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 華
?
記敘文如何寫出韻味
◎ 王 華
記敘文寫作的要求和高度,隨著不同的教學階段而逐步改變和提升。進入初中,我們對學生的記敘文寫作要求,就不應(yīng)該僅僅是滿足于將一件事情寫清楚了,而是要引導學生在寫作中寫出一些韻味來,也就是說要善于通過寫作來傳達一定的主題,特別是“我”想通過記敘表達內(nèi)心的情感。本文就結(jié)合《那是一束明媚的陽光》這篇佳作,來談?wù)勅绾我龑С踔猩趯懽髦袑懗鎏N藉、寫出情感。
選材是寫好記敘文的基礎(chǔ),如果沒有好的選材,那么就很難寫出有韻味、有內(nèi)涵的文字。選材不可隨意,要選擇獨特的、有一定特色的事情來寫。比如,不少學生在記敘文寫作中,為了體現(xiàn)真實性,一般喜歡選擇寫身邊人,比如父母、爺爺奶奶、外婆外公、朋友、老師等,往往寫得比較雷同,所寫事件也比較平凡。如果我們大膽選擇一些陌生人來寫,選擇一些突發(fā)事件來寫,也許更加吸引人,也能更加真實地寫出實實在在的情感。比如這篇文章這樣寫道:
步入冬天,天氣是越來越冷,小販的吆喝聲日益減少,大街上也只是偶然掠過幾道倩影。這種鬼天氣,媽媽還讓我出來買菜,我心中埋怨道。呼呼……,一輛摩托從我身邊經(jīng)過,沿途帶起的風讓我本能地縮了縮肩。
突然,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發(fā)生了:這輛摩托撞倒了一輛裝著蘿卜的三輪車,旁邊一位老爺爺正在撿跌落滿地的蘿卜,想必是車主。另一旁摩托的主人非但沒有道歉,還冷漠地說:“老頭,不能怪我撞了你的車,要怪就怪你的車停得不好?!闭f著就發(fā)動車子跑了。老爺爺撿蘿卜的身子頓時愣住了,他那雙勤勞的大手,青筋羅布,骨節(jié)隆起,粗糙得如干裂的樹皮,僵停在半空,久久不能收回。
作者選擇了寫自己買菜途中所遇到的一起突發(fā)事件,所寫的對象是一位賣蘿卜的老爺爺,還有肇事卻不肯道歉的摩托車主,以及后文的善良姐姐,都是“陌生人”。但由于選材獨到,體現(xiàn)的卻是我們大家都習以為常的事,讓人感興趣也很信服。
細節(jié)描寫是記敘文傳遞真情的關(guān)鍵手段,在記敘文寫作中,對人物細節(jié)的描寫要傳神到位,以此來傳遞真摯的情感。比如,一般情況下,很多學生寫好人好事往往都寫得比較虛,讓人難以信服,其關(guān)鍵就是“過”了。我們可以通過錘煉細節(jié),使之更加真實,如文中這樣寫道:
我正猶豫要不要過去幫忙,又怕被賴上,現(xiàn)在這種事倒是不少。忽然傳來“咣當咣當”刺耳的車聲,一輛自行車從我跟前騎過,在老爺爺面前停下。從車上跳下來一位姐姐,她把老爺爺扶到路邊,并關(guān)心地問:“老爺爺,沒傷著吧?”老爺爺抬起頭說:“還好,沒有?!边@是一張忠厚善良、樸實慈祥的老人的臉。在那一道道深深的皺紋中,仿佛隱藏著一生的勞苦和辛酸,眼睛有些昏花、呆滯,但卻深邃、安詳。
事情本身不大,但是對“我”猶豫的心理描寫、姐姐趕忙來詢問的動作描寫、老爺爺?shù)男は衩鑼?,都傳遞了一種正能量,以及這背后的“人間自有真情在”的主題。肇事車主的冷漠、“我”的猶豫正是姐姐熱情的最好反襯,反襯出真情的可貴,這就是通過細節(jié)描寫來傳遞的。
記敘文寫作要寫出獨特的情感、個性化的人物,這就需要觀察或者剪裁獨具特色的情節(jié)以及人物的鮮明特征。比如,很多時候?qū)憥腿?,寫到幫助老爺爺撿起來地上的蘿卜就差不多了,但是文中更進一步寫道:
那位姐姐接著又幫老爺爺撿地上的蘿卜,我也上去幫忙一起撿。蘿卜撿完了,還剩幾個裂開的。那位姐姐撿起一個蘿卜掂了掂,說:“爺爺,這些蘿卜怕是不能賣了,不如給我吧?!崩蠣敔斦f:“拿去吧?!蹦俏唤憬氵€遞了幾個蘿卜給我,我心想,老爺爺頂著寒風賣蘿卜,多不容易,你還忍心要。想到這兒,我瞪了她一眼說:“我不要?!蹦俏唤憬愫敛豢蜌獾負炱鹆耸O碌奶}卜。我氣得剛想跟她講理,可沒想到她卻從兜里拿出10元錢,塞進老爺爺?shù)目诖?,說:“爺爺,這錢你收下?!苯又缟献孕熊嚲妥吡恕?粗俏唤憬氵h去的身影,我不禁感覺羞愧,覺得她就好像那冬天里的小太陽,是給人們送來溫暖的使者。
文中,作者寫出了“姐姐”的個性化特質(zhì),很細心也很爽氣,不僅僅撿起了蘿卜,還將壞的蘿卜用錢換走,而“我”的誤會更是襯托出她的磊落與光明,其形象特點就完全樹立起來了:一個不同于“我”,心地善良的行動派、豪爽派形象躍然紙上,其情感中的至情至性也就更加可信。
記敘文寫作還要善于點題,在點題中顯示更加深層的情感與內(nèi)涵。比如,作者在開篇的題記中這樣寫道:
有人說:“太陽千辛萬苦,照不綠冬季的天?!蔽蚁耄皇顷柟庹詹痪G冬季的天,是我們的心不經(jīng)意間拒絕了花草的種子。
作者通過引用,點出了人間自有“明媚的陽光”,關(guān)鍵是我們都要在心中去發(fā)現(xiàn)、去行動。同樣在結(jié)尾,作者依然號召大家一起來做“一束明媚的陽光”:
風從水上走過,留下粼粼波紋;歲月從樹林走過,留下圈圈年輪;我們從時代的舞臺上走過,留下綿綿笑聲;陽光從云中穿過,留下了什么呢?也許無論被多厚的云遮擋,總會有幾束光溫暖大地。但是,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
作者給我們描繪了一幅圖景,既是眼前的景,也是心靈的景,更是人生的景,但是無論怎樣的景色,總會有“幾束光溫暖大地”——同樣巧妙引用雪萊的詩句“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作結(jié),將作者要表達的內(nèi)在情感躍然紙上,也讓我們感受到了濃濃的春意。
(江蘇省泰州市姜堰區(qū)里華初級中學;52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