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芳玲
摘 要:當前,對于小學數(shù)學學困生的轉化,已成為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之一,教師要針對學困生產(chǎn)生的原因,做出相應的措施,提高小學數(shù)學教育教學質量。
關鍵詞:小學;數(shù)學;學困生;轉化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03-180-01
一、小學數(shù)學學困生產(chǎn)生的原因
1、社會因素。網(wǎng)絡游戲因其刺激性、連續(xù)性,自然也成了很大一部分學生的最愛,有的學生漸漸陷入其中不能自拔。
2、家庭因素。我校學生基本來自農(nóng)村,家長部分是初中文憑,有的只是小學文化,還有一小部分家長沒有文化。他們的素質不是很高,管理孩子的學習狀況只是問有無作業(yè),主動來校了解孩子讀書情況的不多,很少主動向老師了解孩子的學習情況,更不要說檢查孩子的家庭作業(yè)完成的如何,也談不上輔導孩子的作業(yè);還有的家長白天打工,很晚才回家,回家后孩子已經(jīng)睡了,這些家長任由學校管理孩子,有時孩子做錯事還要到學校找學校的麻煩。這些現(xiàn)象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孩子的情緒,讀書無動力、無壓力、無監(jiān)督,再加上小學生的惰性、好玩的特點,學的知識更得不到更好地鞏固,這些學生的數(shù)學成績成直線下降。
3、教師因素。當前考試競爭激烈,知識本位、智力第一的教育思想支配著教學,教師忽視了學法指導,沒有把學生的個體差異與教材的要求有機結合,去指導學生掌握有效的學習方法,導致學生學習困難,對學困生缺乏愛心,乃至挫傷他們的自尊心,致使他們的成績越來越差。
4、學生自身因素。(1)遷移水平較低:部分學生獲取知識有一定的限度,知識的儲備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智力品質不高,因此,在學習時難以實現(xiàn)知識的有效遷移;(2)不明確學習目標:也許學困生認為,學習就是為了老師,做作業(yè)是為了家長,教師或家長催促,就敷衍以對,有時甚至直接抄別人的完個任務;(3)學習情緒不高:學困生在課堂學習過程中情緒不高,聽課的積極性很低,甚至不會聆聽,教師的講解與自己無關。
二、小學數(shù)學學困生轉化策略
由于各種原因,導致學困生基礎知識斷層,新舊知識沒能更好銜接。針對以上學困生產(chǎn)生的原因,可采取以下的轉化策略
1、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所謂學習習慣是指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所表現(xiàn)出來的一貫的行為方式或作風,是一種自動的經(jīng)?;男袨?。小學階段是養(yǎng)成教育階段,良好的學習習慣對學生起著促進作用。不良習慣一旦形成,將造成長期的學困。因此,教師在教學工作中,要注重對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比如,讓學困生學會傾聽,上課認真聽老師的講解,傾聽同學的發(fā)言,只有聽懂了,才能知道下一步自己該做什么,怎么去做。再比如:學困生的書寫習慣,大部分學困生書寫較差,教師應讓他們從小養(yǎng)成不亂涂畫的習慣,一開始,就教會他認真是寫,這樣通過認真寫,就會知道自己寫了什么,學會了什么知識,久而久之,學的知識越來越多,習慣也隨之養(yǎng)成了。在這期間,教師要對某些優(yōu)異的表現(xiàn)要及時給予表揚,并創(chuàng)造條件,促使其重復出現(xiàn),直至形成習慣;對某些不良的表現(xiàn)要及時給予否定,減少其出現(xiàn)機會,直至杜絕為止。與此同時,教師還要注重引導學生進行自我分析、自我評價,通過學生的內(nèi)部強化,增強行為的自覺性和能動性,促進良好的學習習慣的形成。
2、加強學生的學習方法指導。學困生因基礎知識不扎實,對新知識接受能力不強,久而久之就成了課堂上的“陪客”。他們一旦遇到困難就畏縮不前,因此,必須加強學困生的學法指導,幫助其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首先,教師應加強基礎知識的強化,對于學困生學習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由預習到課后的作業(yè)完成情況)進行強化處理,并適時給與表揚和鼓勵,調動其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其次,學困生在學習數(shù)學時難以扎住學習重點,在大腦中不能及時形成完整的知識架構,思維較為松散,作為教師,應加強學困生的歸納和總結能力,指導他們對所學知識進行概括和分類,并把所學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中去。
3、給學困生更多的關愛。教育技巧的全部奧秘就在于如何愛護兒童。親其師,才能信其道,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是教學中必不可少的,若師生關系淡漠,任何精心設計的教法都會失去市場與意義?差生也是人,也有思想,有情感,只有消除師生之間情感障礙達到心理相容,后進生那緊閉的心扉,才能向老師敞開,要做到這一點,教師就要給予她們更多的溫暖、更多的愛。孩子最大的愿望是得到賞識。給予孩子賞識可以增強孩子的自信心、自尊心,促使他走向成功。我們要以高尚的師愛為前提,用欣賞的目光關注每一個學生,尤其是學困生,更要偏愛他們,優(yōu)先關懷他們,讓他們感受到學校大家庭的溫暖, 用“關愛”甚至“偏愛”點燃他們心中自尊和進取的火種。使他們感到自己受到信任,從而克服自卑,樹立信心,激發(fā)渴求知識的欲望,產(chǎn)生對數(shù)學學習的興趣,引導他們一步步上進,使其像向往幸福那樣,構想在你所教數(shù)學這門學科領域里有所創(chuàng)造?對于差生,教師絕不能僅憑僅憑一時一事給他們的現(xiàn)在和將來妄下斷言,必須注重發(fā)現(xiàn)差生的個性特長,讓他們展其能,顯其才,并且不要吝嗇贊美之詞,讓他們享受到成功的快樂,調動他們的積極性,使他們揚起學習風帆,順勢前行。
對小學數(shù)學學困生的教育和轉化是一項長期而又艱巨的工作,還要注意他們有時會出現(xiàn)反復性,教師一定要耐心引導,不能操之過急,只要我們教師堅持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授之以法,導之以行,用真心去點燃學困生希望的火苗,“精誠所至”定會“金石為開”。記得陶行知先生曾說過一句話:“你的鞭子下有瓦特,你的冷眼中有牛頓,你的譏笑中有愛迪生?!毕嘈琶恳粋€學生都存有潛能,他們都是可塑的,我們堅持熱愛尊重與嚴格要求統(tǒng)一起來,講究方法,培養(yǎng)興趣,學困生就一定能轉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