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體虎,孫 勇
(1.重慶市涪陵區(qū)焦石鎮(zhèn)復興小學;2.重慶市涪陵城區(qū)第十一小學校)
試論班級管理中的“和諧”教育
石體虎1,孫 勇2
(1.重慶市涪陵區(qū)焦石鎮(zhèn)復興小學;2.重慶市涪陵城區(qū)第十一小學校)
學校是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主要陣地;而班級是學校的有機組成單位,如果充分發(fā)揮好班級的教育作用,不但能為未來社會的和諧奠定堅實的基礎,還能利用學生與社會、家庭的緊密聯(lián)系,對現(xiàn)實社會的和諧發(fā)展產生巨大的影響。
那么,到底什么是班級管理中的“和諧教育”呢?
所謂“班級和諧教育”,就是在班級中以師生共同創(chuàng)造和諧積極的學校精神生活為平臺,創(chuàng)造各種符合和諧的要素為手段,以和諧合作的人事關系為輔助,以促進每個學生生理、心理和諧、健康發(fā)展為目的的班級教育模式??梢宰寣W生在健康的集體輿論和和諧的心理氛圍中,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筆者結合自己多年的班級管理經驗,談談如何進行班級和諧教育。
學生是班集體中的重要一員,少了某位學生,這個班集體就不再完整;而班集體是學生學習、生活、交往的重要場所。一個優(yōu)良的班集體,有巨大的教育力量,它隨時隨地、有形或無形地對每個成員起著熏陶感染、潛移默化的教育作用,這是任何教師無法替代的教育力量。
班集體的管理者要充分發(fā)揮組織者、領導者、教育者的作用,培養(yǎng)優(yōu)秀的班干部和班級骨干,建立堅強的領導核心;充分利用集體輿論,形成優(yōu)良的班風;盡量讓學生參與班集體的管理,讓他們有主人翁的優(yōu)越感。其中,班風和班主任的作用非常重要。
有了良好的班風,學生就能自覺地遵守學校紀律、自覺地完成各項任務。因此,班主任必須以身垂范,有意識、有計劃地以自己的良好品行來影響學生,隨時隨地展現(xiàn)出自己的優(yōu)良品質。這不僅有利于現(xiàn)時的班級管理,還將惠及學生的一生。
作為一個班主任,不僅要能夠熟練運用教育學、心理學知識,了解少年兒童身心發(fā)展的規(guī)律,更要深入學生之中,充分了解每一個學生,針對學生的個性特長開展管理工作,處理好學生中共性和個性的關系。這就要求班級管理者要對每個學生的性格、愛好、特長、興趣、能力以及家庭狀況有一個深入了解,做到心中有數(shù)。由此,才能做到胸有成竹,因材施教。從學生個人與社會和家庭、個人與集體、個人與國家和人民這三個層次來選取教育內容和方式。以期逐步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營造一個民主、平等、和諧、互助、理解、進取的良好氛圍。
愛,是搞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基礎,正如捷爾任斯基所說:“誰愛孩子,孩子也愛他,只有愛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睈坌模沁M行教育的前提。對待學生,需要愛心;對待班集體,更需要有誠摯的愛。凡是學生,都希望得到老師的愛。對于年齡較小的兒童來說,可以成為他們在學校中一切思想和行為的中心動機。一個學生如果經常得到老師的愛,不僅可以逐漸形成生氣勃勃、對人生感到有意義和愉快的個性,更重要的是,他們在自己所感受到的愛護中,陶冶了良好的情感,也學會了如何以高尚的感情去對待別人,處理人與人之間的一切關系,從而形成與人友愛、團結、互助的優(yōu)良品質,并在這基礎上進一步升華為愛人民、愛祖國的高尚情操。
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把人的需要分為七個層次。由此可見,在教育學生的過程中,尊重學生是促進學生良好發(fā)展的前提和基礎。每一個具有主體性的學生都有極強的自尊心,都有受到尊重的權利。我們如果能夠處處維護學生的自尊心,傾聽他們的心聲,就會在他們的心中埋下尊敬、依戀老師,尊重別人的種子,從而為我們進行各種教育包括和諧教育開辟了廣闊的道路,也會激發(fā)他們的好奇心和創(chuàng)造性,實現(xiàn)自我,獲得成功。
教師如果能采用恰當?shù)姆椒?,轉變這些后進生,就找到了進行和諧教育的切入點,從而樹立典型,帶動一大批學生。
一些老師把他們稱為“差生”,這是錯誤的看法,一位教育家曾經說過:“沒有不能教好的學生,只有教得不好的老師?!焙筮M生最大的特點就是缺乏自信心、具有自卑感、怕翻老賬。教師在教學中應該主動接近他們,讓他們覺得老師和同學沒有忽略他們,以期消除他們的自卑感;尊重后進生,盡力發(fā)現(xiàn)他們的微小的閃光點,由點及面,逐步發(fā)展,重建他們的自信心;公正、平等地對待他們,善于處理轉變過程中的反復。
只要我們以一顆愛的心,平等地去對待后進生,就能逐步轉變他們,促使更多的學生獲得進步,以利于建立平等、民主、團結、奮進的和諧氛圍。
每個學生都希望得到老師的贊賞,他們有很強的上進心和自尊心。在班集體的管理過程中,我們要盡量多地創(chuàng)造機會,讓更多的學生參與到班級管理中來,培養(yǎng)學生的主人翁精神,使“集體有我,我們是集體”的集體觀念深入人心;同時,在班集體中舉行更多的活動,讓學生獲得成功的體驗,及時表揚。這樣,應能使學生在老師的贊賞聲中產生更多的希望,增強上進心。
一位美國的心理學家曾經說過:“人類本質中最殷切的需求是渴望被肯定?!倍@種被肯定實際上是老師的贊許,這就要求我們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的每一次進步,每一次成功,給予肯定。這種肯定,是贊賞,是表揚,哪怕是一個小小的微笑、一次輕輕的點頭,也會產生很大的作用。
總之,在班級管理過程中,打造好和諧教育的平臺,熱愛、尊重每一位學生,就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鼓滿他們希望的風帆,駛向希冀的彼岸。
·編輯 王潔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