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愛蘭
(江蘇省淮安市盱眙縣鐵佛初級中學)
先學后教,當堂訓練
——新課改下中學物理教學改革初探
俞愛蘭
(江蘇省淮安市盱眙縣鐵佛初級中學)
“先學后教,當堂訓練”強調學生在整個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先學,是學生有針對性地先進行自學;后教,是教師根據學生自學情況授以相應的學習方法;當堂訓練則是讓學生當堂對知識進行鞏固與內化。以中學物理教學為例,對此法的實踐應用進行了探索。
新課改;中學物理;先學后教;當堂訓練
新課改給教育者提出的最尖銳的問題就是,課堂究竟應該是誰的課堂?當傳統(tǒng)的“一言堂”逐漸退出教育的歷史舞臺,一種全新的、高效的學習方法將之替代,那就是“先學后教,當堂訓練”。本文以中學物理課程“力與運動的關系”之“牛頓第一定律”一課為例,對此法的實踐應用進行了詳細闡述。
任何一種方法的順利實施都需要教師之前充分的準備工作。教師既要對教材進行分析,如,本課為“力與運動”章節(jié)的內容,它要求學生對“牛頓第一定律”的內容進行了解,明白何為物體的“慣性”,這也是本節(jié)課的重點與難點。也要對學生情況進行掌握,分析他們在此階段對事物已經開始嘗試著去理性推理和思考,大部分人已經具備了實驗設計、解決問題、分析探究的能力,而且之前已經有了與運動相關的知識經驗,為本節(jié)課打下了基礎。所以本節(jié)課可以以“先學后教、當堂訓練”的模式開展教學。但鑒于中學生在專業(yè)基礎以及自控力方面較差,所以自學環(huán)節(jié)可以將本課的重、難點和重要知識點以問題(可以是選擇題、問答題、填空題等)的形式呈現(xiàn)出來。
1.明確目標
學生的“先學”應該是在教師引導下展開的自學,需要一個“先學”的輔助環(huán)節(jié)即——明確目標,制訂要求。利用兩分鐘時間,通過板書出示學生的自學目標,為他們自學搭建起一條“引橋”。如,讀幾分鐘的書,學哪些內容,學到什么程度,采取什么學法,評價標準等,出示給學生,讓他們學得有目的、有方向。如,本節(jié)課就讓學生用十五分鐘的時間圍繞已經列在黑板上的問題進行自學:
(1)所有物體在受到______作用時,總是保持______或者是_______這就是“牛頓第一定律”。(2)慣性一般是指物體的______特性。(3)我們走路時,不小心被物體絆倒會倒向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
(4)跳遠之前的助跑,越快成績越高這是因為__________。
(5)利用物體慣性可以解決很多生活中的“難題”,你知道的都有哪些?(任意兩條即可)
(6)找出慣性定律與慣性兩者的不同。
2.展開自學
學生自學務求高效,讓他們圍繞問題展開自學,等于給學生提供了一條“捷徑”,同時也是讓他們通過“學中做”和“做中學”的形式,隨時對自學程度進行檢測,為接下來的后教提供參考。在學的過程中,不要拘泥于形式,只要學生通過自學得到了相應的答案,可以不用舉手回答,直接在黑板書寫上答案,而一旦別的學生有了不同意見之后,也可以用彩筆進行更正。這種形式讓學生感到新鮮,都積極地想表現(xiàn)自我,都認真自學,希望能盡快找到答案,留下自己的筆跡。所以不斷地有人在看書、在閱讀、在填寫、在更正、再學再看再寫,課堂學習變得既緊張又有趣,“先學”效果非常好。
在學生自學的環(huán)節(jié)中,通過做題、板演、更正等過程,教師對學生在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已經比較明了,所以后教就要針對這些問題展開,時間以十分鐘為宜??梢韵冉鉀Q那些學生反復出現(xiàn)的共性問題,再解決學生自己也感到無法解決的難題。這種教是以學為前提的教,形式也可以多樣化,最常用的方法就是結組討論,讓學生來教學生,教師給予適當點撥。這樣,會的學生在教的過程中實現(xiàn)了二次學習,不會的學生受到幫助增進了彼此之間的感情,體驗到了合作的樂趣,實現(xiàn)了共同提高與共同發(fā)展。
當堂訓練務求扎實。不要一味追求訓練的難度與強度,當堂訓練的目的就是鞏固和內化知識,讓學生消化當天所學,夯實基礎,所以多以課后作業(yè)作為當堂訓練的主要內容。在訓練內容的設計上,教師要注重練習題目的層次,如,分為必作、選作和課后思考等三種題型;對于作業(yè)方法進行重點指導,如,讓他們可以先進行復習再練習;要求當堂訓練的必須課上完成,在訓練的規(guī)范性和速度上進行強化。要邊練邊教,讓學生對錯題進行整理,多看、多練、多反思。當堂訓練可以說是提高學生能力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它的效果好壞在于教師是否能靜心設計出一套難度適宜且高質量的練習題。
先學后教,當堂訓練,將整個學習過程交由學生來“主宰”,是對學生一種真正的解放,只要我們教育者能夠領悟其原理與思想,學得得當,教得得法,練得得體,就能讓高效物理課堂成為現(xiàn)實。
[1]任曄.“先學后教”教學設計的探討:以“電阻”的教學為例[J].中學物理,2012(12).
[2]陳孝姜.農村中學物理“先學后教 合作探究”課堂教學實踐[D].福建師范大學,2013.
·編輯 李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