泳方法進行同源性分析。
2結果
2.1實驗室結果白細胞16.60×109/L,中性粒細胞百分比96.6%,血紅蛋白115 g/L,血小板133×109/L,降鈣素原29.45 ng/mL。
2.2細菌培養(yǎng)及鑒定尿液定量培養(yǎng)48 h后,血平板上以黏液型菌落102CFU/L優(yōu)勢生長的兩種形態(tài)菌落,轉種分純后進行鑒定。血培養(yǎng)報陽后,3瓶血培養(yǎng)陽性培養(yǎng)液涂片革蘭染色鏡下均為革蘭陰性粗大桿菌,轉種培養(yǎng)24 h后,左上肢需氧培養(yǎng)瓶和厭氧培養(yǎng)瓶在血平板上為光滑濕潤黏液型無溶血灰白色菌落,麥康凱為粉紅色菌落。右下厭氧瓶在血平板上為光滑濕潤無溶血灰白色菌落,麥康凱為粉紅色菌落。氧化酶陰性,吲哚試驗陽性賴氨酸試驗陽性,枸櫞酸試驗陰性,苯丙氨酸試驗陰性。主要差異藥敏:黏液性大腸埃希菌頭孢哌酮/舒巴坦最低藥物濃度孔16/8 μg/mL為敏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最低藥物濃度孔16/4 μg/mL為敏感。普通型大腸埃希菌孢哌酮/舒巴坦最低藥物濃度孔16/8 μg/mL為耐藥,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最低藥物濃度孔16/4 μg/mL為耐藥。
對臨床正在使用的抗菌藥物頭孢哌酮/舒巴坦用頭孢哌酮/舒巴坦(OXOID)150微克/片藥敏紙片用M-H紙片瓊脂擴散法進行藥敏試驗,黏液型大腸埃希菌抑菌環(huán)直徑為25 mm,普通型大腸埃希菌抑菌環(huán)直徑為18 mm。
2.3PFGE檢測結果將3株大腸埃希菌包埋于瓊脂塊兒中,用適當?shù)膬?nèi)切酶在原位對整個細菌染色體進行酶切,酶切片段在特定的電泳系統(tǒng)中通過電廠方向不斷交替變換及合適的脈沖時間等條件下而得到良好的分離酶切圖譜,有同樣的條帶數(shù),且相應條帶大小相同,具有同源性。
3討論
大腸埃希菌寄居在人和動物的腸道,是腸道正常菌群,也是醫(yī)院感染和社區(qū)感染的常見致病菌,可引起人體各部位感染,以尿路感染為主,還可引起菌血癥、敗血癥等疾病。此例患者入院時各項檢查指標已提示泌尿系感染存在,后又出現(xiàn)體溫異常。留取尿培養(yǎng)及血培養(yǎng),結果同為大腸埃希菌,并以兩種形態(tài)存在。泌尿系感染引起血流感染可能性大[4-8]。
大腸埃希菌是血流感染常見病原菌,但是血流感染同時存在兩種形態(tài)大腸埃希菌的病例少見報道。脈沖電場凝膠電泳檢測顯示此患者感染的兩種形態(tài)大腸埃希菌具有同源性。但其藥敏結果卻存在差異性,對其存在不同形態(tài)的兩種大腸藥敏結果差異可導致治療失敗,藥敏結果應準確提供不同形態(tài)的相應藥敏報告,以幫助臨床醫(yī)生用藥覆蓋兩種相態(tài)大腸埃希菌的敏感抗菌藥物,以避免治療失敗。
對于患者感染兩種不同形態(tài)大腸埃希氏菌原因分析,患者左側輸尿管及左腎病理改變,可引起輸尿管及腎臟周圍生態(tài)環(huán)境發(fā)生變化(例如滲透壓改變),致使已存在的感染菌大腸埃希氏菌為適應特殊生存環(huán)境部分菌株產(chǎn)生變異?;蛘咴诳咕幬飸眠^程中誘導部分菌株發(fā)生變異,從而導致耐藥性相應改變[9]。
頭孢哌酮/舒巴坦雖然目前美國臨床和實驗室標準化協(xié)會未給出藥敏折點,但是就藥敏試驗給出的兩個濃度存在明顯差異,瓊脂藥敏紙片擴散法抑菌環(huán)直徑也存在7 mm的明顯差異,結合臨床使用情況,頭孢哌酮/舒巴坦抗感染治療效果不明顯,加用敏感藥物左氧氟沙星后,治療效果顯著[10]。因此,即使鑒定結果為同源性大腸埃希菌,對不同菌落形態(tài)分別進行藥敏試驗仍然必要。
參考文獻
[1]王輝,任健康,王明貴.臨床微生物學檢驗[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5.
[2]桑福德.熱病:桑福德抗微生物治療指南[M].43版.北京:中國協(xié)和醫(yī)科大學出版社,2013.
[3]約翰.ABX指南:感染性疾病的診斷與治療[M].2版.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12.
[4]米勒.美國微生物學會臨床微生物標本送檢指南[M].2版.北京:科技文獻出版社,2012.
[5]李小平,殷俊,朱衛(wèi)平.膿毒癥和膿毒性休克的實驗室診斷進展[J].現(xiàn)代檢驗醫(yī)學雜志,2011,26(2):139-140.
[6]汪復,張嬰元.實用抗感染治療學[M].2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2:782-790.
[7]Qiao LD,Chen S,Yang Y,et al.Characteristics of urinary tract infection pathogens and their in vitro susceptibility to antimicrobial agents in China:data from a multicenter study[J].BMJ Open,2013,3(12):e004152.
[8]周庭銀,倪語星,王明貴.血流感染實驗室診斷與臨床治療[M].上海:上??茖W技術出版社,2011.
[9]王愛霞.抗菌藥物臨床合理應用[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8.
[10]李光輝,朱德妹,汪復,等.2010年中國CHINET血流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藥性[J].中國感染與化療雜志,2012,12(4):251-258.
DOI:10.3969/j.issn.1673-4130.2016.13.072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673-4130(2016)13-1898-02
(收稿日期:2016-03-05修回日期:2016-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