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轉(zhuǎn)云
(咸陽市禮泉縣阡東初中)
如何讓語文課堂靈動起來
張轉(zhuǎn)云
(咸陽市禮泉縣阡東初中)
叩開語文這扇門,《游子吟》使我們懂得了母愛的偉大;《我的叔叔于勒》使我們認識了18世紀80年代法國社會中人與人赤裸裸的金錢關系的社會現(xiàn)實;《畫山繡水》使我們欣賞了桂林風景的美麗……語文也,人文也;語文也,政治也;語文也,歷史也;語文也,科學也……正因為如此,語文教學充滿了無窮魅力。語文教師既是語文知識的傳播者、語文能力的訓練者,又是智力的開發(fā)者、思想品德的培養(yǎng)者。作為這一復雜工作的承擔者,如何才能讓語文課真正充滿魅力,怎樣才能讓每節(jié)課都吸引住學生呢?
教師要熱愛工作,喜愛學生,即要平等待生,尊重學生,構建一種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切忌為了教師的威嚴將自己高高地凌駕于學生之上,造成師生敵對的緊張關系。
那是一個悶熱的下午,第一節(jié)課,我準備上《長征》,走進教室,發(fā)現(xiàn)學生昏昏欲睡,我知道批評教育可能會使學生強作精神聽課,但那種心態(tài)下的學習效果可想而知。因此,我首先減少了本節(jié)課的一個教學目標,然后讓學生提提神:“同學們,大家喜不喜歡唱歌?”學生都說“喜歡”,“那好,我們這節(jié)課就來唱歌吧!”沒料到學生齊聲說:“老師先唱一首給我們聽?!蔽乙汇叮瑢W生則大笑起來。我沒有板起面孔,唱就唱吧!一曲完畢,雖五音不全,變腔跑調(diào),但學生都說好,且情緒激昂,要求我再來一個,我順勢說:“老師獻丑,不好意思再唱了。不過,老師為大家請來了一位著名歌手,現(xiàn)在就請大家一起來欣賞這首歌聲吧!”學生大為疑惑,紛紛往窗外看,“他(她)在哪里?”“她叫《長征》”并接著板書《長征》,學生一愣,隨即發(fā)出了會心的微笑,嘩啦啦,精神抖擻地打開了課本、筆記本……下課鈴響了,學生興猶未盡,一個個嘴里還哼著雪皚皚……一個看似簡單的細節(jié),使這節(jié)課的教學任務順利完成并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要學會傾聽。課堂教學中,學生可能不會很快領悟教材、教師的用意?;卮饐栴}時常常東拉西扯甚至不著邊際。這時教師要有耐心,不要輕易地打斷學生,要盡量地點撥引導,而討論時,學生的想法可能與教師的想法不一致。此時,教師要敢于放棄,只要學生的說法能自圓其說就行。例如,對《我的叔叔于勒》做人物形象分析時,學生趙××凱洪突然問:“為什么于勒沒有認出買牡蠣的若瑟夫?”這是我備課時始料不及的,且這個問題與人物形象分析似無多大關聯(lián),但我并沒有因此搪塞引開,而是順勢把這個問題拋給學生,讓他們參與討論。有學生答:“于勒離開時若瑟夫還未出生,并且于勒離家已十多年”;有的說:“于勒一直低頭手上的活路,沒來得及抬頭看”,等等。我都一一點頭,微笑予以欣賞贊同。我想,學生已在掌握課文內(nèi)容的基礎上充分調(diào)動了思維想象,且又合乎情理,至于是與非,對還是錯已無關緊要了。再者,老師如此對待學生思維火花的態(tài)度,能培養(yǎng)學生善于動腦思考、敢于獨特(大膽)思維的習慣。
教師健全的性格也是讓語文課充滿魅力的一個要素。因為教師的性格與教學效果有著密切關系。語文教學在培養(yǎng)學生性格方面有著其他學科所無法企及的作用。教材中一系列思想觀點和一系列人物形象是塑造學生性格的主體內(nèi)容,學生對作品中人物的喜愛、對作品思想內(nèi)容的理解都與經(jīng)過語文教師性格過濾的講解密不可分,學生從課文中得到的養(yǎng)成因素無不打上教師性格的烙印。
教師要有豐厚學識。在學生眼里,在成人眼里,語文教師應該是學識淵博,見聞廣厚的。而作為一名真正的語文教師,作為一名對學生極具吸引力的語文教師更該如此。
因為課堂上學生對他們想知道而不知道的內(nèi)容往往會聽得津津有味,課堂上教師能說出學生想說但說不出的話,他們常常會喜形于色,興奮陶醉。一個語文教師若能做到這一點,一定會迷住學生,讓他的語文課充滿無窮的魅力。而要做到這一點,必須在課余閱讀大量的書籍報刊。不僅要學習黨的方針政策、教育學、心理學、教學法的基本理論、專業(yè)著作,而且要博覽其他各方面的書籍、知識。
教師要努力成為語言大師、表演大師。高興時,要慷慨激昂;悲傷時,要凄凄慘慘;語文教師的基本功是善于運用語言(包括口語和書面語)。徐志摩的《再別康橋》溫婉舒緩的誦讀,就讓學生感受到那種淡淡的離愁;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一曲高昂慷慨的誦讀,盡讓學生體會蘇軾的那種暮年懷才不遇的苦悶……
要在短短45分鐘之內(nèi),讓學生感動著真善美,憎惡著假惡丑,體味著偉大與崇高,又唾棄著卑劣與渺小,需要教師字字句句彌散著濃郁的情感,使學生沉醉其中。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兮。多年的語文教學檢驗告訴我,語文教學是技術,但更是一門藝術,藝術是無止境的。為使語文課魅力四射,大放光芒,成為學生的向往,我愿窮盡此生在這獨特的藝術領域里孜孜以求,不斷探索。
·編輯 李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