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曉華,趙麗敏,尚靜彤,耿志潔,田 麗
Influence of diet on pregnancy iron deficiency anemia
Yuan Xiaohua,Zhao Limin,Shang Jingtong,et al(Tianjin Medical University,Tianjin 300070 China)
?
膳食對妊娠期缺鐵性貧血的影響
原曉華,趙麗敏,尚靜彤,耿志潔,田麗
Influence of diet on pregnancy iron deficiency anemia
Yuan Xiaohua,Zhao Limin,Shang Jingtong,et al(Tianjin Medical University,Tianjin 300070 China)
摘要:[目的]探討膳食因素對妊娠期缺鐵性貧血(IDA)的影響。[方法]采用1∶1匹配的病例對照研究方法對105例妊娠期IDA孕婦(病例組)和同期同所醫(yī)院正常妊娠的105例孕婦(對照組)進行膳食問卷調查,比較兩組孕婦妊娠期食物攝入的頻率,并篩選出與妊娠期IDA發(fā)生相關的膳食因素。[結果]病例組妊娠期攝入肉、禽、魚類及血制品、動物內臟、鈣補充劑、鐵補充劑、維生素補充劑的頻率低于對照組;攝入干果類、豆類、奶類及奶制品、刺激性飲品的頻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妊娠期攝入肉禽魚類、血制品、動物內臟、鈣補充劑、維生素補充劑、鐵補充劑是妊娠期IDA的保護因素;妊娠期過多攝入奶類及奶制品、刺激性飲品是妊娠期IDA發(fā)生的危險因素。[結論]妊娠期應增加肉禽魚類、血制品、動物內臟、鈣、鐵、維生素補充劑的攝入,適當減少奶及奶制品的攝入,減少乃至杜絕刺激性飲品的攝入,以達到預防和改善妊娠期IDA的作用。
關鍵詞:妊娠期缺鐵性貧血;常規(guī)膳食;特殊膳食;保護因素;危險因素
妊娠期缺鐵性貧血(iron deficiency anemia,IDA)是體內貯存鐵缺乏并進而影響血紅素合成引起的貧血,為鐵缺乏的晚期表現(xiàn)[1]。IDA是妊娠期常見的合并癥,對母體、胎兒以及新生兒的健康和生命安全都會造成一定的影響。有研究顯示,我國孕婦缺鐵性貧血患病率為19.1%,妊娠早期、中期、晚期IDA患病率分別為9.6%、19.8%和33.8%[2],孕晚期IDA的患病率明顯增加。研究顯示,除妊娠期特殊的生理狀態(tài)對妊娠期IDA的發(fā)生有一定影響外,多次妊娠、多胎妊娠、合并慢性疾病以及孕婦的年齡、職業(yè)、文化水平、家庭收入、妊娠期膳食等多種因素都對妊娠期IDA的發(fā)生有影響[3-5]。其中,妊娠期鐵攝入不足是妊娠期IDA發(fā)生的高危因素[6],通過合理膳食預防和改善妊娠期IDA的發(fā)生是較為有效和經濟的途徑。本研究對妊娠期膳食對妊娠期IDA發(fā)生的影響進行探討,為進一步預防和改善妊娠期IDA的發(fā)生提供建議。
1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本研究采用1∶1匹配的病例對照研究。病例組為2014年6月—2015年6月在我院婦產科門診進行產前檢查的妊娠期IDA孕婦105例,年齡26.12歲±2.98歲,診斷標準參照世界衛(wèi)生組織推薦標準[2]。對照組為與病例組預產期相差2周內,同所醫(yī)院正常妊娠的孕婦105例,年齡25.00歲±3.12歲。排除標準:年齡≤18歲或≥35歲;多次妊娠、多胎妊娠;孕前貧血及合并其他疾病者。兩組孕婦在年齡、孕周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調查工具本研究主要采用半定量食物頻率調查表(Food Frequency Questionnaire,F(xiàn)FQ)為調查工具對研究對象進行調查。調查表分為常規(guī)膳食及特殊膳食兩部分,調查內容為各類食物的平均攝入頻率和每次攝入量,通過對個體在過去一段時間內各種食物的食用頻率和量進行調查,分析膳食模式及飲食習慣,具有短期膳食回憶和膳食記錄法不可比擬的優(yōu)越性,目前已成為流行病學研究中進行膳食調查的最佳方法,尤其適用于膳食和慢性病關系的流行病學研究[7]。該調查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8]。
1.2.2調查方法調查的膳食種類包括常規(guī)膳食(谷薯類、蔬菜類、水果類、豆類、干果類及肉、禽、魚類、蛋類、奶類及奶制品、油脂類)、特殊膳食(動物內臟、血制品、刺激性飲品、鐵補充劑、鈣補充劑、維生素補充劑)。通過對各類食物攝入頻率進行賦值和評分,將各類食物頻率分為5個等級:≤1次/月;2次/月~3次/月;1次/周~2次/周;3次/周~6次/周;≥7次/周。
1.2.3質量控制對所有參加調查的人員進行培訓,統(tǒng)一調查方式、調查內容、膳食調查的食物量估算標準等,并進行預實驗,完善調查問卷內容及調查方式。對調查中登記不清楚的資料及時加以核實;調查資料按完整性、規(guī)范性進行篩選整理,嚴格審核后雙份錄入數(shù)據(jù)庫。
1.2.4統(tǒng)計學方法數(shù)據(jù)錄入采用Epidata 3.0軟件進行雙盲法錄入,采用SPSS 17.0軟件進行分析。兩組食物攝入頻率比較采用χ2檢驗。以是否為妊娠期IDA為應變量(Y),12個膳食種類為自變量(X)進行單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檢驗水準α=0.05。
2結果
2.1兩組每次膳食攝入量比較對兩組孕婦進行膳食攝入量的調查結果顯示,兩組膳食每次攝入量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但孕婦對膳食攝入量的估計準確性欠佳,受個體影響較大,可能對調查結果造成偏倚。本研究主要對孕婦妊娠期間長期膳食攝入的種類和頻率進行研究,為避免對研究結果造成影響,本研究最終未將研究對象的膳食攝入量納入研究。
2.2膳食攝入頻率比較病例組妊娠期攝入谷薯類、水果類、蔬菜類、油脂類與對照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病例組妊娠期攝入肉、禽、魚類及血制品、動物內臟、鈣、鐵、維生素補充劑的頻率低于對照組(P<0.05或P<0.01)。攝入干果類、豆類、奶類及奶制品、刺激性飲品的頻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具體結果見表1、表2。
表1 兩組常規(guī)膳食攝入頻率比較
表2 兩組特殊膳食攝入頻率比較
2.3膳食攝入的單因素分析對調查的15類食物(X1谷薯類;X2蔬菜類;X3水果類;X4豆類;X5干果類;X6肉禽魚類;X7蛋類;X8奶類及奶制品;X9油脂類;X10動物內臟;X11血制品;X12刺激性飲品;X13鐵補充劑;X14鈣補充劑;X15維生素補充劑)進行逐項的單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將孕婦食物攝入頻率進行賦值:0分為≤1次/月;1分為2次/月~3次/月;3分為1次/周~2次/周;4分為3次/周~6次/周;5分為≥7次/周。Y為妊娠期缺鐵性貧血,0:否;1:是。引入變量的檢驗水準為0.05,剔除變量的檢驗水準為0.10。對自變量進行分析,篩選出與妊娠期IDA發(fā)生相關的因素。其中保護因素7項:經常攝入肉、禽、魚類及蛋類、血制品,動物內臟、鈣、鐵、維生素補充劑;危險因素4項:經常攝入干果類、奶類及奶制品、豆類、刺激性飲品。
2.4膳食攝入的多因素分析將單因素分析得出的11個有統(tǒng)計學意義的單因素采取多因素條件Logistic回歸分析,引入變量的檢驗水準為0.05,剔除變量的檢驗水準為0.10,分析結果為:妊娠期經常攝入肉禽魚類、血制品、動物內臟、鈣、維生素和鐵是妊娠期IDA的保護因素;妊娠期經常攝入奶類及奶制品、刺激性飲品可能為妊娠期IDA的危險因子。見表3。
表3 妊娠期膳食對妊娠期IDA影響的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
3討論
IDA是妊娠期婦女最常見的營養(yǎng)缺乏性疾病。造成妊娠期IDA的原因很多,由于妊娠期婦女特殊的生理狀態(tài),妊娠期血容量增加,血液呈稀釋狀態(tài),但紅細胞的增長少于血漿的增加,使妊娠期婦女發(fā)生貧血的可能性增加[9]。而妊娠期IDA是妊娠期貧血中最常見的,孕婦發(fā)生妊娠期IDA對孕婦、胎兒和新生兒都會造成不良影響。妊娠期IDA的發(fā)生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原因:需鐵量增加而鐵攝入不足、儲存鐵消耗過多和游離鐵喪失過多[5]。研究發(fā)現(xiàn),造成孕婦妊娠期IDA的影響因素很多,包括孕婦的年齡、產次、多胎妊娠、合并疾病、家庭收入等都是妊娠期IDA的影響因素[4]。不合理的膳食也會對妊娠期IDA產生影響,本研究剔除其他因素的影響作用造成的偏倚,主要探討膳食因素對妊娠期IDA的影響。
3.1妊娠期膳食攝入種類和頻次對妊娠期IDA的影響本研究結果顯示,病例組妊娠期攝入谷薯類、水果類、蔬菜類、油脂類與對照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病例組妊娠期攝入肉禽魚類、蛋類、血制品,動物內臟的頻率低于對照組(P<0.05);攝入干果類、奶類及奶制品、豆類、刺激性飲品的頻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妊娠期IDA的發(fā)生與不合理的膳食結構和不良飲食習慣有密切關系。妊娠期膳食中缺少能被吸收的鐵,含鐵量高的食物攝入較少或影響鐵吸收的食物攝入過多都會對妊娠期IDA的發(fā)生產生影響。此外,其他相關的微量元素,如維生素A、C、B12、鋅、葉酸等也與貧血的發(fā)生也有關[10]。因此,在妊娠期間,應當通過膳食營養(yǎng)干預措施,保證孕婦膳食攝入的合理均衡,有效預防和改善妊娠期IDA。妊娠期間需要增加肉、禽、魚類及血制品、動物內臟的攝入。適當減少奶類及奶制品、刺激性飲品的攝入頻率。
3.2妊娠期IDA的保護因素研究結果顯示,妊娠期攝入肉禽魚類(OR=0.725)、血制品(OR=0.827)、動物內臟(OR=0.803)是妊娠期IDA的保護因素。這是因為這些食物中含有豐富的有利于人體吸收的血紅素鐵,研究表明,動物性食物中含有的血紅素鐵比植物性食物中含有的非血紅素鐵更有利于被人體吸收利用,是通過膳食補鐵的重要途徑[11]。同時這些食物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可以補充人體必需的氨基酸,保證妊娠期營養(yǎng),不僅對預防妊娠期IDA有重要作用,對預防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等其他疾病也有重要意義[12]。
除食物因素外,由于妊娠期特殊的生理狀態(tài),為滿足胎兒生長發(fā)育的需求,單純從膳食中獲得營養(yǎng)元素往往不能滿足機體的需要,需要額外補充營養(yǎng)劑[13]。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和孕期保健知識的不斷普及,越來越多的孕婦及家屬都能夠接受孕期額外營養(yǎng)劑的補充。本研究結果顯示,孕期補充鈣、鐵、維生素對預防妊娠期IDA有重要作用。孕期科學合理地補充鐵劑能夠增加可吸收鐵的攝入,保障血紅素鐵的攝入,滿足孕婦和胎兒的需要[14]。妊娠期為了適應胎兒快速生長發(fā)育的需要,母體所需礦物質鈣也迅速增加,而鈣的供給不足,影響妊娠期IDA的發(fā)生,同時也會導致妊娠高血壓綜合征等合并癥的發(fā)生[14]。但補鈣過多也會產生不良反應,因此,妊娠期鈣劑的補充應當科學合理,定期檢測。維生素C、維生素B12能有效促進鐵的吸收和利用,有助于預防和減少妊娠期IDA的發(fā)生。
3.3妊娠期IDA的危險因素本研究表明,妊娠期過多攝入奶類及奶制品(OR=1.121)、刺激性飲品(OR=1.172)有可能是妊娠期IDA發(fā)生的危險因素。這是因為牛奶中含有豐富的鈣質和磷酸鹽,鈣質能使鐵劑沉淀,妨礙鐵劑的吸收[15]。因此,攝入過多的牛奶或乳制品可能會抑制鐵的吸收,但牛奶對于妊娠期合理補充鈣質和蛋白質有重要意義,因此需要平衡牛奶和乳制品的攝入,對于已經出現(xiàn)妊娠期IDA的孕婦在補充鐵劑期間需要適當減少牛奶及乳制品的攝入。研究表明,攝入刺激性飲品,如咖啡、茶、可可等是妊娠期IDA發(fā)生的危險因素,這是由于刺激性飲品中含有的石碳酸、鞣酸等都會抑制鐵的吸收,造成鐵吸收不良[11]。同時這些飲品中含有人工合成的香料以及咖啡因等物質不利于孕期保健和胎兒發(fā)育,懷孕期間應適當減少刺激性飲品的攝入[16]。
3.3其他膳食因素對妊娠期IDA的影響在本研究中,兩組攝入蔬菜類、水果類的頻率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這可能是隨著社會發(fā)展,人們生活水平提高,孕期保健知識增加的原因。研究顯示,蔬菜水果類的食物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維生素B12及多種微量元素,對于促進鐵的吸收有重要作用[17]。在妊娠期間應增加蔬菜、水果類的攝入。
4小結
膳食因素與妊娠期IDA有密切聯(lián)系,不合理的膳食結構和不良膳食習慣是妊娠期IDA的發(fā)生的危險因素。應根據(jù)這些影響因素,制定合理的膳食干預方案,調整膳食結構,改善膳食習慣。指導孕婦,尤其是妊娠期IDA的高發(fā)人群和已經發(fā)生妊娠期IDA的孕婦,增加、肉、禽、魚類及血制品、動物內臟、鈣、鐵、維生素補充劑的攝入,適當減少奶及奶制品的攝入,減少乃至杜絕刺激性飲品的攝入,以達到預防和改善妊娠期IDA的作用。在本研究中,對膳食攝入量未進行研究,這是由于統(tǒng)計發(fā)現(xiàn)兩組在平均膳食攝入量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同時,由于調查對象對攝入量的估算的準確性欠佳,為避免因數(shù)據(jù)不準確造成的偏倚,未對攝入量進行研究。在今后的進一步研究中可以對這部分內容進行改進,進一步探討膳食攝入量與妊娠期IDA的關系。另外,本研究樣本量較少,未進行多中心研究,在今后進一步的研究中應予以改進。
參考文獻:
[1]樂杰.婦產科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8:154-155.
[2]中華醫(yī)學會圍產醫(yī)學分會.妊娠期鐵缺乏和缺鐵性貧血診治指南[J].中華圍產醫(yī)學雜志,2014(7):451-454.
[3]李寶偉.婦女妊娠期缺鐵性貧血的調查分析[J].中國藥物經濟學,2014(7):112-113.
[4]李先鋒.妊娠期婦女貧血情況及相關因素分析[J].中國保健營養(yǎng),2012,7(中旬刊):270.
[5]徐雪琴,章鋒華.孕婦缺鐵性貧血原因調查[J].浙江預防醫(yī)學,2014(3):307-308.
[6]潘煒,袁寶君.膳食因素與缺鐵性貧血的研究進展[J].江蘇預防醫(yī)學,2010(4):67-70.
[7]李艷平,王冬,何宇納,等.不同膳食調查方法評估人群能量和營養(yǎng)素攝入量的比較[J].中國慢性病預防與控制,2007(2):79-83.
[8]羅盈怡.食物頻率問卷及國際體力活動問卷的設計及其在不同人群中的應用[D].上海:同濟大學,2007:1.
[9]Goddard AF,James MW,Mcintyre AS,etal.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iron deficiency anaemia[J].Gut,2011,60(10):1309-1316.
[10]勞一平,鄭明慈,陳守航,等.貧血與非貧血孕婦微營養(yǎng)素狀況的研究[J].華夏醫(yī)學,2010(3):252-254.
[11]Shrimpton R,Huffman SL,Zehner ER,etal. Multiple micronutrient supplementation during pregnancy in developing-country settings:policy and program implications of the results of a meta-analysis[J].Food Nutr Bull,2009,30(4 Suppl):S556-S573.
[12]班清媚,張曉萍,陳靜.妊娠期婦女膳食及營養(yǎng)與妊娠結局相關研究分析[J].中國現(xiàn)代醫(yī)生,2010,48(13):21-23.
[13]楊曉光,楊默,李云輝.妊娠期婦女的營養(yǎng)與膳食原則[J].中國婦幼保健,2008,23(11):1589-1591.
[14]王陽,鄭婷萍.婦科相關貧血臨床診治推薦[J].實用婦產科雜志,2014(10):740-742.
[15]Msuya SE,Hussein TH,Uriyo J,etal.Anaemia among pregnant women in northern Tanzania:prevalence,risk factors and effect on perinatal outcomes[J].Tanzan J Health Res,2011,13(1):33-39.
[16]中華醫(yī)學會婦產科學分會產科學組.孕前和孕期保健指南[J].中華婦產科雜志,2011,46(2):150-153.
[17]中華醫(yī)學會.維生素礦物質補充劑在營養(yǎng)性貧血防治中的臨床應用:專家共識[J].中華臨床營養(yǎng)雜志,2013,21(5):316-319.
(本文編輯崔曉芳)
(收稿日期:2015-07-20;修回日期:2016-01-03)
作者簡介原曉華,護士,碩士研究生在讀,單位:300070,天津醫(yī)科大學;趙麗敏、尚靜彤單位:300070,天津醫(yī)科大學;耿志潔、田麗單位:300070,天津市第三中心醫(yī)院。
中圖分類號:R473.71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009-6493.2016.06.045
文章編號:1009-6493(2016)02C-075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