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美術是一項綜合性較強的教學科目,對于學生的基礎認知能力提升以及文化審美水平形成都有重要的促進價值。中學時期正處于學生各項學習認知、情感態(tài)度養(yǎng)成的關鍵時期,教學中就需要教師能夠更新教學理念、創(chuàng)新教學手段,運用多元化的教學觀念來指導自己的教學活動:搭建多元化的教學平臺、尊重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引導學生關注社會文化、培養(yǎng)學生的美術創(chuàng)新技能。以便能夠適應學生對于多元文化的需求,更好的提升美術教學效率。
關鍵詞:多元文化;美術教學;橡皮章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03-048-02
一、搭建多元教學平臺
在中學時期,學生的美術素養(yǎng)、綜合認知能力相對較弱,對于美術知識的學習往往來自于教師。俗話說“名師出高徒”,教師的教學水平、教學理念對于學生的學習發(fā)展影響深遠。需要教師能夠認清未來教育發(fā)展趨勢,通過搭建多元化的教學平臺來引導學生進行有效的知識學習。筆者認為:多元文化的美術教育目的是要求學生學習與吸納不同的文化。通俗而言,當代的美術教育的目的不再是單純的技術性學習,也不僅僅是對于學生創(chuàng)造力的培養(yǎng),更多的是從不同視域來反映社會文化的多樣性和豐富性,從而培養(yǎng)出具有包容胸襟和寬廣視野的未來發(fā)展人才,進而引導學生建構起具有鑒賞能力。橡皮章作為一項新興的藝術門類,既是新時期創(chuàng)新思維的一個體現(xiàn),也是外來文化與國內文化融合的一個直接體現(xiàn)。將橡皮章引入中學美術教學不僅能夠豐富學生對于美術知識的深入了解,還能夠引導學生進行創(chuàng)新思維、逆向思維,這對于學生的當前階段知識學習以及未來的發(fā)展都有深遠的積極意義。
二、尊重學生主體地位
《初中美術新課程標準》中提到:“美術課程適應素質教育的要求,面向全體學生,選擇基礎的、有利于學生發(fā)展的美術知識和技能,結合過程和方祛,組成課程的基本內容,并通過有救的學習方式,幫助學生逐步體會美術學習的特征,形成基本的美術素養(yǎng),為終身學習奠定基礎?!眰鹘y(tǒng)美術教育過于放大教師的教學影響,忽略了學生的學習體驗,甚至喊出“沒有學不會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的口號。在多元文化的美術教育中,教學模式與策略的選擇要以學生為中心,如學生的認知差異與情感、學生的日常生活與流行文化等,這都需要美術教師不僅具有專業(yè)的美術知識,也需要一定的文化知識與心理學知識,對于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需求有一個清晰的了解。
中學時期的學生大多自我意識較強,喜歡標新立異。不少學生在相互贈送禮物的時候也不忘簽上自己的大名,也有的會標記一個特殊的符號作為自己的代表。橡皮章雕刻是眾多心手相應的操作技藝里的一個小品種。它體量雖小,卻是通過教育的媒介去滲透和影響著那些渴望并踐行藝術的年輕心靈。而“心靈”的育化,又正是貫徹當代教育觀的一個可言大喻小的核心命題。
三、關注社會文化生活
美術是人類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我們日常生活的直接體現(xiàn)。作為一項藝術科目,美術知識源于生活也要用于生活。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去關注社會生活、關注文化傳承(如圖1:橡皮章刻新石器時代陶罐)。通過學生對于生活的觀察、對于文化的感悟來提升學生的美術欣賞技能與實踐能力,提升學生的多元文化認知。例如我在指導學生的過程中引導學生走出總刻日本動漫 的階段,讓學生用橡皮章的手法去表現(xiàn)身邊的生活、人和物,于是學生發(fā)起了“為老師刻肖像”的活動(如圖2:為思品吳瓊老師刻肖像)。緊接著到了一個學期的結束,我在回老家趕集時拍了素材,創(chuàng)作成了橡皮章版畫,教師親手示范的作品學生看了會提高的更快,也更直觀。像畢加索那樣的大師離學生的生活較遠,不如老師直接示范效果好,以下是我在平谷春節(jié)趕集時拍攝的素材創(chuàng)作的橡皮章(如圖3:盧燃《趕集》系列)。讓學生認識到印章對于美學發(fā)展的重要作用。橡皮章作為版畫界的一個小品種,一樣能夠發(fā)揮出美學傳播的作用。不僅能夠有效豐富學生的美術學習經歷,還能夠通過橡皮章的雕刻、印章的運用來拉近學生之間的距離、豐富學生的交往途徑,對于學生之間的文化交流、對于美術文化的創(chuàng)新、發(fā)揚都有重要的促進意義。引導學生關注社會文化生活在提升學生美術綜合認知的過程中發(fā)揮著不可磨滅的重要作用。
四、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技能
《初中美術新課程標準》要求“通過綜合學習和探究學習,引導學生在具體情境中探究與發(fā)現(xiàn),找到不同知識之間的關聯(lián),發(fā)展綜合實踐能力,創(chuàng)造性地解決問題?!边@也是多元文化精神的基本體現(xiàn)。在橡皮章教學中,教師就可以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例如運用“你好,橡皮”這一招呼性稱呼來引導學生對橡皮章進行探究,引導學生觀察不同線條、不同留白所表達出的不同效果,還要鼓勵學生善于通過陰刻或陽刻的對比來體會雕刻的內涵。讓學生能夠在簡單的雕刻中體會到成功的喜悅、感受到自己的進步,增強學生的學習自信心,培養(yǎng)他們良好的美術認知技能。另外教學中教師也可以制定一定的獎勵機制,例如將學生的優(yōu)秀作品進行展覽,讓學生的作品登上藝術殿堂,讓藝術展覽成為大家了解藝術、感受藝術的重要途徑。還可以對于學生創(chuàng)作的經典圖案申請專利保護、進行美術評選、參與美術投稿等等……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對于藝術也會有新的認知,對于文化的多元化發(fā)展也會有自己的深層體會。
隨著社會經濟文化發(fā)展速度的加快,對于未來人才綜合技能的要求也在不斷提升。美術作為培養(yǎng)學生審美技能、實現(xiàn)學生全面發(fā)展的重要學科,教學中就需要我們能夠樹立多元化的教育理念,教學中不僅要做好美術基礎知識與技能的培養(yǎng),還要通過美術教育,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的傳統(tǒng)文化意識與多元文化態(tài)度。橡皮章作為一項新興的藝術手段,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技能、豐富學生的學習體驗有著重要的促進價值,教學中我們要合理利用,讓他成為提升學生美術技能的基本手段,成為學生全面發(fā)展的重要階梯。
參考文獻:
[1] 格寧·D·茲拉特基斯 《創(chuàng)意橡皮章實驗室》.
[2] 唐鳴岳.《承上啟下.版畫實驗教學》.人民美術出版社.
[3] 高妍彥.馬云鵬.多元文化時代美術教育探索--《學術探索》2013年05期.
[4] 喬 寶.橡皮章上的另一個世界.《思維與智慧》.2013.