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梅娟
喜炎平在小兒上呼吸道感染中的臨床應用
劉梅娟
目的探討喜炎平在小兒上呼吸道感染中的應用效果。方法84例上呼吸道感染患兒,根據(jù)選擇治療藥物的不同分為利巴韋林組(34例)和喜炎平組(50例),比較兩組患兒的臨床療效。結果喜炎平組總有效率高于利巴韋林組(P<0.05);喜炎平組咽痛緩解時間、咳嗽緩解時間、退熱時間均低于利巴韋林組(P<0.05);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喜炎平治療小兒上呼吸道感染臨床效果明顯,可快速改善患兒臨床癥狀,安全可靠。
喜炎平;小兒;上呼吸道感染;臨床效果
上呼吸道感染是臨床兒科最為常見的一種感染疾病,其發(fā)病率較高[1]。臨床上對小兒上呼吸道感染多采用利巴韋林進行治療,然而其治療效果不理想。隨著醫(yī)療水平的快速發(fā)展,兒科新型中藥制劑被逐漸發(fā)現(xiàn)和應用,且臨床效果良好。本院對小兒上呼吸道感染患兒采用喜炎平進行治療,臨床效果良好且不良反應少?,F(xiàn)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12月~2014年12月在本院兒科住院的84例小兒上呼吸道感染患兒,均為急性發(fā)病,發(fā)病時長<5 d,體溫>38℃,臨床癥狀為流涕、咳嗽和聲音嘶啞,血常規(guī)檢查顯示白細胞分類和計數(shù)均正常。根據(jù)選擇治療藥物的不同分為利巴韋林組(34例)和喜炎平組(50例)。利巴韋林組女20例,男14例,年齡最小1歲,最大10歲,平均年齡(4.9±1.0)歲,病程1~5 d,平均病程(2.1±1.5)d;喜炎平組女30例,男20例,年齡最小1歲,最大9歲,平均年齡(4.7±1.1)歲,病程1~8 d,平均病程(2.6±1.8)d。兩組患兒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兩組患兒均予以常規(guī)治療,對高體溫患兒采用物理降溫,若物理降溫效果不理想,則使用對應藥物予以降溫。利巴韋林組予以靜脈滴注利巴韋林(山東新華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9993063),用0.9%氯化鈉注射液或5%葡萄糖注射液稀釋成1 mg/ml的溶液;喜炎平組予以靜脈滴注喜炎平(江西青峰藥業(yè)有限公司,國藥準字Z20026249),將5 mg/kg喜炎平溶于200 ml葡萄糖溶液中靜脈滴注。兩組療程均為4~7 d。
1.3觀察指標與療效評價標準 觀察并比較兩組患兒咽痛緩解時間、咳嗽緩解時間、退熱時間、臨床治療總有效率及不良反應發(fā)生率。臨床療效評價標準: ①治愈: 患兒體溫下降至正常水平,咳嗽和流涕等癥狀均全部消失;②有效: 患兒體溫有所下降,少數(shù)患兒降至正常水平,咳嗽和流涕等癥狀均明顯改善;③無效: 患兒體溫未見下降,咳嗽和流涕等癥狀未見改善或較前加重??傆行?治愈率+有效率。
1.4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喜炎平組治愈20例,有效26例,無效4例,總有效率為92.0%。利巴韋林組治愈9例,有效17例,無效8例,總有效率為76.5%。喜炎平組總有效率高于利巴韋林組(χ2=3.9859,P=0.0458<0.05)。
2.2兩組臨床癥狀改善情況比較 喜炎平組咽痛緩解時間、咳嗽緩解時間、退熱時間均低于利巴韋林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癥狀改善情況比較(±s,d)
表1 兩組臨床癥狀改善情況比較(±s,d)
注:兩組比較,P<0.05
組別 例數(shù) 咽痛緩解時間 咳嗽緩解時間 退熱時間喜炎平組 50 3.0±0.2 3.4±0.3 2.2±0.3利巴韋林組 34 3.9±0.5 4.7±0.5 3.5±0.7 t -11.4742 -14.8840 -11.6738 P 0.0000 0.0000 0.0000
2.3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 喜炎平組腹瀉1例,皮疹1例,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4.0%;利巴韋林組患兒腹瀉3例,皮疹1例,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11.8%;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χ2=1.8396,P=0.1750>0.05)。
上呼吸道感染在臨床兒科中較為常見,而且其發(fā)病率居高不下,對患兒的身體健康造成嚴重威脅。上消化道感染的主要致病菌為病毒,約有90%的上呼吸道感染均由病毒所導致,如呼吸道合包病毒、腺病毒以及流感病毒等[2]。小兒上呼吸道感染的臨床癥狀包括流涕、咳嗽和聲音嘶啞等,嚴重患兒將發(fā)生心肌炎和腦炎。目前臨床上常采用利巴韋林治療上呼吸道感染,然而長時間的使用會導致骨骼肌受到免疫抑制[3]。
喜炎平是一種新型的純中藥制劑,其成分主要包括穿心蓮內(nèi)酯磺化物,臨床上具有較強的廣譜抑菌活性和抗病毒等雙重功效,同時喜炎平具有抗炎和退熱作用,可有效地提高中性粒細胞、白細胞的吞噬能力,增加患兒機體內(nèi)的溶菌酶水平,從而極大地提高患兒免疫功能,有效緩解患兒臨床癥狀[4]。此外,喜炎平在炎癥狀態(tài)下可提高毛細血管的通透性,降低炎癥介質的滲出量。值得注意的是喜炎平在靜脈滴注期間應維持滴注速度,不宜滴注過快,以免增加循環(huán)血量和心臟負擔;另外喜炎平靜脈滴注時不應與其他藥物配伍使用,以便防止不良反應的發(fā)生。
本文研究結果顯示,喜炎平組總有效率高于利巴韋林組(P<0.05);喜炎平組咽痛緩解時間、咳嗽緩解時間、退熱時間均低于利巴韋林組(P<0.05);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該研究結果與相關研究結果一致。
綜上所述,喜炎平在治療小兒上呼吸道感染方面其臨床效果明顯,可快速改善患兒臨床癥狀,該方法安全可靠。
[1]王體華.喜炎平在小兒呼吸道感染中的運用探討.中國婦幼保健,2011,26(21):3359-3360.
[2]彭曙輝,周雄飛,孫艷萍,等.喜炎平吸入治療小兒上呼吸道感染療效分析.現(xiàn)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2,21(5):505-506.
[3]何足元.喜炎平與利巴韋林治療165例小兒上呼吸道感染的療效觀察.河北醫(yī)學,2013,19(10):1527-1529.
[4]時曉亞,周甜,陳富超,等.喜炎平與利巴韋林霧化吸入治療兒童呼吸道感染: 隨機對照研究的meta分析.國際中醫(yī)中藥雜志,2014,37(11):974-977.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08.090
2015-12-30]
276004 山東省臨沂市婦女兒童醫(yī)院藥劑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